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

时间:2022-09-29 12:09:47

对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

【摘要】Web2.0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高科技的兴盛,更有人类无处不在的参与,在目前这个时期,网民随着技术的兴盛越来越快地聚集起来,公共空间的变大使得民间的声音越来越不绝于耳,甚至于发出振聋发聩的响声,如此言之,网络不容小觑,本文旨在从宏观上综合整理业内人士的理解,引入社会学公共领域等相关学说,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网络群体;群体极化;环境分析;公共领域;监测坐标

国际先驱论坛报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为题,激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虽然网络战争随处可见,但这种现象在中国拉响了警报,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会导致暴力事件,使人想起“”时期学生暴打老师和民众的那段历史。[1]——海外媒体关注铜须事件,抨击中国网民是暴民。

概念界定

这里,先对本文的两个关键词——“网络中的群体”和“群体极化”的概念,作一些诠释。

(一)网络中的群体

日本传播学家岩原勉指出,群体的概念如下: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2]。包括初级群体和高级群体,赫雷季尔提出群体是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互相交往沟通的一群人,其中每个人都能与这一群人中的任何一个交往沟通,而不是通过其他人进行间接沟通。[3]西拉季则认为群体是两个或更多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工作目标,而形成的互相依赖和互相作用的集合体。[3]

但是在网络中应当怎样定义群体呢?笔者认为网络群体应该和现实生活中的群体不一样,研究网络群体的时候应当注意界定“群体”一词时依据的标准,但至今因为欠缺具体的社会学知识,所以无法具体给这个概念定义,下列是归纳的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是必须有一个共同议题,即所有成员都在谈论这个议题,当然允许在舆论形成过程中发生议题的深化,而成员内部并不要求必须达到完全一致,只要求基本观点一致即可,但是不排除在议题深化的过程中部分成员退出或不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排除会有新的成员不断加入。二是注意研究群体的数目,即多少人才算得上是群体,这个有待考证。三是注意研究群体的传播学方面的因素,即从传播学角度,这个群体的传播目的和传播手段是什么,这是与群体性质有关系的。即群体是以何种性质存在的,比如是以民间还是官方的性质,以商业的盈利还是非盈利性质,自发的与被强制的,等等。四是注意研究群体的存在时间以及活动类型和活动强度、活动时间,这是在互联网上是否称之为群体的重要判别标准。五是在议题讨论过程中有无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六是应该注意研究群体的最终走向,是最终走向解体,或是与官方意见达成一致,还是一直保留下来成为一种民间申诉权利代表机构。

(二)“群体极化”的概念

“群体极化”这一概念是由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网络共和国》中提出的,他指出:“群体极化的定义极其简单,团队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商议之后,人们朝着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4]詹姆斯·斯通在研究群体决策时发现如果一开始群体内成员的意见比较保守,经过群体的讨论后,决策就会更加保守;相反,如果个人意见趋向于冒险化,那么讨论后的群体决策就会更趋向于冒险,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2009年应该说是中国舆论监督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网民的力量在这一年让大家感觉是实实在在的,比如躲猫猫事件、巴东邓玉娇事件、欺实马——胡斌撞人案、天价烟周久耕事件等等,可见网民力量之巨大,还有网民由一些不寻常事件而制造出来的不少流行语,如打酱油、做俯卧撑、临时性、被就业、楼脆脆、楼歪歪等等。

群体极化现象

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网民年龄10~29岁的占57.1%,30~39岁的占23.4%,其他年龄段的加起来还不到20%。[5]我国网民相对来说较年轻,所以基于其生理心理素质而言较为冲动,对于极化现象有影响,而且我国大学生网民占30%以上,这也是原因之一,我国网民的休闲时间也较多。这是一个客观条件。

参与其中跟随事件的发展以及各种不同势力的加入而获得其中的是很大的原因,约瑟夫派因二世与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式经济时代来临》一文中将“体验式经济”定义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是继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型经济动态。[6]其典型特征就是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永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6]

最后一个也是最直接推动事件发展的原因是很多网民不管是代表哪一方的利益,极其希望推动事情的进展,身在其中他扮演的角色不是“旁观者”或“掷板砖者”,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者,像在躲猫猫事件中号召网民进行采访的宣传部人员,这样的人不仅仅是意见领袖,更是行动高手。

乐媛和杨伯溆对于四个BBS的调查抽样分析后得出的四个假设全部成立,即①态度极化与论坛群体和议题类别有关联,尽管网络极化现象在总体议题背景中不会存在,但是可能在有限论坛群体和有限议题中存在。②网络极化现象容易出现于那些极端的论坛群体中。[7]这是对于群体极化现象容易出现的网络区域。

对于群体的解读,勒庞早在《乌合之众》中就指出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群体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勒庞虽然没有指出同质性的群体中间是否会出现相反的现象,但是据推测应该比异质性群体感情狂暴度低。

