开国盛典 第12期

时间:2022-09-29 12:24:15

1949年10月1日,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如一轮红日穿过漫漫长夜,喷薄而出,放出万道光芒。这一庄严的时刻,已载入了人类历史的史册。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那一幕幕往事依旧萦绕在人们的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浓厚的湖南乡音依然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回荡。

新中国成立前一天

1949年10月1日凌晨6点钟,天刚蒙蒙亮,东方已露出了曙光,彻夜未眠的缓步走出办公室,一边散步一边抽着烟。

新中国成立已经进入倒计时,工作千头万绪,无暇顾及休息。就在开国大典前一天晚上,本想早点休息,以饱满的精力参加第二天的开国典礼,但因处理一些重要事务,他一直没有离开办公室,直到次日凌晨6点。

在夜间伏案工作时,警卫人员曾几次轻手轻脚地走进办公室,再三提醒他早点休息。只是口头答应休息,并没有离开办公桌半步。

在院子里走动了10分钟左右,便回房休息。一会儿,他就下了床,并很快刷牙、洗脸、吃饭。一切完毕,穿上准备参加盛典的礼服。

这套礼服,是由王府井一家服装店做的,师傅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专门剪裁服装。礼服的款式设计是中山制服,料子是绿色美国将校呢。

一切准备就绪,步行走进中南海勤政殿,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委员们宣布就职。会议结束后,、、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离开勤政殿,到天安门参加开国典礼。

在离开勤政殿之前,生活秘书叶子尼对说:“主席,稍休息一会儿,按时正点到天安门就行了。”

微微一笑,风趣地说:“好嘛,疲劳战反正是一个接一个。我们打了几年的疲劳战,打出来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又是建国的第一天,又是一个疲劳战。到天安门上还要连续站几个小时。看来,咱们的命运就是打疲劳战吧。”

在一旁的总理说:“这就是高效率的疲劳战,三年解放战争,消灭了敌军好几百万,建立了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效率还不高呀?”

登上天安门城楼

38年前的10月,还是一位向往到长沙去、被称作是“乡巴佬”的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的学生。在长沙第一次见到报纸――孙中山的《机关报》,他因此知道了黄兴和广州起义。数月后,辛亥革命爆发。这期间,青年曾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校的墙上,他主张建立民国,并提出请孙中山当总统,康有为任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然而,38年之后,也是在10月,却是本人从紫禁城步出,登上天安门,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布一个新的共和国成立。

举行开国大典,面对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这是一件极为庄严的大事。为了建国盛典,首都各界人民纷纷动员起来,把天安门广场修葺一新。刚刚回到人民怀抱不久的北京,百废待兴。天安门前,既没有广场,也没有旗杆,场地狭窄,坎坷不平。首都的工人、学生、教职员工、机关干部5000多人汇集在城楼前,参加突击劳动,在两周时间里开辟出1.7万平方米、能容纳16万人的广场。在广场的中央,高达22米的旗杆树起来了。旗杆下有一条电线直通天安门城楼上,升旗的控制电钮就安装在将要站立的地方。9月30日深夜,广场上负责升旗的工作人员还在一遍又一遍地试验升旗的电钮装置,直至完全满意为止。

从9月27日国旗图案确定下来的那天起,首都人民就掀起了赶制五星红旗的热潮。被服厂、成衣铺的职工和广大居民都行动起来了,他们不分昼夜,紧张地赶制着国旗。在突击赶制的无数面五星红旗中,有一面特制的大红旗,鲜红耀眼;用黄色缎料作五颗星,金光灿烂。这就是即将在开国大典上亲自升起的新中国第一面国旗。

下午2点55分,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车队开进了天安门。他们胸前都佩戴着红色锦缎飘带,上面印有竖写烫金字的职务名称。

当登上天安门时,广播员对着麦克风,激动地大声说:

“来啦!健步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当出现在主席台时,数十万双眼睛一齐射向天安门。广场上三十万群众立即沸腾起来,欢呼雀跃,人们热烈鼓掌,高呼口号。身着节日盛装的群众,像盛开的花朵,铺满整个天安门广场,在阳光的辉映下分外娇娆;无数面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场景十分壮观。

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主席台就座,乐队奏响新中国的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伴随扩音器传出的《义勇军进行曲》,广场上万众齐唱,歌声如狂涛巨澜,震撼着北京古城。同时,也震撼全中国、全世界。

