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生存还是消亡

时间:2022-09-28 11:59:25

颠覆与创新是互联网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网民不断变换的注意力和层出不穷的新概念,如同大浪淘沙般冲刷着受众的关注视野,留下来的即是熠熠放光的“真金”。正宛若残酷而现实的“丛林法则”,新生事物如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生长、成熟,就势必会进入淘汰之列,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压而过。殊不知,昨日还大红大紫的RSS,如今正处在这生与死的临界点,能否逃离消亡的厄运继续在网络世界中存活并持续发展,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究。

光环隐退。RSS处境尴尬

近年来,RSS在国内近乎销声匿迹了,席卷而来的是声浪巨大的微博狂潮。国内最早一批实践RSS聚合概念的服务商多数陷入停顿,其中包括:一是专业RSS聚合阅读网站:抓虾网,其日志一年多未更新;鲜果网,在2009年9月份即出现过公开化的中止服务,后来坊间传闻其获取一百万美元投资才维持至今。二是客户端RSS阅读器:小有名气的周伯通和看天下,前者的官方网站已经无法访问,后者改弦更张作了电子刊物的阅读器。三是RSS阅读器:Google Reader随着谷歌公司撤离中国,经常会出现访问出错的提示。统计看来,只有网易的有道阅读和QQ的阅读空间还在正常运行,几乎可以说是在RSS大潮退去后的仅存硕果,并应景地进入了冷冷的寒冬。

刚刚走过高歌猛进的春天,RSS为何会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便被冷落了呢?当我们深入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发现,如果没有网民的力捧,任何好概念都难以在互联网上得以生存和发展。事实上,并非RSS理念不够新潮或不符合Geek满天飞的社交网络时代要求,而在于RSS自身确实存在致命问题。

RSS的致命问题

早期的RSS定义为摘要式的信息索引聚合,并不面向全文。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可以从海量摘要信息中找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点击链接进入信息的原始网页查看全文。然而随着RSS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选择全文的RSS订阅。为取悦和获取用户,信息者也逐步偏向于提供全文RSS的种子。随着阅读全文RSS需求的日渐增长,开始出现了一批第三方RSS服务商,专门将摘要式RSS自动转换为全文RSS。研究认为,全文方式是RSS竞争与发展的趋势,但这也恰是其逐渐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

摘要式RSS和全文式RSS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用户是否需要进入原始信息网页阅读。全文RSS用阅读器把用户全部拦截下来,这就使得读者几乎不会再点击网页的原始链接。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聚合的双刃效应:优化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却阻碍了受众到达信息所有者的原始页面。

如果受众不需要访问信息所有者的原始信息页面,则有关该作者的各种权益将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特别是用户通过第三方服务商强行使用全文RSS工具时,实际上违背了信息所有者摘要的初衷。显然,这个过程对受众是趋利的,对于信息所有者却是趋害的。

全文RSS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占据上风,这对于信息所有者来说,被订阅全文RSS是一件非常不情愿的事情。以博客为例,不管订阅量有多大,RSS只是获取了页面中最核心的内容部分,甚至包括图片,而内容之外的部分,例如嵌入的文字广告或图片广告就完全被过滤掉了。博主们本来可以获取的商业价值无形中被全文RSS湮灭掉大半,不管站在内容版权保护还是博主商业获益的角度上看,这对博主都是有失公允的。如果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仅仅有利于信息获取者,而漠视对信息所有者权益的保护,几乎等同于对作者心智劳动的残酷剥削和对其知识产权的肆意践踏。基于此种原因,信息提供者对RSS不再热衷,直接导致RSS走向没落。至此,RSS陷入一个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以摘要方式出现,信息获取不够便利,难以取悦和赢得受众;以全文方式出现,则又难以解决版权问题和作者权益保护问题。

