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择“珠” 灵心铸“魂”

时间:2022-09-28 09:22:50

【摘 要】 发掘中华文化之精髓,传承中华文化之精华,乃是中华立国兴邦之大计,也是国人立志成人之大举。有鉴于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 键 词】 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学校教育

【作者简介】 杨敏芬,中学高级教师,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宜兴市中小学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林宣龙,中学高级教师,无锡市名教师,无锡市教育科研带头人,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特聘顾问。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精深。自三皇五帝,至当今开放盛世,炎黄子孙,遍布纵横数万里,走过上下五千年,生息,繁衍,发展,创造,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也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政治、艺术、宗教、经济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样态。凭借这核心价值观,凭借这丰富的文化样态,中华民族根基深厚,滋养充沛,得以千古绵延,长盛不衰;凭借这核心价值观,凭借这丰富的文化样态,中华民族自主、自信、自豪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鉴于此,发掘中华文化之精髓,传承中华文化之精华,乃是中华立国兴邦之大计,也是国人立志成人之大举;有鉴于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说起“文化教育”,自然要先认识何谓文化。众所周知,文化内涵之丰富,体系之庞大,表现形态之复杂,试图以某个概念、某条定义厘清其要诀,或以数篇文章、几部著述穷尽其涵义,几乎没有可能;现实之中,我们更是无法穷举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无处不在俯拾皆是的具体文化“存在物”。文化存在的这种特征表明:民族文化教育,包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体上只能是且应该是借助整个社会环境中浓郁的文化气息、文化氛围来无声感召与无痕熏陶社会生活中每个个体来实现的;据此,学校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点不是另起炉灶,另开课程,重点在于敏锐发现、悉心挖掘、巧妙利用现有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意、有机、有效“渗透”在各种教学与活动之中。如何敏锐发现,又如何巧妙渗透?

一、慧眼择“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挖掘

语文教学,以精心遴选的言语作品为主要课程资源,这些言语作品本身就是优秀的文化存在,只不过是我们在教学中普遍偏重于将其作为训练学生言语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范本”,它的文化教育价值被我们有意无意地淡化或忽略了。强调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要我们兼以审视民族文化的目光,敏锐地发现语言文字中的文化亮点,挖掘其文化元素,促成其文化还原,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汲取优秀文化营养。

1. 在文字形体中挖掘。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目前世界流行的文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表音文字,一种是表意文字。表音文字以字母缀合而成,能大致直觉其读音,字母有限,生成的文字可以无限;表意文字用笔画结构而成,从它们单个笔画的形状或多个笔画的关系可以揣知其意义,笔画有限,生成的文字亦可无限。汉字是世界上最为完善、最讲美感的表意文字,不仅具有所有表意文字的特点,更有自身丰厚的“文化气质”,它不仅以其形体面貌形象地表达着意义,关联着事物,承载着前人造字的智慧,还以书写规范生动体现着炎黄子孙待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和美好愿望――可以说,几乎每个文字都展现着一道风景,每个文字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换言之,汉字有深厚的根基与底蕴,寄寓着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某种价值诉求和品格坚守,语文教学应该从文字中发现这些价值,知晓这些品格,用以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 在言语内涵中挖掘。言语,是指由文字按照一定规则连缀起来,用以陈述某种事物、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的文本,亦指这种陈述和表达过程,这种陈述和表达包括口语与书面两种方式。不管何种陈述和表达,都是以语词――亦即词汇(包括实词与虚词)作为基本材料“堆垒”出来的,而这种“堆垒”不外依凭语词的两种特性去实施,一是语词的意义内涵特性,二是语词的语法功能特性。词汇学表明:语词在其付诸生活运用过程中,其意义内涵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交际的需要发生扩大、缩小、转移等情况,因而同一语词往往有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多个义项;不但如此,语用学又表明:语词还会在当时当下语境中生成即时意义。由此显见,语词最初意义中沉淀着民族文化的基因,语义演变过程又凝结着民族的探索精神和言语智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加以挖掘的优秀文化内容。

