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28 08:06:26

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策分析

摘 要: 离岸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的贸易方式(商务运作模式),它不仅深化了国际分工和合作,优化了世界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同时,也促进了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把吸引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发展外包产业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本文对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我国离岸外包的对策。

关键词: 离岸外包 发展趋势 对策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发包商)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业务,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承接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以达到降低服务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的目的。

服务外包按业务领域分类,主要有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三种;按承接境内外地域分类,可以分为在岸外包和离岸外包。本文探讨的是离岸服务外包。

一、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一)外包的规模将不断扩大

离岸服务外包作为继制造业全球产业转移之后的推动全球产业革命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具有不可逆转的趋势。一方面,外包的金额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外包的职位也会越来越多。

(二)全球服务外包的国家将日益复杂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甚至个人加入到发包方的行列中去。服务离岸外包将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大公司,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公司加入到发包方的行列。同时,发展中国家为了增加就业,加速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服务接包方中来。

(三)承接服务外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就目前发包市场看,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包方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而接包方分布于世界五大洲,接包方之间竞争激烈。而从发展趋势看,外包客户不再将业务流程一揽子托管给某个单一的供应商,而是有选择地将它们分别外包给特定的承包商,从前由几个外包服务提供商垄断市场的局面已开始动摇,更多的中小型外包供应商将走上舞台,将导致外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四)高附加值高科技服务外包所占比重将日益提高

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服务外包所需的技术知识水平提高,许多跨国公司不仅将数据输入、文件管理等低端的服务外包,而且还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分析、研究开发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业务外包出去。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知识、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包方对外包服务的科技含量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基础设施和社会法律环境的改善,接包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这样,发达国家原本在国内完成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服务将会发包到有能力接包的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去完成。从而将导致高科技、高附加值服务外包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二、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对策

(一)加快人才培养

服务外包业是属于劳动与知识密集型行业,服务外包的运作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相关人才,近年来,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几百万,但人才结构不合理,外语熟练并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缺乏。因此,发展离岸服务外包需要解决高端复合型人才短缺的问题。

1.高校的外语教学应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贴近实际应用,外语教学应具有从事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结合工作场景和流程的外语教学内容,将外语的听、说、读、写、译、词汇都定制到从事服务外包业务场景和流程的需要。改善教学方法,提倡教与学的互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支持建立校企结合的服务外包人才综合训练基地和实验基地,将大学生的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符合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应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大力引进国内外现代服务外包方面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二)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发包方在选择外包提供商时,他们往往关心的是承接方在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法律法规是否完备和信息安全是发包方选择承接方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承接方能否接包的关键。我国的法律体系虽然已近于完善,但许多地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还比较弱,市场整顿和监管往往不到位,纠纷处理机制不规范,一些地方软件盗版率仍然居高不下,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新技术研发环节向我国的转移,因此,要发展我国的离岸外包业,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1.企业应加强对职工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教育,使职工受到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良好培训,提高职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自觉保护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或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2.国家应进一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使得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有法可依,也使得对外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的国家形象。

3.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盗版、泄密等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引导企业、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国际通行的信息保密规则,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

(三)创建中国服务外包品牌

立足于我国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外包品牌是增强我国服务外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缺乏品牌企业,我们缺乏从欧美发包商手中接一手单的能力,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因此,要发展我国的国际服务外包,必须创建中国服务外包品牌:

1.全面推进我国企业 CMMI 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鼓励更多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认证、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认证、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认证等国际认证,提高服务外包产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形象。

2. 财政资金应支持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各种会议、国外广告、会展等场合宣传活动,在国际上针对中国的独特优势开展品牌建设活动,加大海外宣传力度,打造中国服务外包品牌。提升产品整体形象,消除国际客户对中国服务能力的顾虑。

3.加强联合,提升行业整合度。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弱,市场集中度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固定的客户群,国际市场竞争力弱,难以承接复杂的外包服务项目,也影响中国外包企业的整体形象。要改变这种情况,对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提供商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强强联合,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整合彼此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以点带面,继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四)进一步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的支持

1.应适当降低服务外包企业的离岸认定标准

按照目前的服务外包企业的认定标准,企业一方面要满足高技术企业的要求,同时还要达到50%的离岸业务才能享受优惠政策。按照此认定标准,现在全国大多数企业达不到要求。许多服务外包企业虽然具备高技术的要求,但离岸业务标准都达不到要求,即便有一定的规模也享受不到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应适当下调离岸标准,从服务外包企业的实际出发制定促进政策。

2.放宽服务外包产业优惠政策适用范围

目前服务外包产业政策适用范围为示范城市,不是示范城市,就享受不到优惠政策。现在全国越来越多的省市具备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条件和能力,但由于不是示范城市,所以享受不到优惠政策,这将不利于全国服务外包产业全面更好地发展,应将服务外包产业政策的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扩展至非示范城市。

3.加大人才培训、服务平台等方面的财政投入

目前我国服务外包的人才培训主要靠培训机构完成,国家对培训机构的补贴政策是每个学生补贴500元,学生学费负担仍然较重,培训机构资金短缺的问题比较严重。因此,政府应加大服务外包人才的财政投入。此外,我国服务外包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由于融资难、缺乏接包信息渠道等问题,也影响到服务外包的更好发展,应加大这些方面平台建设的财政投入。

(五)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目前,我国的离岸外包主要来自日本、北美和西欧国家,而这些发包市场接包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要进一步扩大我国的离岸服务外包,目前,除继续巩固扩大传统的主要发包方市场外,还要积极开拓新兴服务市场,如新加坡、南非、巴西等新兴市场,利用我们人力成本比印度低和积累起来的技术优势,抢占市场先机,逐步构建多元化的服务外包市场。

总之,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无论对发包方,还是承接方都是有利的,这就决定了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的不断深入,离岸服务外包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我们只有抓住机遇并采取积极的对策,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提高我国国际服务外包的档次和水平,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莉.服务外包:金融危机下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J]特区经济,2009(5).

[2]陈清萍,曹惠平.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与制造外包的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

[3]杨国川.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的发展途径[J],国际经贸探索,2010(11).

[4]张文文,刘菲,倪可心.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其SWOT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22).

上一篇:京冀两地经济差距及其因素分析 下一篇:现阶段中国主题饭店发展的难点剖析及创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