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你被吓着了吗?

时间:2022-09-28 11:57:50

临近过年放假时,一位远在东北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的女儿20多岁了,被查出患“甲状腺癌”,要立马来北京,准备住院做手术。

电话中我问,你怎么知道是“甲状腺癌”了?

他说,是B超检查的。

我告诉他,不要着急,等过了年再来。不耽误。

可是,他第二天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他说,等不得了,还是立刻住院开刀为好。

我立即看了他女儿的B超检查结果。原来,只是甲状腺内发现了0.5厘米的结节,其中有钙化,提示有“甲状腺癌”。

我告诉这父女俩,这样的、有钙化的甲状腺结节,有90%是良性的。不需要立刻手术。

可是,他们不信,非要开刀不可。

我只好联系外科医生。外科医生赶在年三十前给她做了手术。

手术切下来了。第二天病理切片出来一看,就是一个腺瘤。

皆大欢喜。

所谓“钙化”,是指人体内在原本正常就富含钙的骨头和牙齿以外的组织内,出现了固体的钙质。也就是说,本不该有固体钙的地方出现了钙。

虽然它是不正常的现象,但不能与“癌”联系在一起看待,更不该一见到“钙化”就惊慌失措。

为此,应该介绍一些人体钙化的基本知识了。

首先,钙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常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如石灰石、大理石、石膏等。

钙在人体中是含量最多的一种矿物质,正常人体中钙的含量为1200~1400克,约占人体重量的1.5%~2.0%,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之中。另外1%的钙,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骨外的钙与骨中的钙保持着动态平衡。

钙可以调节心脏搏动,保持心脏连续交替地收缩和舒张;钙能维持肌肉的收缩和神经冲动的传递;钙能刺激血小板,促使伤口上的血液凝结;在机体中,有许多种酶需要钙的激活,才能显示其活性。

正常人体内不同组织中钙的含量多少不一。常见的有:

组织 湿组织含钙量(mg/kg)

心 76.15

肝 64.13

肾 140.30

脑 80.16

脾 84.17

胎盘 248.50

皮肤 172.34

神经 248.50

平滑肌 332.66

骨骼肌 52.10

人体内出现异常的钙化,主要原因是坏死组织中钙化与正常组织中钙化两大类。

1、各种类型病变引起了组织的坏死,如结核病灶中出现“干酪样坏死”、脂肪组织坏死、急性胰腺炎时的坏死、实质器官的梗死等;

2、全身钙盐代谢障碍,血钙和血磷升高,使钙盐在机体多处健康组织的沉积所致。钙盐沉着的部位多见于肺脏、肾脏、胃黏膜管壁等。血钙升高常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简称甲旁亢)。

人体肿瘤生长时,无论良性或恶性,都可以发生肿瘤细胞的死亡。只要有细胞死亡,也就可以出现钙质在坏死部位的沉积,于是,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时就发现有钙化了。

在医学中,人体常见出现钙化的部位有:

1、 肺部钙化(常为肺结核愈合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2、 肾脏钙化 (常为肾结石);

3、 胆囊钙化(常为胆囊结石);

4、胰腺钙化(常为急性胰腺炎转变成慢性胰腺炎的表现);

5、乳腺钙化(常为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乳腺癌等出现);

6、甲状腺钙化 (常为甲状腺炎、腺瘤、癌等出现);

7、肝脏钙化 (常为肝血管瘤、寄生虫、肿瘤等出现);

8、前列腺钙化(常为炎症、增生、肿瘤等出现)。

其它还可以见到的有:

1、 动脉壁钙化(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

2、 下腹部钙化 (膀胱结石、子宫卵巢输卵管钙化、精囊腺结石等);

3 、四肢钙化 (例如痛风、肌腱损伤、静脉栓塞等);

4 、皮肤钙化 (常为全身多处钙沉积的一部分)。

由此看来,血液中的钙在全身流动中,一旦身体某个部位组织出现病变,局部组织的pH值(酸碱度)降低,尤其是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坏死,使得局部具备了酸性环境,这时,血中的钙质溶解,钙离子浓度升高,升高后导致局部组织碱性化,于是钙盐析出,沉积下来,形成钙化。

可见,钙化不等于肿瘤,更不等于癌。如果在肿瘤内出现钙化,也只表示肿瘤细胞有坏死而已。关键之点是对有钙化的肿瘤的细胞进行病理检查,才能确定是不是癌。

上一篇:“男”言之隐爱“春闹” 下一篇:查处15种违法保健食品、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