我们可以通过例子看到,在一个事情发生之后,经过各种手段传播开来,尤其是一旦通过互联网传播,那么其传播的速度之快、涉及范围之广都是当今社会所带来的一个新的变革。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并不是所有通过网络传播的事件都能形成舆论,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比如丁香小慧事件、李启铭撞人事件、杭州富二代飙车撞人案,这些仅仅是网络上铺天盖地新闻中的九牛之一毛。

形成舆论风暴的事件还仅仅是网络上爆出来的一小部分,并且应该都离不开这几个事件:官民对立,贫富对立,官富对大众的隐瞒事件。

所有形成舆论的事件也不是都会引发群体极化现象的,一般说来,群体极化现象只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发生:汇聚了多种信息但是模糊度较大、聚集了较大矛盾、涉及相对弱势的群体、强势一方没有及时妥善处理反而试图隐瞒真相。

群体极化的原因分析

导致产生群体极化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

(一)舆论及舆论大环境分析

所谓舆论环境,孟小平指出,这个概念是指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许多具体舆论的有机总体。[8]46按照陈力丹的解释,我们必须要将横向舆论环境和纵向舆论环境综合起来考虑,考虑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某一个群体极化发生的舆论必须要考虑到它所处的整体环境。时代的因素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李普曼说我们的舆论是间歇性地同各种情结发生着联系,野心、经济利益、个人仇恨、种族偏见、阶级感情等联系在一起,他们以各种方式歪曲着我们的看法、想法和言谈举止。[8]46这就不能不考虑形成群体的各个成员所共有的一些基本社会情感。

(二)舆论主体

舆论的主体也就是产生舆论的人,据孟小平指出,主体的社会阶层﹑种族﹑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居住地等需要被考虑进去。这也是现在社会所公认的。[8]46

(三)舆论的强烈程度及持续长度

这个是指舆论在一定范围内引起的关注的强度,比如说是停留在网络上留言回复、口头上讨论还是上升到行为上,等等,要研究群体极化现象,必须分析强度,因为强度与群体极化肯定是有关系的。

(四)群体极化出现的阶段

这个是研究的重点,即研究事情发展到哪个阶段的时候群体出现了极化现象,根据陈力丹对舆论的阶段的划分:社会变动﹑较大事件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权利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传媒促成所希望的舆论,文化及道德传统对舆论形成的制约。[8]46而笔者认为在事件进程中最重要的是干净纯粹的群体舆论与官方及权力集团的博弈阶段。当然这样说有些武断,但是从最近几年发生的舆论大事来看,似乎都是官方反应不够才导致的舆论走向失控。

一些避免群体极化现象的建议

(一)提升网民素质,大力培养公共知识分子

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始于一人发表一事件或意见后,不断有人参与进来,而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见领袖发挥巨大作用,将事件推向讨论的高潮,逐渐形成舆论场,甚至是引发网友的实际行动,在其中传统媒体的跟进也是舆论场产生的一个因素,当然网络舆论的终止可能是源于理性的节制力量,也可能是由于对事态的严重化程度始料不及,得到法律干预而被迫终止。我认为在其中意见领袖的作用非同小可,如若要预防事件朝极端方向发展,传统媒体或者政府应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使他们在舆论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合理疏导、平静分析的作用,同时各大媒体在平日里应提高受众媒介素养,避免一些极端思潮的出现。

学者徐友渔指出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需要以下3个条件:1.社会存在重大的公共性问题;2.有或大或小的言论空间;3.程度不等的独立经济地位。[9]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就已经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了,比如说当时兴起的网络、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书商的追逐、媒体的追逐、自身写作批判意识转化为经济效益等等,都促使了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徐友渔也指出了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弱点,不敢大声呼唤,宁愿在体制内部以上书的方式谏言;缺乏现实感,只讲理论,盲目崇信国外理论;将个人的境遇处境带入对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将舆论引向他处;等等。

笔者认为,在现在这个媒介越来越多地与知识分子联系的社会,如果能够真正培养出一批敢于善于讲话的知识分子,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将是十分有利的,由于公共知识分子独特的站位和思考,将时不时地充当把关者,至少这部分不带有任何党派色彩的人会用对社会最有利的途径来对事情做出最全面和理智的分析,会履行剔除不正确言论和行为的功能,网络群体也会因为有这些人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理性,这将会使我们在通向真相的路上少一些阻碍,多一分理智。

