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夫追凶17年的代价

时间:2022-09-28 11:33:25

最后一名凶手齐扩军于2015年12月3日零时在新疆兵团一居民区出租房内被捕。听到这一消息的李桂英舒了一口气,“我这辈子的任务完成了。”

1998年1月,李桂英的丈夫齐元德被同村5个人伤害致死,5人一夜之间销声匿迹。17年里她寻遍十余个省份,终让5名嫌疑人全部落网。

可她两条横眉间那条深深的皱纹再也无法舒展。熟悉她的人说,那是多年焦虑皱眉留下的痕迹。

凶案

1998年1月30日,河南项城齐坡村还沉浸在新春的气氛中。李桂英从姐姐家走亲戚回来,看到门口有邻居聊得正欢,就过去搭话茬。

李桂英是村里的妇女主任,丈夫齐元德是一名民办教师,夫妻俩的感情一直很好。 她家的经济条件也是村里数得上号的。家里开了一个机床做铆钉,是村里最早盖楼房、最早买拖拉机的。

但最让齐坡村村民羡慕的,是李桂英为齐元德生了5个孩子,3个都是男孩。齐元德家三代单传,在农村人看来,人丁是最宝贵的财富。

令乡亲们艳羡的生活在那天黄昏的聊家常中戛然而止。当时路过的齐学山怀疑李桂英正和别人说要举报自己家的超生问题,就和哥哥齐金山、弟弟齐保山、齐海营、齐扩军一起,提着匕首、杀猪刀围打李桂英。丈夫齐元德出来救妻子,打斗中,他的脖颈被铁锹猛击了两下,而李桂英腿上、腹部中了3刀。

因为行凶前齐家5兄弟有过“商议”,被周口市人民法院认定为故意杀人。

愤恨

李桂英在病床上躺了1个月,出院时接到两个噩耗:丈夫在事发当天就去世了,而5名嫌疑人更在事发当晚便“人间蒸发”了。

看着高高低低5个孩子,李桂英咬着牙对劝她改嫁的亲戚说:“人说没就没了,像老鹰叼走了一样,这5个孩子不能再到别人家里,我要为他报仇,抓到5个仇人;还要为他报恩,把5个孩子养大!”

漫漫追凶路从组建遍布全国的消息网开始。

刘桂英最先求助的是和她关系最为亲密的两个姐姐。她肿着一双眼,语气坚定地祈求对方:“姐,他们(嫌疑人)可能在新疆,你们去新疆打工,帮我找到他们好不好?”两个姐姐心疼地看着家庭破碎的妹妹,更替妹夫感到冤屈,几乎没有犹豫就点头答应下来。

这一点头就是十几年的背井离乡。两个姐姐带着各自的家庭远赴新疆,一边打工一边搜集线索,难得再回河南一次。这份情沉在李桂英心底,让她愧疚不已。

但单靠家人的力量远远不够,这个曾经有着一定威望的村妇女主任舍出一张脸,动用了几乎所有人际关系。亲戚、朋友、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所有外出打工的老乡都被她纳入消息网,覆盖从海南至北京、从新疆伊犁到山东青岛的全国范围。

每一个“线人”都是一份人情,李桂英一笔笔记在心里。靠大家的帮忙,1998年3月和1998年9月,齐学山、齐保山顺利被警方抓获。

2000年,她再次得到消息――齐金山、齐海营、齐扩军在新疆某个大城市开车帮别人运货。李桂英马上打电话请求姐姐一家转到伊犁去,自己则连夜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了乌鲁木齐。

无功而返的时候太多。姐夫在伊犁奔波了1个月,空手而回。她在乌鲁木齐找了1个月,也没有任何有用信息。最后几天,她穷得没钱住宾馆,在一所大学的操场上睡了几天。走路时,快散架的鞋底啪啪拍打着脚底,又冷又疼。

