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过分淡化金牌到另一极端

时间:2022-09-28 06:04:19

你要问我对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印象,我会说傅园慧的“洪荒之力”和秦凯的赛场求婚。这两件与金牌无关的事情,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傅园慧瞬间成为网红,秦凯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一种开放、包容的新风尚。

这两件事走红,也如奥运前许多人预测的那样,在北京奥运会当过世界老大,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老二的中国体育,眼里不能只有金牌了。其实更贴切地讲,是民众对于金牌不那么看重了,他们能坦然接受运动员丢失金牌,不会像过去全是嘲讽、谩骂,让运动员奔走在英雄和狗熊非此即彼的二维世界中。大家眼里,金牌不再是一切,奥运会毕竟是全球最精英选手的比赛,只要中国运动员发挥出了水平,没夺金牌、奖牌,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多了这份理解和安慰,中国运动员的形象开始多元化,他们的人性、个性,在这个宽容的空间中绽放出迷人的风采,所以在里约大家才能看到傅园慧“妙语连珠”和秦凯“抱得美人归”。

这样就很好,也让世界知道中国运动员不是“金牌机器”,他们感情丰富,他们自信、阳光,他们能充分享受运动之外生活的乐趣。但如果这就是中国体育在里约的主旋律,那就主次不分了。相信很多体育迷都看了中国女排与东道主巴西队跌宕起伏的大战了,那种从一开场的绝望、失落,到追平比分的庆幸、开心,再到领先后的激动、呐喊,转至被追平后的不甘、遗憾,最终到决胜局淘汰对手后的惊喜、感动,这才是体育最迷人的地方。正因为中国代表团在里约的表现有点平淡了,此前还没有过像女排这场比赛般的“惊天地泣鬼神”,大家的视野才都在场外找热点、找话题。

作为观众,我们可以宽容金牌旁落,但不要忘了,对所有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来说,夺金牌是他们的最大追求和工作。唯金牌论不科学,可金牌的荣耀值得世界上每一位参赛选手竭尽全力去争取,这样一个过程,是奥运会最大的魅力。无论中国代表团还是其他国家、地区代表团选拔参赛选手时,无一例外的是谁成绩好、谁更有夺金优势就让谁上。奥运奖牌榜就在那里,金银铜牌就摆在那里,大家就是要分出个高下。冠军不应当是唯一的追求,却绝对是最大的赢家。

我们必须承认,金牌不是一切,这不是有实力、有机会夺取冠军而没有如愿者的托辞。中国体育许多优势项目在里约惨遭滑铁卢,我们不应当无所谓。我们是来争取国家荣誉的,是想着稳居世界老二的位置上,给美国以压力的,现实是除了乒乓球、跳水和举重这几个传统强项外,其他项目大面积失常,美国没追上,反被英国给超了。这次的兵败,甚至可以跟28年前的汉城奥运会相提并论。现在可以说,许多运动队在里约奥运周期备战工作中出了严重问题,需要有官员、教练为此负责,而不是一句“金牌对我们无所谓了”,就轻描淡写地糊弄过去。像中国体操,一块金牌都没有,我倒没觉得有什么,但看到女选手商春松六年了没时间回家,这种为了金牌不惜一切代价的做法,现在看来,有用么?这种做法是我们要摒弃的,而非为了金牌的刻苦训练和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那种风光。

摘编自2016年8月18日《晶报》

上一篇: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 下一篇:基于MT8312的考场监控及身份认证识别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