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时间:2022-09-28 01:17:12

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

方法:选择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组就苯那普利(对照组)与加用辛伐他汀(治疗组)预后加以比较。

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结论: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关键词:辛伐他汀 苯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00-02

作为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非常普遍,本次研究特就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100例于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42例,男性患者占58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32至79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9.8±5.6)岁,病程持续时间为0.5至12年。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确诊,罹患严重脑部疾病、肝病、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不纳入本次选择范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两组患者病程、性别、年龄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全部患者进行血脂、血压、血糖以及饮食控制等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行苯那普利治疗,每天清晨口服10毫克,每天服用1次。对治疗组患者行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苯那普利口服剂量同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20毫克辛伐他汀,每日服用1次。两组患者每个疗程均持续1个月[1]。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对其血肌酐(Scr)、尿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G)、平均动脉压(MAP)进行观察和记录[2]。

1.4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24小时尿蛋白量(Upr)不存在任何异常;有效:较治疗前,24小时尿蛋白量有所减少;无效:24小时尿蛋白量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出现上升。

1.5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3.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18例患者治疗显效,占36%,14例患者治疗有效,占28%,18例患者治疗无效,占36%,治疗有效率为64%,治疗组28例患者治疗显效,占56%,16例患者治疗有效,占32%,6例患者治疗无效,占12%,治疗有效率为88%,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均出现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渐进性肾功能损害、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并引发尿毒症以及严重肾功能衰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进行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对异常酯代谢进行纠正、调节血糖以及控制血压等。辛伐他汀属于还原酶抑制剂,而苯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用于糖尿病肾病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血压和胆固醇得到有效控制,并使患者的体内尿蛋白含量获得降低[3]。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肌酐、尿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刘艳.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5(20):144-145

[2] 罗干兴.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9(23):118-119

[3] 崔旭红.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7(30):174-175

上一篇:护理学实践中教学方法浅析 下一篇:螺旋CT检查在空洞型肺结核中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