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那么多补血食物咋还贫血?

时间:2022-09-28 03:25:59

吃那么多补血食物咋还贫血?

专家支持/杜冬梅

小宝妈:去年体检时知道小宝有一点贫血后,就很注意给她吃补血的食物,本以为这一年多吃补血食物可以补充回来,没想到现在小宝还是贫血,且比之前还严重了。我在微信群里问了其他妈妈,她们也不知道问题所在,表示平时也没给孩子补充特殊食物,可我的小宝多吃补血食物怎么还贫血呢?我可以给她用营养补充剂吗?

多种元素缺乏造成贫血

我国人群营养素普遍缺乏,营养性贫血、缺钙等最为常见。国家高级营养师杜冬梅说:引起营养性贫血的原因很多,如营养素摄入不足、膳食搭配不合理、饮食不当及失血过多等。贫血的发生与很多元素缺乏有关。如缺乏维生素B2(核黄素)可引起血红蛋白形成的减少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如缺乏维生素B6(吡哆素)即使摄入大量的铁元素也仍可导致人体贫血;缺乏维生素B12(钴胺素)出现溶血性贫血;缺乏叶酸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缺乏锌元素将引起锌酸活力减退而产生贫血;缺乏铜元素也会导致贫血。

什么食物可补充这些元素呢?杜冬梅说: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猪肉、鸡蛋、牛奶、豆类及如油菜、菠菜、黄瓜等绿叶蔬菜,小麦粉、大米;维生素B6含量最高的为白色肉类(如鸡肉和鱼肉)。全谷物食物如燕麦、糙米、麦芽等,豆类如豌豆、大豆等,坚果类如花生、胡桃等也富含B6;维生素B12只有肉类食物中才含有,如动物内脏、鱼、禽、贝壳类及蛋类。植物性食品中基本不含维生素B12;富含叶酸的食物:绿色蔬菜,如菠菜、西红柿、胡萝卜、花椰菜、油菜、小白菜、扁豆、蘑菇等。另外,大部分的新鲜水果都含叶酸;富含锌的食物,如畜禽肉、蛋类、海产品及奶酪、燕麦等。尤其是牡蛎,含锌量最高;富含铜的食物是动物肝、肉类(尤其是家禽)、水果、硬壳果、马铃薯、贝类、可可等。

吸收率低可能让你“白补”

小宝妈的疑问可能也是很多人的疑问,为啥用大量食物来补,但是还会缺乏呢?食物补充不了所缺元素吗?杜冬梅说: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入不敷出。机体每日补充的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第二,吸收率低。以补铁、钙为例,关键是吸收,否则补得再多也是白搭。影响铁吸收的因素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植酸盐、草酸盐,富含植酸食物有:豆类、全麦粉、玉米、小米、大米、麸皮、高粱米面、沙拉和甜食等。富含草酸的食物:豆类中大豆、毛豆,菠菜、甜菜、青椒、香菜、竹笋、青蒜、芹菜、甘蓝菜科的蔬菜,葡萄、草莓等水果,酒精、咖啡因,、无花果干、花生、核果等;体内缺乏胃酸或服用抗酸药可影响铁吸收;铁的吸收与体内铁的需要量和贮存量有关,一般贮存量多时其吸收率低,反之,贮存量低或需要量增加时则吸收率增高。

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粮食、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草酸、植酸、磷酸,具体地讲,菠菜、苋菜、竹笋等蔬菜含草酸较多。这些物质与钙结合,成为难以吸收的钙盐(草酸钙、植酸钙),干扰钙的吸收;膳食纤维中的糖醛酸残基可与钙结合,影响钙的吸收;一些碱性药物,如苏打、黄连素、四环素等也影响钙的吸收。

【TIPS】:

这些食物含铁钙丰富

【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肾、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红腐乳、芹菜、大枣、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

【含钙丰富的食物】:乳类与乳制品: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豆类与豆制品: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乳等。海产品如:鲫鱼、鲤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肉类与禽蛋如: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等。蔬菜类如: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雪里蕻、黑木耳、蘑菇等。水果与干果类如: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橘饼、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桑椹干、花生、莲子等。

怎样才能更好的吸收营养

怎样才能更好的从食物中吸收营养?杜冬梅说:让食物在体内最大限度且有效的消化吸收是非常关键的。注意几点:1.改变蛋白质的来源,从多种来源获取蛋白质,能避免蛋白质摄入不足及促进蛋白质被充分利用。蛋白质分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鸡蛋、牛奶、瘦肉、鱼肉、豆腐都是高蛋白且都是优质蛋白,豆类蛋白质高达40%。海参中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它是总量有优势,质量比牛奶鸡蛋弱,正常健康人群补充蛋白质用鸡蛋清比海参好。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包括:奶制品;畜肉;禽肉;蛋类;鱼、虾、蟹;还有大豆类,其中黄豆营养价值最高,此外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干果类的蛋白质含量均较高。2.在饮食习惯方面应做到少吃多餐、细嚼慢咽、按时进食、避免午夜进食、烹调时避免食物中的营养素流失,吃天然的食物,尽量避免处理过的和精致的食物,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TIPS】:

如何科学补充蛋白质

首先,要保证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蛋白质食物。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60g~80g蛋白质,基本上已能满足需要。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一杯奶,一两豆腐和一两肉。其次,各种食物合理搭配能有效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每天食用的蛋白质最好有三分之一来自动物蛋白质,三分之二来源于植物蛋白质,混合食用食品,其中的氨基酸相互补充,例如谷类蛋白质含赖氨酸较少,而含蛋氨酸较多,豆类蛋白质含赖氨酸较多,而含蛋氨酸较少,这两类蛋白质混合食用时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充,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大为提高。另外、食用蛋白质要以供应足够热量为前提,如果热量供应不足,肌体将消耗食物中的蛋白质来提供能量,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时提供的热量是18kJ,与葡萄糖相当,用蛋白质作提供能量是一种浪费,是大材小用。

可以使用膳食补充剂

小宝妈在来信中还提出了一个能否利用补充剂来给小宝补血的问题,但她和其他妈妈一样,对营养补充剂还是有一定的惧怕,对此杜冬梅说:理论上,设计精确的平衡膳食可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日常需求,但由于营养素在食物储存、加工、制备(尤其是烹调)过程中的大量损失,因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例如煮饭过程可使维生素B1损失77%,而维生素C因烹调温度、时间及方式的不同,损失量可达40%~100%。部分营养素还能发挥对部分慢性疾病的预防效果,单纯通过膳食手段往往无法实现,此时需依靠膳食补充剂的辅助。在推荐剂量下使用膳食补充剂是安全的,但注意不要超剂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上一篇:传统百货做电商 放弃PC直接做移动 下一篇:历史课堂需踏踏实实研究怎样上出“历史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