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就业率考核的利弊及对策

时间:2022-09-28 12:28:30

试论高校就业率考核的利弊及对策

摘 要:就业率是当前我国社会和高校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对高校就业率考核的目的是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状况的了解,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完善就业率考核机制,做到趋利避害,应是最佳选择。

关键词:就业率;考核;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3-0117-02

收稿日期:[HTSS]2006-12-11

作者简介:谢薇薇(1969-),女,浙江慈溪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就业率是人才培养质量和市场需求状况的晴雨表。国外,更是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能力和绩效的衡量标准,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我国,开展对高校的就业率考核并公布就业率,最早是从1999年开始的。特别是从2002年起,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每年均公布其直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特别指出,就业率是反映高等学校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办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这一指标与高校的招生计划安排和领导班子考核挂钩。对连续3年本专科初次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高校,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一个新专业的同时,撤销一个旧专业,引导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据此,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考核,把就业率高低作为激励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重要手段,其用意是应予肯定的。但是,目前就业率考核的社会环境、考核体系和考核方法等尚待健全和完备,需要认识高校就业率考核的利与弊,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率的考核机制。

就业率是某一时段一定社会范围或特定高校就业状况的客观反映。政府要据此安排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考虑,高校则要根据就业率状况进行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理想的就业率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前提。高校就业率也是公众、尤其是考生和考生家长最关注的信息之一。

首先,有利于高校转变重“进口”轻“出口”的风气。有的高校虽说录取分数线高高在上,但毕业生就业渠道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一些高校只侧重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才的输出,由此造成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伴随就业率的公开、透明,将给一些学校增加紧迫感,使其不再对毕业生的出路“等闲视之”,而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为毕业生就业服务,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其次,公开就业率可以进一步规范办学秩序,有利于高校与高校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每逢招生季节,为争夺生源,各高校施展浑身解数、你争我抢的情形并不鲜见,民办高校之间的交锋尤其激烈。有的高校为吸引生源,大打毕业生就业率广告牌。以此作为竞争生源的手段并非不可,问题是高校自己宣传的就业率数字大都未经权威部门的检测,是真是假难以确定。由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就业率,体现了一定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可以有效遏制虚假就业率的出笼,也为考生择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数。

第三,有助于各高校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提高就业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有研究者指出,我国高校不论是办学模式、管理理念还是课程设置受传统思维的影响还很重,“计划经济的色彩浓厚”。与急速深刻的现实变革相比,高校体制离社会需求显然有较大差距。教育部力促各高校更加面向市场,把提高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程度做为推进高校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目前,在高校整体改革未到位的情况下,就业率考核的社会环境、考核体系和考核方法等尚待健全和完备,对就业率考核,公布就业率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可能会导致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而造成短期行为,从而使学生利益受损。据报道,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变相将毕业生档案转移到人才中心。为了档案户口等问题,学生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甚至大四一年的主要精力不是学业,也不是毕业设计,而是考虑就业。高校尽可能地高报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虽然上报材料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高校几乎都有这样的情况,老师告诉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回校时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就不要回来。于是学生千方百计想法子能在就业协议书上盖上红印,至于是否真正落实了就业岗位不去管它。就业率统计中的这种情况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政府管理部门一方面真假难辩,另一方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业率上的作弊与考试作弊无异,不仅使提供评判的依据有误,会让推导的结论出现歪曲和错误,而且会产生很坏的误导作用,助长弄虚作假的歪风盛行,并且对就业率真正高的学校也不公道。

就业率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社会转型期用就业率一个尺度去衡量分布于各个行业的不同院校专业的就业状况,无异于用同一尺度去衡量或要求东西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是有失公允的。有些领域是不能按市场经济规律操作的,比如公安、检察、司法、安全等国家机器的运转,就决定了为这些行业培养人才的院校的就业实际上仍然是分配的。而有些行业由于受到社会的青睐,有较大的人才选择空间,因此在人才使用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上走得远些。例如传媒行业,想挤进来的人趋之若鹜,自然可以采用人事或聘用制度。但是,对于这样一种新生事物却没有被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所认同,就业率统计中这样的就业率不算是正式就业。两种体制机制带来的两重就业模式大相径庭,却用一种考核标准去衡量,这样的就业率考核怎么会产生正确的导向呢?至于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各种就业模式,更需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加以区别对待。