走近麦克风前,朝广场深深地望了一眼,以沉稳、激越的湖南乡音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这是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宣言,这是从旧时代向新时代迈进的宣言,这是震撼世界的宣言,它宣告经历了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从此告别了屈辱的历史,拥有了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拥有了能够真正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顿时,广场上再次沸腾起来,人们情绪激昂,欢声雷动,响彻云霄。

接着,亲手按动电钮,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万众翘首仰望的庄严目光中冉冉升起。30万人一齐肃立,抬头瞻仰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人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人民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钦定礼炮28响

升旗结束后,礼炮惊天动地鸣响。54门礼炮同时发出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建国,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的二十八年历程。

关于“28响礼炮”,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海军。在海上两船相遇时,鸣放空炮,意味着解除武装,表示没有敌意和对对方的尊敬。当时的军舰最多只有7门炮,故鸣放7响;而港口炮台上的火炮较多,通常以3倍于对方的炮声表示答谢。久而久之,鸣炮就成为互相致敬的国际惯例,成为在各种盛大庆典和隆重的迎宾仪式中应用的一种礼节和礼遇。

按照国际惯例,国家元首来访鸣放礼炮21响,总理级鸣放19响。因此,21响礼炮是世界上的最高礼仪。当时,不知是否知道这一国际惯例。他说,这一次礼炮要放28响。

政协一届会议还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会上有些代表对28响提出质疑,因为它与国际惯例不符。会后,正当在庭院散步时,恰好碰上了大会筹委会工作人员唐永健。他是个有名的才子,文章写得措辞很准确。

笑着问道:“你起草一个关于礼炮28响的说明怎么样啊?”

唐永健一下子就领悟了的意思,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了。他心里很明白,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今天,刚好28年。28响礼炮,就是代表着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历程。这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吗?

很快,唐永健就简明扼要地起草了28响礼炮的报告,并递给了。

看后,十分高兴,挥笔签上了他的名字。这份材料转发后,人们都知道,28响礼炮就代表着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史。

原第5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韩怀志曾担任开国大典礼炮队总指挥,他回忆了鸣放28响礼炮的一些情况和开国大典鸣放礼炮的盛况:

“1949年秋,我在华北军区特种兵所属的战车团任参谋长,为参加开国大典的阅兵式,我团抽调部分日式坦克和装甲车在丰台参加训练。9月中旬的一天,特种兵司令员高存信和参谋长李健把我叫去交代任务:‘十月一日开国大典,要鸣礼炮,由特种兵组成一个礼炮团,抽一名老的炮兵干部担任礼炮团的总指挥,决定由你负责担负此项任务。’当日下午我赶到庆王府华北军区司令部,正遇上唐延杰参谋长。他详细向我介绍了这次任务的情况:开国大典,定在十月一日午后举行,庆典开始后第一项是鸣礼炮,奏国歌,升旗,三项同时进行。由亲自升旗,关于礼炮团是亲自定的,有54门礼炮,齐鸣28响。”

开国大典那天早上6点之前,礼炮团就全部到位。大约早上8点左右,聂荣臻司令员由杨成武同志陪同来到炮阵地,检查礼炮准备情况。

当天上午,礼炮团为了防止火药散落,卸掉弹头的炮弹口已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礼炮手们把炮弹擦了一遍又一遍,整齐地摆放在山炮后侧。礼炮手们在等待着庄严时刻的到来。

下午3点,开国大典仪式正式开始。

不一会儿,电话传来了命令:“鸣礼炮!”礼炮队员们立即发射礼炮。

108门山炮分成两组,一组发射,一组装填。

54位装填手靠手工整齐划一地在1秒多钟里完成装填。54位拉火手则以统一的动作拉火。

当主席亲手摁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第一声礼炮响了。这炮声震天撼地,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诞生了!