综上所述,RSS在制定标准之初,就没有过多考虑信息所有者,而是把焦点放在RSS信息结构的标准化方面,因为越标准的结构越容易形成统一的RSS摘要。这让我们豁然开朗,原来RSS的开发者从未想过这项技术如何在商业竞争中存活下去,技术标准和规范才是他们追求的原始目标。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看起来有些犀利的结论:现有的RSS体系并不适用于商业运作,它无法支撑一个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可以说,目前所有RSS服务商所面临的困境均与此有关。RSS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信息就是力量”。不断提升的在线技术设施、功能强劲的移动通信设备以及全面渗透的互联网服务使信息变得无所不在。对于终端受众,目前还没有哪种技术应用能够超越RSS,达到更加迅捷、安全、准确、巨量地获取目标信息的目的。毋庸置疑,RSS聚合信息内容的优势目前最为卓越,潜力相当巨大,价值不可小觑。

由于RSS完成的是符合受众意愿的订阅式更新,即信息的来源已经被用户设定在“我想看”的范畴之内,故而聚合获取的信息更新完全符合用户的阅读意愿。恰是由于此方式,使得聚合具有了其他方式所完全不具备的:准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它忠实且精准地实现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愿望和方向。

RSS可以帮助人们戒除在网上漫无目地闲逛的恶习,使每次打开电脑都变得更有效:关注自己的订阅,而非把时间浪费在大量的网站切换和发散的链接点击上,这是一种上网方式的进步。众所周知,以往当人们随意打开一个门户网站,在首页上稍作停留,就会习惯性地随着各种兴趣链接开始网络的漫游,虽然你知道从哪里开始,却无法预料在哪里结束。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肆意随性的行为虽不多见,但在网络漫游中,人们却经常会这样不自觉地迷失在网络之间的链接中,在数小时上网结束后,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这段时间内做过什么,或者有什么收获。这不啻于一个危险的信号,互联网自诞生起,就一直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和吸引力控制着广大用户,漫无目地的网络闲逛对时间的消耗和对受众思维的阻碍,超出任何传统媒体。

RSS的出现从客观上降低了网络闲逛的几率,即使是打发时间,使用RSS阅读器所获取的信息也几乎全部都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便省去了大量的无意识的网络闲逛时间。另外,使用RSS阅读器时,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访问原始网页,用户可能只在RSS中看过摘要更新就结束上网过程。因此,RSS从上网方式上帮助我们“隔绝”了海量网络信息的诱惑和干扰。

RSS的新机遇

事实上,RSS并非没有突出重围的机会。虽然纯粹技术化的设计初衷使其难以适应惨烈的市场竞争,但是自动聚合订阅信息的优势却是现存信息搜集技术中最成熟、最方便的。极有必要为RSS设计一种能够凸现此优势且兼顾原作者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案。

自谷歌推出Android操作系统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智能手机的发展。3英寸屏幕成为标准配置,4.3英寸大屏也屡见不鲜,480×800的高分辨使文字或图片显示细腻清晰,带给用户极佳的阅读感受。从硬件配置看,智能手机已经具备了逐步替代电脑的实力,这个小小的随身设备,必将以其小巧轻便和随时上网两大特性成为受众最为青睐的获取信息工具,同时也是下一代RSS阅读器的极佳宿主。

手机版RSS阅读器在国外起步较早,以黑莓操作系统为例,比较著名的包括:viigo、Feeds、Unread等。其中viigo是离线方式,而Feeds和Unread则是在线方式。我们来简单明确一下离线和在线的区别:所谓在线,是指需要网络支持,比如手机,可能是2G的GPRS网络、EDGE网络或者3G网络,实时从网络读取数据,这就是在线方式;而离线指的是,使用时不需要联网,以viigo为例,可以使用wifi网络更新RSS内容并保存在手机上,阅读时不需要有网络支持,这就是离线阅读。国外的手机版RSS阅读器采用离线方式的较少,多数为在线方式,推测是由于国外的无线数据网络带宽较好,而且价格低廉,所以离线的优势并不明显,在线使用更加方便。