(二)构建高质量的公共领域

考虑这个因素,实是因为舆论到底在这个社会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舆论中有无出现什么特殊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当前大背景下的分析。赫伯斯特在谈到现代舆论整体的发展趋势时说,舆论在社会历史中有三种趋势:第一,大众意见的传播从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第二,意见表达与衡量的日益合理化;第三,意见的结合逐渐无名化。[8]46陈力丹在书中指出,社会精英主导有名舆论的势头正在减弱,民众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舆论的质量也越来越高,我们所说的媒体舆论、大众舆论是可以相对于社会规范而言的,[8]46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而非规范化舆论。陈力丹在其著作中指出,它们在与现实社会规范影响的磨合中,也许有一部分会成为新的社会规范和传统,其实,任何规范化影响所对应的非规范化意见或舆论,不一定是件坏事,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可以将这些非规范化意见或舆论扭转到社会规范当中,或许也可以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舆论加以深刻挖掘,有利的部分我们可以建成新的社会规范。非规范化社会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与道德信仰体系,公共权力无法在社会中得以流畅地运作,[10]这是两位学者在论文中提到的对非规范化社会的理解,在非规范化社会中,政治在民间失落,非规范化社会和规范化社会的区别就在于缺乏一个公共领域,这种公共领域指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11]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的范围在现代社会是不断被扩大了,但是作用却越来越微弱,公共领域是指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民理性精神,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展江说其机制是:平等交往,关注世俗,公开讨论。[12]功能究竟是越来越薄弱了还是强大了,这值得我们深思。但在现在的中国社会,看似拥有了很多的公共领域,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基本上一直是处于国家——民众二元对立的结构,而在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就成为一个容纳多元化声音和多元化行为的地方,包括涌现出市场经济里的利益主体,利益主体不断涌现,他们依靠自己的资本与地位找到了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意即以往的政治化行为一旦发生,不必要再引发如此大的动荡,他们可以依靠公共舆论为媒介对国家和社会的运行方式加以调节,一旦国家或市场一方出现不对苗头或行为,他们都可以依靠舆论利器来表明态度、立场,并且借助此工具和该缓冲地带来解决问题,达到一种最好的局面。当然这里只是论述了我们应该建立公共领域。

有学者讲网络舆论最显著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分散化的和铺天盖地的民意沸腾;二是一批公共知识分子作为“舆论领袖”的崛起。[13]哈贝马斯的理想的公共领域是需要具备两个特点的:广泛的参与,理性批判精神。[14]但是在网络中,最能聚集观点的地方——论坛中,我们看到,显然不完全具备这两点,因此构建高质量的公共领域是重要的。

(三)媒体应提高预警,建立相关坐标系及监测系统

廖永亮在《舆论调控学》一书中指出影响人的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是导向,舆论导向祸福论也是永恒的话题,导向贯穿舆论的各个形态之中,始发形态——新闻,传播中的形态——各色舆论。导向能力,是心理学上的用语,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在遇到外界的刺激后能否做出正确的反应,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准则的要求;二是个体遭遇挫折后,在目标转移过程中,能否使自己的行为保持一个正确的方针,[15]136作者进一步给出心理学中从构成个体人格特征的三个价值取向来进行分析的思路,有必要对参与群体极化事件的人们进行三个价值方面的评估,即认知取向、评价取向、道德取向。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分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时也运用这些心理学上的数据建立坐标系,加入心理方面的引导。

作者还认为,对于舆论,统治者应该注意到两个或多个舆论波的时间关系,在负面第一波开始的时候,最好是有另外一个正面舆论也同样开始,这样可以抵消不稳定因素,如果没有抓住时机,也可以从负面舆论中寻找正面的,两种方法同样可以达到效果。引导的方向包括:一是政治导向,二是政策导向,三是理论导向,四是法律导向,五是价值导向,六是风尚导向,七是科学导向。[15]159-161

现代网站中对于新闻、论坛、博客、贴吧等都有了监管系统,例如笔者在网上查到的名为goonie的新型网络监管系统就有很多作用:①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②舆情主题跟踪;③自动摘要;④舆情趋势分析;⑤突发事件分析;⑥舆情报警系统;⑦舆情统计报告。笔者认为各大网络媒体有必要了解舆情,以更好地为疏导和引导舆论做准备。

结 语

这篇文章是经过阅读大量论文和著作之后的一篇拙作,综合了前辈们的一些好的建议,虽然它寄托了笔者对于我国网络事件疏导的一些努力,然而在创新性方面略有不足,真正的实践性的观察和研究有待继续做,更加深厚的理论研讨能力也有待提升。

参考文献:

[1]旺才.加速社会分裂的“网络暴民”[EB/OL].网易新闻,.

[2]童颖.浅析广播娱乐互动节目受众心理[EB/OL].中国播音主持网,.

[3]房地产策划队伍的现状、问题及建议[EB/OL].省略/lunwen/200810/8530_5.html.

[4]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出版集团,2003:47.

[5]第二十七次互联网调查报告[EB/OL].百度文库,.

[6]孙同超.浅论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体验式营销[EB/OL].论文天下论文网,.

[10]简军波,陶国宏.非规范社会的公共领域的建构与维持[J].社会科学论坛,2002(7).

[11]哈贝马斯.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导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2]展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转轨中国——从富士康事件看当代新闻界—商界关系[J].中国新闻周刊,2006-09-11.

[13]小议我国网络公共区域现实[EB/OL].网,.

[14]陈勤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5]廖永亮.舆论调控学——引导舆论与舆论引导的艺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施 宇

上一篇:论公共议题设置引导方式的创新 下一篇:大众传播媒介对陕南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