3. 在历史事件中挖掘。广义的历史是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包含自然史与人类社会史两方面,可以是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它未必都与人类社会发生关联,哲学上称之为历史本体;狭义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史,亦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演变过程,由体现人类活动进程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构成,折射着当时人类的精神风貌,蕴含着所在时代的核心价值。作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的主体资源语文教科书在选文过程中,历史题材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叙述历史事件的文本在课本中占有一定数量。这类课文,不只是落实训练学生语言功底、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文本,还蕴含着社会意识、民族精神、人类文明创造等优秀文化元素,教学过程中,值得我们去细细揣摩,好好挖掘,以免历史题材的课文在教学中失落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

4. 在人物事迹中挖掘。人物事迹类课文与历史事件类课文均需叙述事情,但前者不必像后者那样“牵涉”时代背景,并通常只以概括方式和客观态度呈现事情;前者通常须以描述方式,注入鲜明的情感色彩,凸显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呈现事情,其主旨在于通过作者情感、作品情节与文本主人公的情愫、情操等的有机融合,构造出一种包含某种高尚品格、某种重要价值观、某种深层次精神追求的艺术形象,借以感召读者、激发读者、让读者产生感佩之情、钦敬之意和仿效之心。这类课文叙述的人物事迹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品格、价值理想、精神追求,有许多渊源于民族传统,个性化地体现着民族精神,有着烛照丹青、济助人类精神升华的普世价值。语文教学中要有效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就应杜绝对人物事迹就事论事的浅表理解,而应借助人物事迹深度挖掘其典型的优秀文化因子。

5. 在人文景观中挖掘。人文景观,基本可作“文化景观”解,是指每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日积月累而创造、设计、完善、提升而形成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致、遗迹、习俗等,包括文物古迹、宗教胜地、民族风情、古典建筑等空间实体以及历史名人、服饰风格、饮食特色、节庆活动习惯等活动产品。人文景观中除了大量可视化事物之外,其间还蕴含着关于文化起源、传播和发展等许多看不见的但又非常有价值的东西。这类课文在语文教科书中所占数量相当不少,诸如《春联》《莫高窟》《秦兵马俑》《安塞腰鼓》等均在其列,它们通过语言文字呈现了特定地域的历史遗迹、文物遗存、民间风俗、活动仪式等,蕴含并传递着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形成的历史记忆、生存理念、生活状态、审美趣味、价值追求等丰富的文化内容,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就应该透过文本,挖掘这些文化内容。

二、灵心铸“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的运用

与语文学科本身一样,文化内容中有相当多的知识元素与技能技艺元素;也与语文教学一样,文化教育很多时候需要采用讲授和训练的方式方法;然而,更与语文教学一样,文化教育如果一味采用讲授方法异化为强制灌输或一味采用训练方法异化为机械操练,那么文化教育将与“文化”的本性相悖,难以成为涵养人性的“养分”,却会变成伤害人性的压力。文化教育应该遵循熏染、陶冶原则,最宜运用渗透方法,促使感悟濡化。

1. 在意义阐释中渗透。语文教学的首道工序便是感知文字,理解词义,以便梳文通句,进入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深度解读。感知文字,须认读字音、分析字形;理解词义,须基于原初意义,知晓基本意义,领悟语境意义。帮助学生进行文字感知、词义理解,如果总是直接讲析,给出标准答案或权威说法,便毫无情趣,学生听了也是“沙滩写字”,一经风吹,便了无痕迹。不妨运用猜谜语、引典故、说起源等生动形象的方法,在这谜语、典故、起源等素材中,很自然地渗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分。比如:指导“林”字的书写技巧时,有位教师讲了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人在空地上种了棵树‘木’,这棵树‘木’舒枝展叶,非常自由。不久,有人紧挨着它又种了棵树‘木’,它也长得很茂盛,结果两棵树的枝杈纠缠在一起打起架来了(出示两‘木’撇捺交叉的‘林’),你们看,这样行吗?(学生回答‘不行’)是啊,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两棵树‘木’应该怎样友好相处才能成为茂密的树林呢?”由此进入“避让”与“穿插”的技巧指导。这样,在教字与育人的融合中,巧妙传递了中华“文化精神”。

