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娃的伊甸园

时间:2022-09-28 10:29:08

随着心情去流浪,一路颠簸,到达丹巴。

丹巴古称东女国,女子端庄美丽,体态丰腴,远近闻名。相传丹巴祖先是西夏王族皇妃后裔,自古水土肥沃,美女如云。

丹巴是一个可以呆上十天半月的地方。一路走来,从2000米到5000米的海拔,阅尽金秋、雪山、牛羊、村寨;或恋恋风情,或孤寒高冷;或安宁静谧,或欢快喜庆。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和事,竟全部出现在这一个地方,带来不一样的风景。

恋恋・风情。要说丹巴,肯定离不开丹巴美女。丹巴是传说中的女儿国,古称东女国,相传是西夏王妃后裔。丹巴女子体态丰腴,曲线天成,即便在高原,也清纯俏丽,气韵毕现,有着都市女子无法模仿的天然之美。丹巴一年一度的风情节,选美便是重点,当然,还有藏戏、锅庄舞蹈,让这宁静的世外桃源增添不少欢乐。

宁静・藏寨。这是一个世外桃源,一个崇山峻岭间的民族――嘉绒藏族。这里有香甜爽脆的苹果和梨,有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有阳光下色彩鲜艳的藏寨,有晨曦中安静的早餐,有午后温暖的阳光,有入夜星空下的歌声……

奇迹・古碉。丹巴还有一名称“千碉之国”,在丹巴境内,不论在山坡、河谷,甚至高入云霄的山顶,都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石砌碉楼。它们高耸入云,承接自然的恩赐。

丹巴,若是来到这里,因为向往和迷恋,你甚至会忘了归家的路。

现实中的“女儿国”

“相见难别亦难,怎诉这胸中语万千;我柔情万种,他去志更坚;只怨今生无缘。道不尽声声珍重,默默地祝福平安;人间事常难遂人愿,且看明月又有几回圆。远去也远去也,从今后梦萦魂牵。”至小,对于《西游记》的故事几乎倒背如流,每当听到这首歌,便会想起电视剧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在女儿国的种种遭遇,而那位温柔多情、美貌如花的女王,更令我难以忘怀。

世上当真有女儿国?她在哪里?那里是否像夏娃的伊甸园,充斥着美好与幸福?数不清的疑问,述不尽的神秘,在我心里缠绕多年。终于有一天,我发现,当年的女儿国就在我国四川省甘孜州一个叫丹巴的地方。

丹巴,藏语意为“岩石上的城市”,坐落于大渡河边,又被称之为“大渡河畔第一城”。千里迢迢来到丹巴便仿佛走入一个童话世界――滚滚奔腾的大渡河,将两山间冲出深邃峡谷,河谷内小道婉转,绿树成荫,溪流涓涓,鸟啾莺啼。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时常可见当地人在山谷边的温泉中洗浴嬉戏。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神鸟凤凰飞到丹巴墨尔多神山,被这里的美景吸引,变化成千千万万冰肌玉肤、挺拔婀娜的漂亮女子留了下来,并与当地人一起生活,将美丽与勤劳代代相传。从此,这里便成为美人云集的地方。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也许真是神鸟的化身,即使生长在高原地区,仍然难掩丹巴女子的天生丽质。由于至小受雪山甘露滋润,以雪水沐浴,女孩儿们不怕风吹日晒,每日劳作则令身形更为健美,体态丰腴,曲线天成。稍加梳洗便气韵毕现,稍加打扮,更显清纯俏丽,有着都市女子无法模仿的天然之美。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女儿国的传人吗?原来,早在唐代,吐蕃人和大唐就把居住在墨尔多神山周围的部族称为“嘉莫・查瓦绒”。“嘉莫”藏语为“女王、后妃或神妃”之意,这是唐代藏族人民对“东女国”的称呼;查瓦绒指河谷,合起来即为“女王的河谷”。现在的丹巴嘉绒藏区就是当年“嘉莫・查瓦绒”的简称。

当地人认为,西夏王朝被蒙古大军灭亡后,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嫔妃从遥远的宁夏沿甘南、阿坝草原一路南下,最后停留在气候温和、山美水秀的丹巴,并在大小金川河谷两岸重建家园,过着与世无争的桃源生活,从此这里便男俊女俏了。我在《旧唐书》中找到这样的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

丹巴有个地方因美人著称,名曰“美人谷”。那里的姑娘们是真正的皇族后裔,秉承了西夏皇族的气质,以及唐代“东女国”的遗风流韵,更是个个艳丽如玫瑰,娇媚似桃花。拿破伦曾说,不能想象一个贵族是塌鼻梁。这里的女孩儿们则有着高挺的鼻梁,颀长的身段。她们喜欢盘发髻,着长裙,衣饰古典华美,气质端庄优雅,款款而行,裙摆轻荡,风情无限。

而今,美人谷的美人已走出家门,甚至走出了国门,也许在村头巷尾已难见到,可逢年过节的日子里,美人们还是会双双对对地出现。她们平日里几乎都不施粉黛,穿着朴素同样令人惊艳。节日里她们则穿上最艳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环佩叮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令人过目难忘。据说,“高原红”组合成员,电影《英雄》中张曼玉的替身,就是丹巴美女――扎西措。

甲居藏寨和千年古碉

一个阳光和暖的清晨,经历了一晚上的旅途颠簸,我到达了座落在山水之间的丹巴大酒店。酒店四周环绕着伟岸的群山,群山之间蜿蜒流淌着小河;雄伟的雪山就在眼前,触手可及;薄薄的雾烟在山中央氤氲着,若隐若现;哗哗的流水声仿佛天籁,充满灵性。因了这诗般的景色,我不管不顾地再次踏上旅途,只想离这里的美景近一点,再近一点。