欠孩子太多

更疼的是对孩子们的愧疚之心。追了17年的凶,5名凶手终于全部落网。而17年里,这个家几乎没有过团聚时刻。

找到凶手,成为一家六口最执着的生活内容。为了让更多人帮忙找线索,追凶第一年,李桂英带着5个孩子挨家拜访,她不好意思进门,就站在门槛上大声说:“我家男人死了,但我还在,我的几个孩子还在!你们帮我找线索,抓到那5个人,以后我5个孩子有出息了,挨个回来给你们谢恩。”

之后的两年,李桂英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几个月不回家是常有的事。因为没有心思照顾孩子,她只能将3个小的寄养在亲戚家,两个大的留在家,自己照顾自己。

追凶和顾家,李桂英选了前者。她明白这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可除了尽量避免把仇怨情绪传递给孩子,她也找不到其他弥补方式。每次孩子开口问她去哪里时,她都撒谎:“出去办点事,你们专心读书。”

母亲说的每句话,几个孩子都记在心里。

李桂英曾在无奈时感慨:“你们要懂法律,我就没这么辛苦了。”这话决定了孩子们日后的路:成长的环境虽然艰辛,但5个孩子中仍有4个考上了大学,其中3人报考了法律专业。

父亲去世,每次外出查证线索追凶都花费不菲,还有几个孩子的学费,一家人的生活费……机床可以生产钉子卖钱,可谁来管,谁来挑起家里挣钱的重担?

李桂英忍着眼泪狠心找来老二:“不要去上学了,留在家里帮妈妈挣钱。”老二聪明,个子高,是唯一一个可以挑起担子的孩子。

老二沉默,没有表示反对。李桂英第二天就把机床交给老二管理,然后踏上了去新疆的火车。再回来时已是冬天,一进院子,就看到老二正站在机器前加机油,满身的油腻,一双小手长满了冻疮。一看到李桂英,他哇地大哭,冲着李桂英喊出多年的委屈:“妈呀,我不做钉子了,我也要去上学!”

老二的哭声成为李桂英最难受的回忆。老大毕业后,资助弟弟考入技校学了技术,算是多少弥补了她心里的愧疚。但每每想到孩子受的委屈,李桂英都自责不已,孩子们承受了不该承受的苦难,可她别无选择。

不在乎舆论,只求无愧

我不后悔选了这条路。面对媒体,李桂英始终平静。

“好好一个人没了,凶手也跑了,孩子他爸爸冤。”她提起丈夫时语气柔和,“我们没结婚之前,他追我。我家里老人生病,他到我家里帮我照顾老人,坚持了好几个月。”

那年齐元德帮窑厂拉土,晚上快十一点了才回家,浑身脏兮兮地沾满泥沙,一见到李桂英就递给她一叠钱,说他一天拉了十六车的土,这是工钱。李桂英心疼他,让他自己留着买衣服,但他硬把钱塞给了李桂英。

那么好的一个男人,怎么老天就不长眼呢?她心里始终无法接受丈夫的突然离世。

如今凶手落网,李桂英却没有松一口气,“下一步我会梳理这么多年来谁为5个嫌犯提供了逃跑便利。”她变得越发固执:逃走的时候谁送的,藏谁家里了,身份证到底是谁修改的,凡是涉及的责任人,一个也不放过。

赞同她的人有,村民齐学武(化名)说:“一个女人孤苦伶仃,替丈夫抓凶手,还要带5个孩子,替死去的丈夫照料父母,在十里八村找不到这样的能人。”八十多岁的公公齐心堂提起儿媳总说:“没有她,我们这一家就完了。”

而渐渐对她产生厌恶感的人也越来越多。“十几年过去了,人也抓了,人家一家也挺惨的,还告个啥,搞得鸡犬不宁的。”

因为一直告状,现在村里的人也不敢和她有太多接触,担心哪句话说得不对,把两边的人都得罪了。

5个嫌疑人的亲戚加上与他们交好的人,在村里的数量也不少。但她不在意外界的态度。“自己经历的苦难,自己知道。”

2001年,她带着齐家人搬到了南顿镇,因为怕孩子们被报复,家里养了一条大狗,门口还装了摄像头。

“线索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人给我线索,也有人给仇家报信。”17年都坚持过来,还差这最后一口气吗?

上一篇:体育舞蹈教学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亲密感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