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省府社区体育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2-09-28 11:17:15

贵阳市省府社区体育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3

摘 要 通过问卷式面访的形式对贵阳市省社区府社区体育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结合有关的文献资料,对该社区的体育组织的产生,居民的健身意识、体育健身条件、组织管理和经费状况等与全民健身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社区尚未形成健全的体育组织,组织者和居民的健康意识还存在误区,体育锻炼意识还不够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还有待深入。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贵阳市 省府社区 社区体育 形成与发展 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社区体育正在各个城市兴起,但是由于社区体育尚处在起步阶段,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方面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身的需求。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针对社区体育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社区体育的定性、社区体育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作用、社区体育活动群体的组织、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场地设施、指导员队伍建设及社区体育产业化运作等,其研究成果对社区体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通过对贵阳市省府社区体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从社区领导对各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社区管理人员对社区体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活动程度、活动形式、体育消费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我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更好地发展我市社区体育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对贵阳市省府社区7个活动点的相关负责人与参与者进行了调查。

(二)访问法

面访了体育局群体处和省府社区的主要负责人,获得了大量的资料。

(三)文献法

查阅文献、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当前我国社区全民体育活动现状,收集全国社区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先进经验,为撰写本文寻找依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及活动开展状况

1.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情况

贵阳市省府社区的前身是贵阳市云岩北京路办事处第四居委会,于2001年8月社区体育组织建立,以辖区单位和居委会为参加单位,共同组成的社区体育组织,实施着街道的文化和体育双重组织管理职能,社区体育也逐步成为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

经访谈获知,贵阳市省府社区组织受到贵阳市和省体育局群体处、云岩区办事处文化教育体育工作站、居委会的领导。社区的体育组织以锻炼方式来分别组建,都是由群众自发、自愿组建起来的,如枫叶红舞蹈队就是由爱好民族舞蹈的群众自发组建的。社区体育指导员担负着组织社区体育活动的基本职能。省府社区有一定规模的健身点7个,每天参加锻炼的人数达600人左右,已形成了以办事处为龙头,以辖区单位为依托,就地、就近、就便开展体育活动格局,有效的促进了社区体育的发展。

2.社区体育活动情况

社区体育的活动形式主要是有日常活动和经常性体育竞赛两种。日常性活动主要在晨晚活动站进行,活动规模受场地、天气、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晨晚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7个健身点。每个健身点在12-100人之间,体育活动的频率为第周5-6次,每次体育活动时间为60-90分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离退休老同志、部分在职的中青年同志、学生、教师。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年龄结构特点是年龄偏大,大多数都在40岁以上,70岁以下,个别老同志达80岁。退休人员大多选择上午7:00-10:00,在职人员选择晚上8:00-10:00,师生选择节假日。社区有居民600多户,2100多人,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人员占社区比例大约30%左右。体育竞赛有的安排在节假日、双休日,按照季节举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从省府社区体育活动情况表显示,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因人、因地、就便而宜。日常活动的主要项目有:太极拳、剑舞蹈、腰鼓、健身操、民族舞、木兰拳、剑扇、长穗剑、羽毛球、门球、剑系列等,从表中可以看出,社区体育的内容主要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极少,这与参与社区体育健身的人基本上以中老年为主有直接的关系。在练习的内容上参与的项目有其性别的差异,男性的活动项目以太极拳最多;女性的活动项目以健身操、民族为主。女性参加人数多于男性,中老年多于青少年。以上这些项目都有明显的非竞技化的韵律性、表演性、传统性和文化一体化特点。经常性体育竞赛内容有羽毛球、门球,各社区竞赛内容的选择通常与社区的体育传统和场地设施条件有关,其中娱乐性、趣味性活动更受人们的欢迎。

3.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指导情况

目前,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调查结果显示:社区体育组织的体育指导者,由办事处文体站推荐,仅部分指导员经过专业培训,而很大一部分都是无证指导,不懂得如何指导社区的体育活动。省府社区只有2名国家级三级指导员,并且管理者和指导者年龄偏大,这表明中老年人是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会辅导员的主要构成者。性别特点是女性多于男性,这与女性工作生活、生理结构以及在体育的价值观方面的认识等特点上是相适应的。并且社区指导员的学历普遍较低。省府社区高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太少,低等级的过多。这种等级不合理的状况有待进一步完善。体育指导员,以义务为主,低价有偿服务为辅,社区体育指导员没有工资。

4.社区体育场所、设施、经费来源情况

贵阳市省府社区体育活动场所主要在省府大院里的省府公园、以及附近修建的活动场所为主。省府公园占地面积1110M,1999年安装了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器材有16件(双杠两件、单杠两件、天梯两件、浪桥一件、压腿架6件、肋木两件、平衡滚筒一件),室内器材有27件,体质测试器材有一套,总局投资了7.7万元,其它投资了5.5万元。由于全部器材都是第一、二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器材,健身的地面不符合体育科学健身原则,加上有的器材已损坏,现已申报有的器材淘汰。单位的设施由单位管理,小花园的由社区管理。2004年省体育局从彩票返款5万元投入省府社区体育设施的更新。因此社区的体育健身活动相对较为稳定,基本上以生活区或者居住区为中心进行锻炼和健身。大部分居民认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状况一般,希望加强场地设施的建设。