首先要去的是被喻为“藏区童话世界”的嘉绒甲居藏寨。沿盘山路转了不知多少道弯,眼看大河变成小溪,我走进了阳光下宛如绿宝石一般的甲居藏寨,竟不愿离去。

山中怪石嶙峋,遍地叠翠,人们将寨子依山势而建,碉楼寨房,遍布整座大山,有的甚至伫立在悬崖边。如此险要的位置建造寨房,着实令人惊叹。寨房顶端总有尖尖的四角,外缘则环绕着红、黑、白三种色带,造型奇异,色彩绚丽。

在丹巴当地导游的解说下,我们不仅为美景陶醉,还了解了藏区特有的民俗。原来,“甲居”在藏语里是一百户人家的意思,五六十年前,这里还只有十几户人家居住,发展到现在,已经有240户人家在这里定居。一般的藏寨都有四层,第一层是畜圈,第二层是厨房,第三层是卧室,第四层是从事佛教活动的经堂。而美丽的红、白、黑三种颜色也有其特殊的含义:红色代表的是文殊菩萨,白色是观音菩萨,黑色是金刚菩萨。屋顶上的四个呈月牙状的角寓意四方神圣,四个角上插着的经幡随风飘动。这里的藏民们都相信:经幡飘动一次,就替他们念了一千遍经。

在一户藏民的家里我真切地体验了当地人的生活。他们一家八口人全都身穿节日的盛装,唱着歌颂丹巴美景的《山水美》欢迎游客。我们团坐在硬硬的“沙发”上,喝着酥油茶,吃着玉米馍馍、他们自己种的菜、自己熏的腊肉,味道竟是如此地淳朴和爽口。他们的家整洁而简朴,有电视、收音机等电器,最现代的肯定要数装在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了,丹巴充裕的日照给了他们源源不断的热水。我想,凡是来过的旅客必定羡慕这里返朴归真的生活。

离开甲居藏寨,我还意犹未尽,接着去往丹巴另一处独有景观――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古碉群。疏密有致的古碉像棋子一样洒落在群山上,巍然屹立,角如刀锋,气势雄浑。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有三千余座,最让人称奇的是目前仅存的唯一一座十三角碉,其修建的难度,在世界建筑学上都是一个奇迹。

古碉群据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初是为了战争和生存的需要而修建的。传说古代的丹巴,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如果喜得儿子,从儿子出生那年就要开始修古碉,一年修一层,修到18层儿子成年之后完工。相传古时没有修古碉的人家是娶不到儿媳妇的。

关于古碉,还流传着这样的风俗――在碉楼下举行的少女成年礼。相传少女长到17岁,到了婚配的年龄,就要到有神力的碉楼下举行成年礼,宣告自己成年。还有就是在碉楼举行的选媳妇仪式。男子成年后,将在碉楼选取自己未来的媳妇,这是神的旨意。他们通常会请喇嘛来占卜、念经,然后由男子在碉楼上往下丢信物,接到信物的姑娘就是他的媳妇。目前丹巴古碉群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它默默地见证着丹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丹巴,是一个阳刚与柔美并存的地方,养育了一群群像雄鹰一样骄傲、碉楼一样坚强伟岸的嘉绒汉子,和云朵般柔美、流水般多情的女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共同创造了一个美丽神奇的丹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与美丽传说。

后来,当我回到了我熟悉的家乡,同样熟悉的繁华和喧闹,不禁有些想念丹巴的幽静和山水,这一切就像是梦一样。看着车窗外的灯红酒绿,过往的一切随风灰飞湮灭,梦中的景色却越来越清晰,像神一样轻轻拍着我的肩膀。

不可错过的丹巴美景

甲居藏寨

藏寨面积约5平方公里,居住嘉绒藏族140余户,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叠叠向上攀援,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放眼望去,卡帕玛群峰像一位慈母敞开宽大温柔的胸襟,凭任山寨安然躺在怀中。

地址:甘孜丹巴县城北7公里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30元/人

交通:在市区租雇当地司机以及车辆。单个景点的价格约为30元/人,若能拼车,一个人只需要几元钱。

梭坡雕群

梭坡乡有175座古雕,最集中的是梭坡村,有84座。藏式民居掩映在浓荫深处,只有一座座古雕拔地而起,在苍茫的暮色中显示着特有的苍劲和力感。眺望整个梭坡,像凝视一幅很古老的图画,显得那么凝重而又宁静。

地址:甘孜丹巴县城南3公里处

门票:30元/人

交通:从丹巴县城步行1小时可到,或乘过路车均可。

美人谷

有“美人谷”之称的巴底乡邛山村是丹巴美女集大成之处。传说,当年西夏国被蒙古骑兵所灭,大批美女从甘肃逃到这里定居,因此才有了闻名中外的美人谷,而美女代代不绝大约是受河流、山谷的滋养。

地址:丹巴县城西南21公里的东谷乡境内

交通:从巴底乡政府往一条山谷上行10多公里就可到达,一般可包车或拼车前往。

牦牛谷

其间牦牛河水潺潺,清澈明亮,植被保存完好、品种繁多、林海遮天蔽日、郁郁葱葱,奇峰异石如“天然盆景”。如果十月底或十一月初到这里,有红叶,那景色相当灿烂。

地址:丹巴县东谷乡境内

交通:包车或拼车,约100元。

墨尔多神山

藏区四大神山之一,山并不很高,海拔4820米,却是嘉绒藏区最著名的神山,也是嘉绒藏族的文化中心,神山周围环绕着56座山峰,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地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

门票:无

交通:从县城乘面包车只需5元/人便可到达。

上一篇:刍议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下一篇:从教课文到教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