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涉外企业监测情况看人民币升值政策效应

时间:2022-09-28 03:45:04

从涉外企业监测情况看人民币升值政策效应

摘要:受世界经济金融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民币不断升值,这对进出口企业带来诸多影响,形成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全面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发利用多种汇率避险工具,引导企业合理规避风险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涉外企业;人民币升值;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3-0054-03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我国经济受国际环境影响越来越大。为适应经济金融发展的要求,近两年来,人民币升值速度不断加快。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从人行巴彦淖尔市中心支行监测的进出口企业情况来看,人民币升值政策实施效应逐渐显现,涉外企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一、涉外企业发展趋势

人民币升值以来,进出口企业的出口业务受到严重冲击。从2008年4季度进出口企业监测情况看,所监测的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民币升值政策实施效应。

(一)企业出口、盈亏、员工就业状况

问卷调查显示: 本季5户被监测企业的出口额、企业出口订单下降的占80%。企业出口产品价格基本不变。出口额1407万美元,同比减少1346万美元,下降48.89%。预计下季出口额、企业订单下降和不变占90%。企业与外商签订出口合同时的议价能力较弱。影响企业出口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

本季进出口企业盈利的占40%,盈亏基本平衡和亏损的各占30%,所监测的5户企业累计亏损166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增加391万元,增长30.62%。亏损的增加主要是受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等因素影响,出口减少、国内需求有限、CPI上升、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冲击。

员工就业人数逐渐减少。本季5户企业的职工人数1792人,比上年末减少5个百分点。影响企业就业人数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企业销售收入变化、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企业发展前景和根据企业订单多少而定。由于企业盈利下降,生产用工相应减少,同时工人工资降低,甚至长时间拖欠工资,工人转行从事其他职业,这些都是工人数量减少的直接影响因素。

(二)企业对汇率波动的预期及应对情况

企业对未来半年内人民币升值估计充足。预期未来6个月内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企业占80%,升值幅度大都在3―5%。由于企业对外汇结算方式及外汇避险措施了解不多,只有少数企业利用的简单的避险措施,未采取任何经济手段的仍然占60%。为了增加盈利空间,规避汇率风险,企业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品牌影响力或创立自主品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出口增加国内销量,通过谈判维护出口产品价格等。

(三)企业对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及对进一步改革的要求

1.企业对汇率改革的要求。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浮动,如出现升值较快情况时,央行应该进行干预;小幅度、逐步、有过渡时间地调整。

2.企业希望金融机构重点改进服务的方面。选择延长远期结售汇期限,增加外汇衍生产品,提供优质信息咨询及财务顾问服务,提供更多的外汇理财产品。

监测分析结论:形势的发展,迫使企业调整进出口结构,开始学会利用多种金融衍生产品规避汇率风险,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影响

(一)出口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

巴彦淖尔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外向型经济中占比较大,生产的羊绒制品、脱水蔬菜、蕃茄酱等产品附加值较低,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低廉的人力成本价格上,利润率不高,出口靠贴牌,加价空间不大。据调查,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羊绒及其制品出口成本增加一个百分点,利润减少8%,每吨蕃茄酱利润减少100元。如果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会进一步削弱已经很弱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出口企业尝试向国外客户提高价格,尽管做了大量的艰苦努力,而最终还是大量客户流失。特别是对已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的出口企业,履约困难,利润损失较大。

(二)外汇贷款增加,结汇意愿增强

自2007年以来人民币连续加息,仅2007年就六次加息,利率上调1.08个百分点。而美元不断降息,2007年12月12日,美联储将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从4.5%降到4.25%,一年期美元Li-bor也从4.4875%降到4.0188%(美元Libor 是国内美元贷款的参考利率),外汇贷款利率与人民币贷款利率出现倒挂,国内美元融资成本下降,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外汇贷款的需求。巴彦淖尔市2008年末外汇贷款比年初增长21.98%,比去年同期增长160.74%。2008年,巴彦淖尔市银行结汇13431万美元,占总收汇的98%,同比增长30%。企业结汇意愿的增强,对于外汇储备增长、控制流动性过剩等宏观政策实施带来重大压力。

(三)汇率升值,贸易融资上升

在人民币升值加速、美元减息形势下,延期付汇、进口:汇和预收货款等贸易融资方式受到企业青睐。这些贸易信贷方式不仅能够解决临时资金需要、降低融资成本,而且能减少汇率风险。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一些进出口企业,采取贸易融资方式进行融资情况不断增加。2008年,巴彦淖尔市累计进出口贸易融资额2059万美元,同比增长32%。在满足资金需求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四)调整进出口结构,促利润增长