经费来源有三方面:一是政府,如彩票经费,这种经费主要用于体育设施、组织竞赛。二是辖区单位的集资、赞助,这种经费主要用于健身小器械和健身服装的购置。三是自筹,如个人缴纳会员费等,这种经费主要用于外出搞表演活动等。

5.社区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体育硬件设施缺乏

尽管从1998年实施体育彩票健身工程以来,社区的体育设施投入有所增加,但力度不够、覆盖面小,社区体育设施远不能满足居民社区体育活动的要求;从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因素的调查中,也反映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贵阳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已经成为发展社区体育的瓶颈。

(2)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强

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动机正确、合理,只能说明居民对社区体育健身锻炼的效果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数不够多,说明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强。衡量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意识强与不强,用实际参加人数来衡量是比较正确的,因为体育活动本身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特征的。

(3)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与全民健身开展的实际不相适应

由于人事编制和街道社区主要工作性质所决定,大部分社区没有设立专门的体育健身指导员和管理者,其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大多是以兼职进行或自发行为。体育指导员大多以义务服务为主,有偿服务为辅,且大多为离退休人员担任,专业指导员比较少。调查中显示:辽河社区无正式体育指导员,由非专业人员担任。由于非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组织社区体育的经验,很难胜任起全民健身的指导责任,管理工作上也有一定的困难。无法对小区居民的锻炼进行宣传、组织和引导,只能顺其自然。而社区体育活动的特点是参与者的年龄不一、爱好不一、体质不一,某一种统一单调的活动方式来组织群体活动会使部分居民感到缺乏兴趣,必然会影响一部分人的积极性。为满足社区体育参与者的不同需要就应对组织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专门从事社区体育的经验。解决缺少社区专门的健身指导者和管理者的问题是发展社区群体工作的当务之急。

(4)体质监测站缺乏

定期进行体质监测是了解身体发育程度、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前期体育锻炼效果的具体检查,同时为调整锻炼计划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然而,调查中发现,体质监测站远远不能满足贵阳市居民社区体育锻炼对体质监测的需要。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居民体育健身意识

采用广播、电视、报纸、社区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方式,来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居民体育健身的舆论导向,增强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同时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对社区体育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使贵阳市各级行政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到,发展社区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强市利民、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二)多渠道筹集经费,增加社区体育的投入

仅仅依靠体育彩票来进行对社区体育经费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采取政府拿一点、街道、居委会(社区)拿一点、居民个人拿一点的办法,按照国家政策,逐步转向由政府办体育向社会办体育过渡。号召个体私营企业赞助、为社会做贡献等来增加社区体育经费,实现多渠道筹集经费,增加社区体育的投入。

(三)利用辖区优势,实现社区体育资源共享

任何国家、地区、城市的社区体育无论怎样发展,体育设施都很难满足居民健身体育的需要。因此,发展社区体育解决体育场馆设施不足的办法是利用辖区优势,实现社区体育资源共享。一方面是物资条件共享。利用辖区内已有的体育场馆、区域公园、游乐场以及学校的体育场地与设施,突出辖区优势,实现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更广泛地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另一方面,资源共享不仅仅指场地设施等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发挥辖区内人力资源优势来提高社区体育的质量。

(四)提高居民健康消费意识

尽管贵阳市省府社区开展了一些体育健身活动,但健身活动中的自觉性还有差距,在体育健身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人们用于社区体育健康消费的认识没有到位,这是制约社区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的首要因素。应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全民健身工程的意义,引导社区居民全面认识体育健身的价值,各级行政职能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提高市民体育健康消费意识,使居民认识到适当的体育消费是健康的储蓄,只有当今的体育消费才能换来未来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五)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

社会体育指导在社区体育活动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他们是社会体育的传播者、组织者、指导者,其作用的发挥对于社区体育的进一步科学化、社会化和法制化都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的管理和培养,十分重要和必要。必须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结构,使之年轻化、专业化、全面化。队伍的培训要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紧紧依靠全市体育专业院校来进行队伍的培训,使专业体育院校成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地,以培养多方面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如:青少年体育指导员、老年人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指导员、娱乐体育指导员、医疗康复体育指导员和竞技体育指导员。

(六)加强宣传活动的力度

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活泼多样的内容,满足全体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促使更多的青少年和青壮年积极投身到社区体育活动中来。逐步建设就近、方便、文明、有序的体育健身环境,形成全民健身的局面。

(七)建立社区体质监测站和科普咨询站

用科学的手段和指标,来满足人民群众了解自身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这是建立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国民的科学生活方式的需要。

(八)组织、扶植健身团体、加强健身指导

体育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社区要联合起来,组织居民或充分利用居民的自发组织,扶植健身团体,并利用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以各种形式对居民健身进行指导。如高校可以以实习点的形式与社区形成固定的联系,定期的深入社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深入了解全民健身活动中群众的需要、要求和问题,及时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有力措施。政府和高校部门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民健身事业,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支持和鼓励学生到社区从事健身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凯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1997.9.

[2] 刘德佩.对现阶段我国城市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4.14(4):25-28.

[3] 李志强,郭兰.试论社区体育与城市文明社区建设的有机结合[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2):6-9.

[4] 毛俐亚,等.成都市街区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19-22.

[5] 展更豪,等.对北京市群众体育发展近期与长期目标的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

[6] 高军.嘉兴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嘉兴学院学报.2004.5.

上一篇:浅析素质教育下中学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下一篇:从集成创新视角探究科研中心的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