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增速25%远超同期GDP增速

时间:2022-09-28 09:43:39

航天业:快速上升中的战略产业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全球航天产业年产值已近3000亿美元。

美国宇航局前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在2007年发表演讲时指出,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美国宇航局所主导的太空活动开创了新的市场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创新将成为太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太空经济始于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与卫星紧密关联的应用等产业规模急剧扩大,至今50余年,增长上千倍,是迄今为止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东方证券行业分析师王天一表示,我国要成为世界大国,必将加强航天产业的发展,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积极建设空间系统的关键时期。

航天业增长迅速

在所有行业中,航天产业的产业链是最长的。从能源、钢铁、新材料、电子以及通信等行业,再到航天服装涉及的纺织、服装加工,航天食品涉及的农产品、食品加工等,几乎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航天工业经济总规模2765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40%,其中商业卫星应用1020亿美元,同时商业基础设施支持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11年产值达874亿美元。航天产业已成为21世纪全球最具活力与创新能力的产业,正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航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高附加值,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对其他产业的渗透性与交叉融合性等,可直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国内外的多家研究机构采用不同模型与方法计算航天产业经济与社会效益比,得出结论认为:政府在航天领域的投入产出比为1:7至1:14之间。这意味着,每投入航天领域1美元,未来得到的回报就为7-14美元。

以美国为例,上世纪60年代,整个“阿波罗”登月计划共获得3000余项专利,其研制航天飞机而发展的新技术有超过3万项应用到民用产品中,其人工智能、遥感作业等技术的转移又为整个工农业的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而航天产业的发展每年提供了数百万且较高薪资水平的就业机会。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当前,全球航天产业增长速度为10%左右,高于GDP增速1倍以上。我国航天产业近5年的增长速度为25%,也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

同时,伴随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与航天工程的开展,我国相关产业经济也将得到迅速提升。按照欧美国家目前1:7至1:14之间的投入产出比例,未来10年我国航天业可创造3000亿-5000亿的产值,分布在航天、电视、通信、遥感、农业、运输等各个生产领域。

在航天工程中取得的商业利润也十分可观。如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费用为1.43亿-1.72亿元。但其制造费用与发射勤务费用约为0.5亿元。而在火箭发射过程中,不仅可提高相关公司业绩,也间接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数字表明,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到2005年完成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即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工程支出约200亿元人民币。2005年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开始实施至神舟八号发射为止,费用约150亿元。

这一数字与航天业发达国家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近几年,美国宇航局每年的预算在170亿-180亿美元,超过我国载人航天工程20年的总投入。

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航天载人飞船的成功可以有力地促进国家在航空装备以及新材料等多方面的发展。但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因此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5月30日,国务院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其中,第四项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到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工程装备;第六项提出,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如复合材料等。这些内容都涉及到航空军工行业。

而这些无疑加快了航天工程技术由技术型向实用型的发展,这背后蕴藏的经济机会甚为可观,以卫星应用为例,2010年,全球卫星制造和应用产值达1681亿美元,其中卫星制造和发射仅占9%。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卫星和卫星应用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高端装备制造的五个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提出要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我国《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25%以上,仅卫星导航应用产业产值就将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

中国载人航天业还将对中国的新材料、电子、机械制造、通信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新材料、发动机、卫星通讯等关乎军事安全战略的产业。除此之外,航天产业逐渐形成的产业链也将产生巨大的直接与间接经济价值。本次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无疑将进一步推进我国航天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航天产业已形成了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发展模式。根据中国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规划,形成了北京、上海、陕西、四川、天津、内蒙古、香港(深圳)、海南航天产业基地。其中,尚在建设的基地为北京、四川、天津、海南。建成后,将提供数万人的就业机会,创造的产值也将达上千亿。

上一篇:“里约+20”:用市场机制推进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养老金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