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扬黄河:激荡旅游风光

时间:2022-09-28 11:18:50

声扬黄河:激荡旅游风光

“河南旅游开发要打什么牌?就是要打文化牌……”

2005年10月,全国十大策划大师之一的陈放教授,应邀在新郑举行黄帝故里开发讲座,再次阐述了河南旅游的发展思路。

事实上,一直以来,文化牌就是河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推手。

早在1992年,我国向国际旅游市场推荐的14条部级旅游线路中,国家旅游局就把“黄河游”线路列为第一条,它的全称是“黄河游――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

以河南段为核心的“黄河游”,自西向东横贯河南,连接着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四座文化古城。从某种意义上说,黄河既代表着河南旅游,又代表了河南文化。

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黄河旅游开发面临着诸多困难。

黄河沿线景点众多,游客看什么?在整个黄河之旅的线路中,既有郑州境内的黄河风景名胜区、汉霸二王城、大河村遗址等,也有开封的相国寺、铁塔、龙亭、包公祠、宋都御街、山陕甘会馆,还有洛阳的龙门石窟、白马寺,以及三门峡的虢国墓、车马坑、黄河三门峡大坝等众多景区(点)。

长期以来,各个景点都各自出招,力气不往一处使,以致造成了此处热一时、彼处热一段的现状,白白浪费了很多优势资源。

就郑州来说,游客到黄河风景名胜区走一遭,应该是体验和观赏黄河的最佳视角,但是在实际组团过程中,有些旅行社往往会从个体利益出发,撇开门票价格相对较高的黄河游览区,把游客带到只售10元门票的花园口游览区。

游客至此,与黄河草草一晤就匆匆别过,哪能感受得到黄河文化的厚重?依附黄河旅游的河南文化,似乎更是无从谈起。

从这一点上来说,黄河在河南段并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起旅游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曾经指出:文化与旅游是相互包容、不可分离的,旅游业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文化性的产业;同时,文化也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徐光春表示,河南文化与旅游的依存度很高,关联性很强,文化对旅游带动力也很大,在加快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深度挖掘河南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充分发挥文化效力,重视旅游中的文化“含金量”,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跟省委高层的这种主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把河南丰富的地域人文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把河南的特色文化旅游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进而实现河南由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恐怕是当前河南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最有效率的战略决策之一。

围绕这些思路,一些具体的实施工程,正愈来愈清晰地呈现在大众视野。

生态工程的构建设想

2005年10月13日,河南省首次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出“把云台山、黄河小浪底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生态旅游精品”。

12月10日,经专家评审,由河南省旅游局和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共同编制的《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该规划确定了河南省2006年至2025年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具体措施。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并重。

据了解,河南省的主题旅游形象及其理念定位是“中华之源,锦绣河南”。“中华之源”代表河南历史文化的特质,体现了华夏文明的根源、文源、武源、商源和佛道之源;“ 锦绣河南”代表中原壮丽秀美的山水风光。黄河文化旅游是海外营销的主要推介产品。

此次规划的要点是一心、两带、五区、六板块。根据规划,郑州为全局性旅游发展核心。其中,沿黄旅游发展带成为“两带”之一。

规划要求,打造沿黄河文化长廊,形成河南旅游发展脊柱。

组织沿黄河南北洛阳旅游线和三门峡――小浪底水上旅游线、三门峡金三角黄河生态与文化洛阳产品群等产品群,并确定了以嵩山文化旅游区为首的五大文化旅游区。

少林,自然是五大旅游区的“头牌”,它肩负着打响“至尊中岳”品牌、形成以少林寺为核心的强势旅游产品的重任。

而在重点旅游线路组合上,“黄河之旅”再次被列为重点。

规划表明,水域和湿地休闲度假系列将以大中型水库和主要河流为依托,在加强水域环境保护前提下,重点开发小浪底水库、黄河滩涂湿地等。同时,以黄河文化和先秦文化为主体,建设豫晋陕金三角历史文化与山水特色旅游城市,开发承东启西的黄河文化节点旅游。把建设虢国文化博物苑旅游区,整合黄河山水旅游资源,办好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作为打造黄河旅游文化线路的重要一环。

黄河浪花上的旅游文化

拥有296平方公里巨大水域的黄河小浪底水库,无疑更是黄河旅游文化线上闪亮的一点。

规划专家介绍说,黄河小浪底在滚滚的黄河干流上形成了“北方千岛湖”的壮丽景象,它已经开发和未经开发的旅游产品,可与世界上同类旅游景区相媲美。黄河小浪底水库和黄河湿地更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旅游资源,品位高,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课题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彭华认为,黄河文化旅游带是一个由黄河串联起来的结构性旅游产品群,它对沿黄城市的包容和依托,以及它对沿黄生态要素的整合与串联,都将构成展示河南文化大省形象的重要力量。

事实上,目前,在河南省的精品旅游线路中,郑、汴、洛“三点一线”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最大,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以最能体现黄河风景、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被国内旅游业界称为“三点一线”上的“珍珠”。

但这些年来,多头管理的缺陷,也让这颗镶嵌在黄河河南段的珍珠面临灰尘的侵扰。

黄河小浪底两岸分属洛阳、三门峡、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和水利部小浪底建设管理局。多年的不协调,使景区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2004年年底,河南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景区调研后认为,小浪底的品牌含金量下降,旅游市场日益萎缩。

2004年年底,崔益铭就任河南省旅游局小浪底旅游管理局局长以后,确立了最重要的工作方向,便是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利益。

“只有团结一致,黄河小浪底才有出路。” 崔益铭说。

2005年3月9日,小浪底旅游管理局召集与小浪底大坝库区旅游有直接联系的相关单位开会,重新整合风景区行政资源和旅游资源,对景区统一品牌形象,共同打造“小浪底”品牌;统一市场管理,逐步实现无障碍化区域旅游。另外,景区内统一规划实施,避免景区低层次、重复性、破坏性开发建设。

同年6月16日,水利部正式把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宣布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黄河小浪底很美,资源具有唯一性,我们对黄河旅游开发充满信心。”崔益铭陪同专家参观完小浪底水库后对专家表示。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崔益铭引用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的话说。

2005年10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河南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人文资源之多在全国罕见,遍地都是文化。少林寺如果没有少林文化支撑,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寺庙。

同样,人们有理由相信,用规划的方式明确了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的战略地位之后,河南,一定会对黄河文化产品的整合、开发与营销提出贴近地域特色的解决方案。当地人亦能在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中,享受文化大潮带来的成果。

小众的文化从来都是自娱自乐的。玩大了,就是百花齐放。

这点,很像河南的豫剧、少林。

当这些代表着文化的概念和符号,跟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日比一日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时,它与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也就越来越清晰。

它所带来的有目共睹的变化,体现在河南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就能让人感觉到,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省份,其现代文明程度正在以让人惊讶的速度提升。

文化的力量,为河南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着鲜明的支撑。河南也从这些准确的吸引力中,找到了发展的驱动力。

所以我们说,文化的力量,本身就是积极的产业动力。

上一篇:香飘梨园:播撒文化向往 下一篇:好戏多磨 第1期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