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上如何加强“说”的训练

时间:2022-09-28 03:47:17

在数学课上如何加强“说”的训练

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说理又是“用数学”的一个重要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有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意识,那么如何将这种意识落实在课堂上呢?

一、训练“说”的必要性

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通过“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计划地对学生加强说话训练好处很多,主要归纳为以下四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有利于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

由于年龄特点,数学概念 、性质、法则的学习是难点,在平时检测中错误率较高。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教具、电教演示或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含义,还要让学生多读多讲,理解其意。

3.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需要准确无误,并且逻辑性强,有时需当机立断的敏捷性,所以数学教师要根据教材有计划地严格训练学生说话,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4.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创造好方法,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如何训练“说”

1.注重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有些学生,每当老师提问时,总是担心自己说错了会受到老师的指责和其他同学的嘲笑而不敢说,所以,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不敢说的心理障碍是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说理的第一步。在教学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以带有侮辱性、刺激性、嘲讽性等词语来评价学生,这样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达的积极性,妨碍学生智力继续、全面的发展。所以即便是很简单或是刚讲过的问题,当学生没有回答上来时,我们还是应该婉转提醒。同时还要防止有些学生彼此之间的嘲笑现象,使学生明白到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是难免有错的。因此,在指名发言时,常用鼓励性语言如“慢慢说,不要急”,“错了,没关系,看看别人说的和你说的有什么不同”,这样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亲切,会消除学生“羞怯”的心理,当学生说对了就应该及时表扬如:“某某同学说的很好很精彩”,“某某同学很有勇气”等等,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肯定,让学生能自信、主动地回答问题。

2.切忌包办代替

在课堂上,不少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是教学评价中只要求答案结果正确就行,对学生的书写、说理或其他语言叙述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忽视了对学生的说理能力的培养。例如,当学生回答到一半时,老师为了赶课堂进度和时间,马上就会挥挥手示意学生“哦,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已经说出关键了……”,或者是发现学生说错了就赶紧说:“行了,行了,别说了,坐下吧”。由于害怕学生说得不到位或者意思表达得不清楚会导致其他学生听不明白,教师自己帮学生完成说理部分,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学生说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彻底剥夺了学生展示、表达数学的权利和机会,违背了新课程本来想体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实,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学习性数学语言,有时候同学之间比师生之间更容易沟通,所以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使之能清楚表达解题思路是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做到的。

3.教师的示范作用

学生在最初开始说理时往往会模仿老师的语言、老师的思维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碰到说理问题时或是在引导学生说理时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激励性和启发性,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连贯性,在训练学生说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要求学生回答时不能摸棱两可,以免别人听起来模糊不清,当学生说得不流利或是不完整时,应该加以补充,然后让学生再复述一遍,有必要的时候还应该辅之以规范清晰的板书,学生会受益非浅。

当然,我们在培养学生进行说理的同时,也要经常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工作,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表达的偏差与不足,是否和老师的问题指向性有关,等等。

上一篇:城市燃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实... 下一篇:江苏省扬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