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炫耀到暴利产业 病毒的利益链

时间:2022-09-28 06:44:30

从技术炫耀到暴利产业 病毒的利益链

两个月内,“熊猫烧香”病毒编制者李俊为自己创利1 5万元,他背后的若干个利益链条分享者更能买车买别墅,“这是个比房地产来钱还快的暴利产业”。

“床前明月光,熊猫在烧香。专杀杀不尽,两眼泪汪汪。”

一个有解构癖的25岁青年李俊在2006年年底成为互联网上的头号灾难制造者。两个月里,他所编制的“熊猫烧香”病毒,不仅让个人用户陷入群体瘫痪,连企业和网吧也无一幸免,损失惨重。一家帆船制造公司被出其不意地“烧”走了200万元的订单,有走投无路的愤怒网民发帖悬红10万美金追查幕后黑手。“熊猫烧香病毒编制者有极强的利益驱动。”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副主任张健说。2006年显然是中国的电脑病毒制造者们集体“向上”的一年,他们编写的程序正在从单纯的技术炫耀跃升为经济行为,在全年被截获的23万种新病毒中,其中9成以上带有明显的利益特征,纷纷以窃取个人资料、各种账号密码为行动目的。1月31日,瑞星公司在《200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电脑病毒疫情&互联网安全报告》中将“熊猫烧香”列为“毒王”。

2月3日晚上7点,这个从“武汉男孩”、“Dave”、“师傅”、“小俊”等ID显影为李俊的“毒王”终于在武汉一个出租屋内被抓获。这起案件成为中国破获的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的大案,即便把这个历史性的标志忽略不计,病毒背后的利益链条也意味着,电脑病毒以推进技术前进为目的的亚文化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只有经济才是硬通货。

李俊只是病毒灰色利益链的发端,利益链每一环都有不同的牟利方式。李俊通过最简单的QQ群,以500―1000元/套的价格出售了20套病毒。他的同学雷磊在1月24目帮他卖掉了2000台“肉机”(被制毒者控制的电脑),在被捕前,两人已经赚得15万元。

厨师出身的王磊是“熊猫烧香”病毒的主要购买和传播者,不出一个月,他用卖病毒赚的钱买下一辆吉普车,被捕时,他感慨“这是个比房地产来钱还快的暴利产业!”他们的牟利主要靠:一、“卖流量”,中毒的电脑只要上网,便会被牵引到“指定网址”,从而产生“点击率”冲国反流氓软件联盟发起人董海平在接受《新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一些获得风险投资的网站运营者为了完成点击率任务,往往会乐于此道,“因为没有人会在乎你的网站流量是怎么来的”。他介绍说,病毒产业者的另一个利益来源通常靠“卖信”获得,被病毒盗取的个人资料称为“信”。而根据目前的情况看,“熊猫烧香”案中的“信”绝大部分是网民的聊天、游戏工具的账号与密码,以及各种游戏装备。

在用户资料到手后,实际的销售工作需要有人跟进,各色“洗信人”随即应运而生,他们通过网上交易平台将“信”出售后获取现金。这部分人并不需要专业技术,他们的工作大多是在网上聊天,伺机寻找买家。董海平介绍说,目前在海南省儋州市、浙江省丽水市等地,已出现成群结伙的“洗信人”,有的团伙达50多人,有的不仅盗卖游戏装备,还通过虚假广告等手段直接诈骗钱财。深圳市南山区公安分局在去年底破获的全国最大规模互联网Q币盗窃案中发现,一个盗号集团在一年时间里共盗取QQ号和游戏账号、装备300多万套,最多一天盗号30多万个,通过淘宝网出售获利达70多万元。

“流氓软件也具有熊猫烧香的部分特征,同样存在利益链条!据我所知,北京一个小区就聚集了20多家小型网络公司专门开发流氓软件。”流氓软件屡诉屡败的董海平说,这些被利益链条拴在一起的各色人等已经分别形成各自的势力,“并且游走在合法不合法之间的灰色地带”,这是相关部门为什么难以对此进行强制管束,并且屡查不止的原因。

上一篇: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人才大战 联想淘空戴尔... 下一篇:意大利的2006,西班牙的2007 文化年的商业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