伴着礼炮的隆隆声响,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群在尽情欢呼。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显示着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显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与信心。

阅兵仪式

礼炮过后,接着是检阅军队。

早在1949年7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以为主任,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等人为副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阅兵式怎么搞和在哪里搞的问题,成为筹备开国大典的中心问题。开国大典筹委会成立不久,就设立了阅兵指挥机构。这个指挥机构的领导力量很强。开国元勋总司令亲自挂帅,担任阅兵总司令。阅兵总指挥由聂荣臻担任;副总指挥由杨成武、唐延杰、唐永健、刘仁、肖明、肖松等人担任。

杨成武与唐延杰走上特殊领导岗位后,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首先主持起草“阅兵典礼方案”。这个方案拟制出来后,、、、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筹划阅兵仪式的负责人,专门听取了有关汇报。

阅兵总指挥聂荣臻汇报了阅兵的基本设想。阅兵副总指挥汇报了阅兵方案的主要内容:受阅部队的选调、编组、阅兵程序、阅兵礼乐及受阅前的训练等事宜;方案设想,阅兵式分为检阅式和分列式。

阅兵方案顺利通过,但开国阅兵地点放在哪里,却没有当即定下来。

对搞好阅兵很重视。他说:“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初战,这次阅兵也是初战,开国第一次嘛。一定要搞好!”

重点围绕确定阅兵地点问题,阅兵指挥所的成员们进行了反复研究。1949年8月的一天,华北军区的几位将领来到办公室,将他们经过反复论证的两套阅兵方案交给。第一套方案:地点选在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第二套方案:阅兵地点在市郊西苑机场。这两套方案分别标画了一张部队位置及行进路线图。对于看惯了作战地图的来说,这图显得既简单又复杂。

距离开国大典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了!的思维重心落在天安门上。

天安门,这座封建时代北京城的最高建筑,即将消失它作为封建皇权的所有痕迹,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举行将赋予它全新的意义,使它从此拥有崭新的时空。

经过反复权衡,终于挥毫醮墨,写下了意见:

日期在政府成立之日闭幕后。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检阅指挥员由聂荣臻担任,阅兵司令请同志担任。

这个意见传到刘少奇手上,他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一个松子般不大不小的圈圈。

和没有在这份意见上画圈,他们听取了的口头介绍和分析,同意在天安门前举行开国大典。

自1949年10月1日起,天安门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在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畔,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向总司令致军礼。朱总司令还礼后,聂荣臻总指挥向总司令报告说:各军种已准备好,待命接受总司令的检阅。总司令乘阅兵车在聂荣臻总指挥的陪同下,检阅了各军种的队伍,然后驱车回到天安门上,总司令站在天安门上的大殿楼前宣布:

“阅兵式开始!”

一声令下,在军乐声中,陆、海、空各军种的指战员迈着矫健整齐的步伐由东向西走来,接受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受阅部队以海军2个排为前导,接着是1个步兵师、1个炮兵师、1个战车师、1个骑兵师。

当队伍进入东三门后,正步前进,到天安门主席台的东侧时,在口令的指挥下:

“敬礼!”

行进的指战员立即像闪电一样将面部向主席台侧过来行注目礼,同时将枪支上举,行持枪礼,向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长们致敬。主席台上的将军们以军礼回敬,主席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举手回礼。当几十架银色战斗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时,天安门上下的人们情不自禁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受检阅的这个飞机编队,是由战斗机、运输机、通讯机混合编成的。早在一个多月前,中国人民成立了第一个由9架“野马”式P-51型美制战斗机组成的飞行中队,这是第一支有作战能力的飞行队。成立这个飞行中队,主要是为保卫政协会议、保卫北平安全和准备去用的。

10月1日,开国大典开幕那一天,天还没亮,飞行员们就来到南苑机场,整队集合。另外两架担负一等战斗值班的飞机停放在起飞线上,严密警戒着的飞机可能的破坏和骚扰。

17架银色的、绿色的、灰色的飞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跑道旁。所有的飞机都油饰一新,机头是红色的,机身和机翼上一律饰以金黄色的红星,机尾是红白相同的条纹。在此之前,苏联顾问派人把这里的飞机都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

穿着飞行服的飞行员早已排好在跑道旁,等候着飞行号令。他们面对国旗誓言,并在誓词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那场面极为激动人心。誓词铭刻在心,有如铭刻在历史的桥头上的碑文。很多年过去后,当时参加飞行的杜裕明中将仍然清楚地记着那段难忘的誓词:

“我参加检阅,一旦飞机出现故障,宁愿献出生命,也不让飞机掉到广场和附件的建筑物上。”

下午2点,17架飞机分成6个分队,依次滑到起飞

线上,待命而发。

下午4点整,开国大典检阅开始。

随着3颗信号弹冲向天空,停在跑道上的17架飞机咆哮而起,缓缓升空,直飞天安门方向。

4点35分,天安门城楼附近响起飞机的隆隆声,这声音划破了广场的沉默和宁静。

广场上的人群突然欢呼起来,大声喊道:“是我们的飞机!”