随着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我市进出口企业开始调整进出口结构,以减少升值对利润下降带来的影响。2008年,巴彦淖尔市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4.8%,出口额同比下降22.8%。如:内蒙古绅禾集团有限公司为应对汇率升值影响,采取维持国内项目稳定经营、减少出口业务、增加进口业务的经营策略。今年该公司把重点放在从蒙古国进口原煤项目上,其业务量同比增长10%左右,加上汇率升值,该项业务利润增长在16%以上。

(五)本外币利差加大,规避汇率风险技术增强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美元逐渐贬值的背景下,美元对人民币的远期贴水,为企业提供了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如某企业办理进口业务时,不用现汇对外支付货款,而是将现汇结汇,以人民币作为质:向银行申请外汇贷款,满足境外支付需要,再续做远期售汇用于到期偿还贷款。企业利用本外币利差、远期汇差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情况逐渐增多。又如泰顺兴业(内蒙古)食品有限公司,2008年4至7月与中行协商分别签订了四个远期结汇合同,金额465万元,交纳3%的人民币保证金。交割时的远期结汇汇率高于央行调整后的汇率。从中避免汇率波动损失,取得风险控制效益达9.8万元人民币,成为巴彦淖尔市应用外币远期结售汇业务工具成功规避汇率风险的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

三、人民币升值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民币升值造成了出口价格的不确定性,签订新的出口订单难

一是面对结售汇市场认为人民币升值还未到位,进出口双方都在观望,尤其是下一年度的订单企业目前很难出价,使企业的出口接单变的更加困难。二是企业不熟悉金融规避汇率风险的工具,难于将避险成本核算到出口成本里,面对汇率的变动,大的订单根本不敢接。三是原材料及辅助材料价格上涨、运输仓储费用上涨,出口价格提价没有提升空间。

(二)企业对金融衍生产品在规避汇率风险中的作用缺少认识,多数企业没有使用过外汇保值工具

巴彦淖尔市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企业汇率风险意识较低,对金融避险工具缺乏了解,如:了解 “远期结汇”业务的企业,占进出口企业总户数的45%左右,了解“远期售汇”的占36%左右,“外汇期货”等金融理财产品基本不了解。在使用上,汇改前全市只有两家企业使用了远期结汇和远期售汇,而且金额都不大。汇改后,没有一家企业做外汇保值业务,其原因是金融衍生工具手续费高,而且汇率比现行汇率低。

(三)热钱的流入冲击国内金融市场

汇率升值的强烈预期,企业本能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增加外汇负债以规避汇兑风险,因而外债持有量增加。期限较长的延期付汇、预收货款等贸易信贷,利润延期汇出,都形成为热钱的转化来源。在经常项目可兑换情况下,利润汇出不受外汇管理约束,一旦经济形势发生逆转,热钱集中购汇汇出,将严重冲击国家经济,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四)社会就业压力有可能加大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虽然85%的企业认为其就业水平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但仍有15%的企业选择会采取减员的措施。目前很多企业存在利润率偏低,甚至亏损。如果汇率水平继续上升,企业经营,尤其是出口企业将更加困难。企业只有通过大量减员来降低成本,使得本就不乐观的社会就业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

四、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少企业负面影响的策略选择

(一)加强汇率政策和出口退税等政策的协调配合

随着出口退税调整、节能减排等政策冲击效应的逐步显现,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次贷危机等不稳定因素也会对出口造成不得影响,进出口企业经营压力将不断增大。政策调控重点应放在关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受能力,避免企业转型市场退出形成的就业压力。加强汇率政策和出口退税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掌握力度,避免造成大的冲击。

(二)全面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一是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结构,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出口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走高附加值和自主创新品牌之路。二是引导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加大对外资源开发利用,走出去投资设厂,参与国际资源开发合作与竞争,努力做到国际资源为我所用,以缓解国内资源压力,增加资本输出;同时进口急需的资源,用于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型产品生产,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要。

(三)运用市场机制缓解由外汇储备增加所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量增加问题

通过将中央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债务证券化回笼一部分发行在外的货币,将央行现有外汇储备部分证券化,对冲外汇储备增加给货币政策造成的压力。改变资本流出流入的管理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抑制一些不必要的资本流入,缓解汇率升值压力。

(四)开发利用多种汇率避险工具,引导企业合理规避风险

金融机构应拓展外汇避险工具,引导企业利用外汇期货、外汇期权、货币互换等各种金融手段规避汇率风险,放开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准入条件;进一步发展国内资源的期货、期权交易市场,加强金融产品的宣传,增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金融部门要积极为企业培养汇率避险方面的人才,使企业在发生汇率波动时有效规避风险,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上一篇:整合资源 优化布局 聚集发展 下一篇:天津市金融运行整体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