2. 在情境呈现中渗透。一个语言生动、表述形象的文本,对于有着大量见识与丰富阅历的成人来说,是“直观”的,是会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的;但对于尚处童稚年龄尚缺见闻经历的学生而言,往往是“空洞”的,“抽象”的。我们的语文教师常常借助直观媒体,呈现课文语言文字所指涉的事物、所描写的场景,正是为了填补其“空洞”,具象其“抽象”,从而促使真切认识有关事物和情境,深刻感悟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沿而用之,教学包含着丰富的“优秀文化”意蕴的课文,更需要运用这种方法。比如《颐和园》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多数学生未曾亲临其处,即便到过亦可能是走马观花,记忆模糊,教学该文不妨从现有视频资源中撷取重要片段让学生观看,借助其中移动镜、固定镜、远镜头、近镜头、特写镜头等,让学生在色彩鲜艳景象优美的动态画面欣赏中,伴随强烈的感官愉悦和情绪惬意,体会颐和园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绝妙,景致之丰富,制作之精美,借助此番感受,不仅理解“蜿蜒”“旖旎”“精品”“精粹”等涵义不再费事,体会中华民族无的穷创造智慧和伟大的艺术力量也将水到渠成。

3. 在背景拓展中渗透。常读长篇小说的人,或许都知道它常不惜笔墨描写自然景物或社会环境,这样将人物或事件放在环境中展开,使之与当时当下当地当境形成情感关联、逻辑关系,阅读时可借此进行点面映衬,深刻地认识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因受篇幅之限和学习语言文字主旨之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均以短小精悍为要,其中写人叙事类文章,绝无可能大肆铺陈环境、展示背景。基于此情,为求深刻认识人物、深入领会事理之效,教学时适时适度引进相关背景素材,不失为一种教学良策。写人叙事课文中反映历史文化题材的课文,更有必要运用这种背景拓展策略,以便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比如《虎门销烟》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所写事件发生于清朝末年,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中的英国,力图通过鸦片倾销计划,对我国进行财富的攫取和政治的控制;清王朝处在没落之中,朝廷里“和英”与“反英”两种意见争执激烈。教学本文,如果以适量时间展开这样的历史背景,其意义就远非在于能加深认识林则徐其人,更在于能真切感受中华民族面对外敌时不堪忍辱的民族尊严和英勇无畏的抗敌精神。

4. 在言语渲染中渗透。文化,由语言来承载,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文化。学习语言,就是感受和汲取文化;母语教学,就是广泛意义上的民族文化教育。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典范文本传承包括言语在内的优秀文化,还应发挥教学语言的特有作用,在教学有着特定文化内容的课文时,不能满足于直接诠释、解读、描述或印证文化内容,还应精心设计点评语言,并将语调、情绪、气势与之融为一体,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王崧舟教学《长城》 (人教版四年级上),在品读、体验、观赏等基础上,趁热打铁赞叹道:同学们,这就是万里长城;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万里长城;这就是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施工艰难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历史悠久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万里长城;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永不低头、永不流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万里长城……就是这样一段激情飞扬的赞叹,博得了学生与在场听课者热烈且经久的掌声,不言而喻是让人充分感受到了长城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

5. 在现实体验中渗透。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筛选过滤与汰劣存优,精髓被保留并吸取,糟粕被剔除并舍弃,从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便在这样的传承过程中日益丰富,日益深厚。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其内容和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因而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承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载录于典籍文献之中,通过言传口授来实现;有的物化于器物、景观之中,通过造型寓意及观览会意来实现;有的体现于礼俗、节仪之中,通过人的周期性和规则化活动来实现。可以看出,前述几种情形中,第三种与前两种明显不同:前两种情形中,个体的人是作为文化受体出现于文化传承过程中的;第三种情形中,个体的人则既作为文化受体,又作为文化主体出现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他们的当下活动本身就是文化“实体”,就是传承与创造兼容的活动。语文教材中有类似的内容,《春联》 (苏教版四年级上)就是一例,教学该文就应在传授有关春联的习俗、知识的同时,辅之以赏春联、写春联、送春联、贴春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春联“花苑”中、在参与的春联系列活动中,切身感受这样一种美好的中华习俗。

上一篇:基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型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风险警示:龙宇燃油、电光科技、联名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