站在城楼上的也兴奋地举起了左手,他把手心朝向天空,有力地挥动着,好似在向飞机示意。

飞机组成“品”字形,依次通过天安门。飞行检阅总共进行了7分多钟,时间尽管短暂,但它却载入了共和国空军史册。

空中飞行检阅,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有几家外国通讯社对此进行了报道,电文的内容大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上,中共空军派出了一支以野战军P-51战斗机为主的26架飞机参加检阅,充分显示了他们强大的空中力量。

阅兵式进行了三个小时,直到黄昏。

群众游行

阅兵式过后,群众游行开始。

游行队伍按工人、农民、职工组成不同的方队,人们穿着各式衣服,色彩斑斓。这五彩缤纷的人流,经过天安门时,时而涌向金水桥边,时而停住脚步,时而缓步前行。他们翘首向上,希望能让主席看得更清楚些。

在队伍行进到天安门城楼底下时,群众异口同声地高喊口号“万岁!”以表达对主席由衷的祝福。

“同志们万岁!”高声回应。

工人、农民、职工们听到向他们祝愿的声音,都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尽情地欢呼雀跃,情不自禁地热烈地鼓掌,掌声歌声口号声海潮一般起伏不休。

有一次,主席刚刚坐下,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茶。这时,总理走了进来,十分为难地说:

“主席,游行群众站在那里不走了,要见主席!”

是啊!谁也代替不了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人民忠心地拥护他,爱戴他。

放下茶杯,匆匆地跟着总理走出休息厅,来到主席台中央位置。主席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立即引起了游行群众一片“骚乱”。人们涌向金水桥,齐声高喊:“!!!……”一浪高过一浪。

人们眼含幸福的泪花,跳跃着、欢呼着……然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去。一批又一批游行群众就是这样走过了天安门前。

此时此刻,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也被这一场景深深地感动,浑然不知疲倦和劳顿。站在一旁的“服务员”小姑娘,看到主席站得太久,就搬来一把椅子请他坐下。微笑着摆了摆手……

晚上,天安门城楼下遍地燃起灯笼火把:紫红、大红、桃红,金黄、橙黄、明黄……像人民无际无尽的欢乐和希望化身在天安门广场跳跃闪烁。人民群众的队伍提着“欢乐”,举着“希望”,让这灯笼火把随着人群蜿蜿蜒蜒,交互环绕,恰似一幅巨大无比的活动起来的织锦。

难眠之夜

1949年10月1日晚,在检阅了阅兵式和游行群众之后,在工作人员再三劝说下,恋恋不舍地离开天安门城楼。回到丰泽园,休息了片刻,晚上还要去看礼花。

8时左右,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命令指挥部:“现在开始放礼花!”五颜六色的礼花,千姿百态。加上礼花腾空的炮声,火花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如百鸟齐鸣,百花争艳。顿时,被这美丽的夜景深深地吸引。

他一边观看礼花,还边吸着烟,任凭喷出的轻烟飘绕。他心不在焉地应付孩子们的问话,多次聚精会神仰望礼花。他那样子不光是看礼花,似乎看得更远;不光是想礼花,似乎想得更多……

时间过得很快,快10点左右,观看礼花的时间要结束了。好像要和群众告别,把身子向广场深深一探。这时的群众和的心情好像完全一样,也想再望望天安门城楼上的主席。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被群众情绪调动起来。他一会儿挥手、挥帽,一会儿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广场四周的群众热烈回应“万岁!”那场面着实令人激动。

怪不得在场的张澜老先生含着激动的泪花说:“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也高兴地说:“看了这,总算不虚度此生!”

不一会儿,回到办公室。警卫员问:“主席是否搞点吃的。”说:“我不饿,等一会儿擦澡,你先去吧。”“你看今天开国大典搞得怎么样?”补问了警卫一句。“太好了,太令人兴奋了!”警卫员兴奋地说。“是啊!”此时的好像多了几分感慨,又接着说:“我们用了28年办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搬掉了,也就是头上的问题解决了,看来下步要解决脚下的问题。解决脚下的问题任务还很重,建设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要花更大的气力。”

上一篇:无炊热餐 第12期 下一篇:常忆老兵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