当然,就业率虽在一定程度上与高校的办学质量及声誉紧密结合,但也不能轻易以就业率高低评判高校的得失。正如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所指出的,毕业生就业率并不是反映高校办学和管理水平的唯一指标,也不是反映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的唯一指标,不同地域、不同科类、不同类型学校之间不宜简单比较。我们期待高校就业率能步入持续提升的健康轨道。

国外,并不是不讲究就业率的,而是相反,只是运用社会机制而不是行政手段加以调控。因为就业率首先决定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崛起,著名的硅谷就在斯坦福,在斯坦福大学周围分布着3000多家高科技产业和研究开发机构,吸引了大批IT产业的人才。高新技术产业为前些年美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到目前美国的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专业还是热门专业。印度的崛起依托软件科学的发展,这些年软件学科的人才也供不应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人才需求就经历了从短缺型、应用型到综合型的演变过程。因为短缺,所以拉来驴子就是马,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后社会上财会人才十分短缺,于是财会专业的毕业生,甚至中专生都颇为“热销”,一时间许多高校纷纷开办起财会专业。随着社会向商品和市场方向演进,建筑、金融、贸易、电力等应用专业也都曾盛极一时。90年代以后,社会从物质需求逐渐转向精神文化的需求,传媒的一些专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于是,全国开设传媒类专业的高校短短几年从寥寥数所发展到今天的几百所,而一些冷门专业却逐渐萎缩;经济全球化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IT人才走俏,计算机继而信息网络专业变得热门起来。社会的多方面人才需求,触动着高校拓展和扩张的神经。

就业率也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社会越走向市场经济,社会的市场化程度越高,资源的优化配置率就越高,人才资源配置也不例外。高校学业就业开始了双向选择。近些年来接近年底时,整个社会争夺高校毕业生的人才大战愈演愈烈。有社会中介机构召开的就业招聘会,有高校或校际联合召开的招聘会,也有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招聘会等等。为了不使就业冲击毕业生学业的完成,教育部规定了一个11月 20日的期限,即11月20日之前供求双方不得组织就业招聘活动,但每当日期临近用人单位都已迫不及待而跃跃欲试了。人才招聘的火爆充分表明了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独特功效日益得以显示。在市场这个平台上,优秀人才往往成为用人单位争相招聘的抢手货,有的下家甚至不惜出大成本延揽人才。当然,素质不高的毕业生也会无人问津。由此可见,学校只要培养出社会有用的人才,就会提高你的就业竞争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总有行业或产业兴起或衰落,相应的是高校的学科或专业需要进行调整。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早几年供不应求,近年来情况就有了变化,用人单位已经不必饥不择食,而可以挑剔地选择需要的人才了。这并不是因为信息产业不行了,而是人才培养规模过大了。根据社会需求的规律,应该缩小培养规模,让一些培养质量不高的学校撤销这个专业。我国的高校就业率考核机制就是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就不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由社会的人力资源市场去自动调节。政府不管了,反而高校却重视自己的就业率了。政府职能也发生着转变。首先,政府不是去考核高校的就业率,而是加强社会人才需求的预测,为社会和高校提供导向。人才的培养有一定周期,预测更加需要;其次,政府不应为高校“埋单”,让高校自己去承担社会的压力。现在,对毕业生就业问题,政府比“产品”生产部门的高校还着急,政府行为加强了,反正学校毕业出去的学生政府会管的,市场行为自然就萎缩了;第三,政府应通过市场机制来加大高校的调控,要大力推进社会的市场化程度。市场法则优胜劣汰,政府的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高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评估,调节高校的招生规模和专业的设置,限制不合理的扩张。政府要允许学校像企业一样可以破产。最后,政府应逐步增强社会的承受能力。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绝对平衡,因为只有优化配置,才能引起竞争,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保持社会的良性循环。社会保持适度的待业率(或失业率)能使社会增加张力,社会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不是正常现象。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道玉.当代高等学校管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3]中国高等教育.2005(11,12),2006(2,3,4).

[4]高等领导参考.2005(15、16、22),2006(1,4).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野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 下一篇: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