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风浩荡 源远流长

时间:2022-09-28 02:07:02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据考证,凉山彝族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是我国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最丰富的民族之一――

松风水月,空明九霄。诗意凉山,是大地的恩赐。且看苍莽雄奇的螺髻山、神秘温情的泸沽湖,还有那灿烂绵长的阳光,都使得凉山穿透时空的风烟,携带千年的风雨,把岁月变迁、人文兴达的历史底蕴深深融会在这奇俊秀美的自然风貌之中。彝家节日、傈僳族红裙、女儿国的爱情、藏乡的神韵,每一个独特的生活场景,都能让你感受到美,感受到凉山各族人民生活的充实、幸福和安宁。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在此共同交融,孕育了风情万千的民风民俗。个性独特的人文精神滋养着这方山水、这方人,并传承着历史,演绎着今天,延续着未来。

两千多年前,有两条鲜为人知的著名古道经过凉山:一条是“南方丝绸之路”,一条是“茶马古道”。这两条古道不仅是中央王朝治政用兵的官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重要的通道,并由此形成了我国西南的民族大走廊。社会学、民族学大家费孝通先生称之为古代“藏彝民族走廊”。古道的贸易繁荣,促进了川、滇、藏地区汉、藏、彝等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

今天在凉山世居的10多个民族的先民,就是通过这两条民族大走廊,在这里迁徙、繁衍、交往,共同开拓和保卫祖国的西南边疆。各民族文化共生共荣,为我们保留下一条特殊的历史文化沉积带,其中有些原生态文化,如彝族毕摩文化、摩梭人母系社会形态的婚俗等,至今都还“活”着,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凉山彝族自称“诺苏”,人口近200万。在彝族山寨,在彝族聚居的腹心地带,仍然延传着固有的生活方式。彝族的传统文化仍然保留着古朴、独特的原生面貌,传统依然是山地彝人所恪守和珍视的价值理念。

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毕摩”是彝语音译,“毕”意为“念”、“诵”或“读”,有“举行祭祀时作法祝赞诵经”之意,亦代指宗教仪式活动;“摩”意为“长者”、“老师”,是长老的尊称,毕摩即“掌天命神权的长老师人”或“吟诗诵经之长者”。彝族民众从古到今都认为毕摩是“智者”,是“知识最丰富的人”,他们识古彝文,掌握和通晓彝文典籍,是彝族民间各种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和组织者,又是彝族宗教和信仰的代表人物。毕摩“身系一族之本位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毕摩文化”是由毕摩们所创造和传承,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以信仰与仪式为核心,集成彝族古代的语言、文字、哲学、历史、谱牒、地理、天文、历法、民俗、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农学、技艺等丰富内容的一种特殊民族文化,它是一种通过彝族“本土知识分子群体”和祭司毕摩世代传承下来的族群文化传统,因而被彝族人民视为历史的“根谱”和文化瑰宝。

因此,毕摩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彝族文明史中生长出来的一棵婆娑之树,凝聚了彝族民众特有的认识与特别的情感,为彝民族的民族认同、情感联结、文化传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许多彝学研究者都认为,不了解毕摩及其文化传承就谈不上理解彝族的文化遗产。

新闻背景

推进四川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以“拥抱山水阳光,领略彝族风情”为主题,2006年12月16日~12月17日,第二届四川冬季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古老而神奇的凉山再度沸腾。凉山州委、州政府以承办省第二届冬旅会、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契机,高标准打造精品景区,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凉山旅游发展是全省旅游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省实际,紧紧围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努力营造环境,大力开拓市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会议强调,旅游业既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又是扩大就业、助农增收的惠民产业,全省旅游业发展势头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省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坚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旅游产业做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推进我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

上一篇:科学发展 川中明珠更璀璨 下一篇:山水经典 风景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