国内手机阅读的两大群体应该是学生和乘坐公共交通的上班族,手机版RSS的核心目标用户定位于后者,多数上班族只有在乘坐公交车或地铁的时候才有大块的阅读时间,特别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每天通勤时间动辄两小时以上,这就是RSS切入用户和市场的最佳机会。数据显示,仅北京地铁,每天客运量达560万人次;早高峰(7:00-9:00)和晚高峰(17:00-19:00)客运量占全天的49%,由此看来,这个市场可谓巨大。

目前国内的情况是,3G网络的使用费较高,还有大量的2G网络用户在使用GPRS网络或者EDGE网络,这两种网络的速度较慢,且超出包月费用后价格也不低(北京、上海地区均为每兆一元左右)。另外,国内的数据网络铺设不太健全,比如地铁、地下商城等位置可能只能提供较稳定的语音信号,而数据网络则难以持续应用。这些都为手机阅读RSS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所以只有选用离线模式才能保证流畅的阅读体验。

家庭和办公室组建小型wifi已经成为局域网的标配,支持wifi的手机设备越来越多,使用wifi更新RSS订阅无疑是一种低成本的高效方式。一般家庭和办公的wifi网路,速度至少也在512k,且不必另外支付费用。对于用户来说,早晨在家或者下午在单位,通过wifi更新当天的RSS内容,再利用上下班时间阅读,是一种最为合理有效的资源分配和利用方式。

搭乘iPad快车

虽然viigo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手机版RSS离线阅读器,但其对于图片支持较差,且完全不支持视频,使用中多有不便,无法替代电脑完成全部RSS内容的下载阅读。开发基于手机的支持图片和视频的RSS离线阅读工具,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很有必要。当然,根据用户的需求,也可提供是否更新图片或更新视频到本地的开关选择设置。对于图片,研究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用户尤其重视,纯文字的RSS内容显然不能满足此类用户的需求。若能支持视频下载,当然更能加大用户的黏着度。另外,通过单独的文件夹来存储离线文件,更便于对这些文件内容的管理。手机版RSS离线阅读器在技术指标方面如能实现上述两点,则可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现在还剩下一个关键的问题:原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思路:一是要求原作者把广告插入正文内容中,RSS读取内容时将附带广告文字或图片;二是RSS的广告体系,并为原作者单独记录页面订阅量,按照订阅人数和更新次数与原作者共享广告收益。

思路一执行起来比较容易,只需要和原作者达成共识,要求原作者把核心广告的代码嵌入其原始的内容代码中即可。问题在于可能原始页面中的广告完全是为了电脑设计的,比如巨幅的Flash、javsscript实现的文字滚动等,读取到手机中未必能够兼容执行。更重要的是,如果必须点击广告才能产生效果,在离线RSS阅读器中这些广告的价值将等于零(因为其离线特性)。那么,这种方式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对RSS页面和传输内容而言均有浪费,广告自然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思路二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套专门用于离线RSS阅读器的广告体系,用户在更新RSS内容同时更新广告。广告可以根据离线RSS阅读的特点、手机屏幕的大小等因素专门设计,并且由RSS来源的各种门类目标人群对应。使用独立的计数体系获取广告价值,并为原作者提供订阅用户更新广告的数据查看,与原作者共享分配利润。这种方法无疑是为原作者开辟另一个新的获取广告收益的领域,且因为是专门针对RSS设计的广告,对用户带来的干扰也可以降低到最小。

自从苹果公司了个人平板电脑终端iPad和App Store平台标准,全球数以百万计的程序员开发出大量基于iPad的应用程序,目前在iPad上流行的RSS阅读工具比较多,其中有一部分沿袭了手机上的主要设计理念,却也不乏另辟蹊径的新思维。

不管是手机还是iPad,大尺寸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电子设备发展的趋势。RSS工具摆脱单调简朴的内容显示,成为视觉享受的传播媒介或许指日可待。当某项技术从功能创新发展到能够带给人们更为愉悦的感官享受或满足人们某种心理和情感的诉求时,就会被受众所推崇和依赖。

上一篇:微博客的十个突破 下一篇:微电影大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