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亚纳西族的婚俗

时间:2022-09-28 12:08:26

俄亚乡位于川、滇两省的木里、稻城、中甸、宁蒗、丽江等五个县的接壤处,东面是由北向南奔腾的冲天河,西面是高峻险恶的峡峭山脉,南面是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北面是直插云霄海拔四千多公尺的宁蒗大山,四面群山环抱,沟壑纵横,交通非常闭塞,人们与外界交流非常困难,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撞击,因而在婚姻等许多民俗方面,至今仍保留有不少古老的民族特点。全乡有纳西族、藏族、普米族等民族,其中纳西族占大多数。

俄亚纳西族的婚姻,虽然早已过渡到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单偶婚家庭,但直到上个世纪末,还保留有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及相当于摩尔根称之为普纳路亚的“安达”婚姻。俄亚纳西人之所以形成并保留几种婚俗至今天,是其所处地理环境,所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多元文化交融共存及一脉相承的古羌、古摩梭习俗在特殊的地域、特殊的环境、特殊的一部分纳西人至今遗留残存的特殊现象。几种婚姻形态是共存共融、相互补充的,也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婚俗理念和婚俗法则作为支撑。俄亚纳西人为全人类创作和保留了一份虽然很小但意义很大的人类多种婚姻共处模式,保留下了一座活生生的婚姻博物馆。

俄亚一夫一妻制婚俗

一夫一妻制婚姻是目前俄亚纳西族地区盛行的主要婚姻形式。青年男女的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而且很少有违抗的现象。婚礼仪式由提亲、定亲、结亲、拜堂、“罢麻罢”、回门等程序。进行上述程序时,往往要对唱祝婚歌词,入夜,男女青年还要围着熊熊篝火跳民族舞蹈,因此俄亚纳西族的婚礼,自始至终充满欢乐的情趣,并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婚俗

诸兄弟共娶一妻,诸兄弟共娶诸姐妹为妻,或诸姐妹共招一婿者,其婚礼与单偶婚仪式相同,但婚前计算生辰八字时,只以长兄或长姐的属相确定他们的八字,其他弟妹皆随长兄长姐。举行结婚仪式,诸兄弟和诸姐妹都要参加结婚典礼,东巴给新婚夫妇“罢麻罢”时,也要给所有成员抹酥油。即使当时有的弟妹年幼,还没有达到婚姻的年龄,一旦父母制定为该婚姻集体的人,也要遵命例行公事。回门时,也要全部去娘家磕头,争取得到合法夫妻的权利。

安达婚姻

俄亚纳西族还实行一种相当于摩尔根称之为普纳路亚的安达婚姻。“安达”在纳西语中系指相互有同居关系的异。过去有的学者叫“安达”,当地纳西语叫“朋友”。

按照当地纳西族婚俗,男女进入十三岁,并于当年旧历正月初一举行过穿裤子穿裙子仪式以后,就可以过安达婚姻生活。当然,因当时年龄小,身体还未发育成熟,男的一般到了十七、八岁,女的一般到十六、七岁,才开始过安达婚姻生活。不过,一旦举行了成丁礼仪式,也就取得了历史赋予的过婚姻生活的权利。

安达婚姻的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彼此无经济上的联系。相互结交为安达的男女,白天在各自家庭里劳动生活,夜晚由女方走访男子,家里没有兄弟或兄弟们外出期间,也有男方走访女子,过从妻居安达婚生活。男女偶居阶段所生子女,血统从母,世系依母系计算,属母系血统成员。

俄亚纳西族一夫一妻制婚俗有详细而约定俗成的礼仪顺序,而纳西族的东巴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提亲和定亲

按照当地婚俗,男女年满十六七岁,开始关心社交活动以后,父母就要为自己儿女的婚事操心,积极地为他们物色合适的结婚对象。因当地盛行姑舅表婚和姨表婚,父母为儿女物色时,先从自己的亲戚中挑选,在亲戚中无合适的对象时,才考虑其他人家的子女。

当看准某一对象以后,男方父亲或母亲就去女方家里,恳求女方父母,如果女方父母回话了,男方父母就另择一个日子,把东巴、女方父母请来家中,点上油灯,烧燃香炉,由东巴掐算男女生辰八字。如果男女双方八字不合,两家就不能开亲,如果八字相合,女方父母就会默认婚事。但还要另择吉日,由男方设宴举行定婚仪式。定婚当天,男方要殷勤招待女方父母及其家人。经过此仪式后,双方家庭就可以经常互相往来,并热情地相互帮助和关照。

举行了定婚仪式,而且男女长到十七八岁以后,一般都举行结婚仪式。准备结婚之前,先由男方请东巴占卜和看星象决定婚期。婚期选择好了,男方父母就去女方家告知女方父母。如果女方表示同意,从那时起,双方家庭都积极筹备结婚用品。

正式结婚前一天,男女双方都要杀牛宰羊,把肉和内脏打理干净,同时两家邀请斯日(母系家庭之上的血缘组织)长辈喝喜酒。当天上午,男方还要请媒人和一两个亲属过去女家“丹含金”(送礼品)。当天夜晚,亲友及村里的青壮年们来到男女家中的平台上,围着篝火跳“喂麦达”舞。男家的媒人,当晚要去女家的平台上跳舞,而且还要与女方斯日亲戚对唱“喂麦达”调 。对唱毕,媒人等一行返回到自己家中。

接亲

结婚当天太阳一冒出山顶,男家的媒人就带上礼物,和迎亲人员一起去迎接新人。启程前,东巴用杜鹃枝和蒿枝先清除屋内和迎亲人员身上的秽气。

媒人等一行到达女方家后,大家围坐在正堂火塘边的高床上,媒人给新娘父母及斯日长辈道喜后,先送给新娘父母一坛喜酒,接着送给新娘母亲一套麻布,送给新娘父亲一条白色哈达,送给新娘红、兰、白色哈达各一条,先送给什么颜色的哈达,按东巴事先卜卦之结果进行。

媒人等来女家送礼品时,女家用酒接待来客,喝酒时,大家一面饮酒,一面唱“喂麦达”调,祝愿新娘出嫁后夫妻和睦,儿女满堂,生活幸福愉快!

大家围坐在高堂上喝酒时,女伴们给新娘穿礼服,戴首饰和梳妆打扮,穿戴完毕,新娘、伴娘和新娘的一个兄弟也来到火塘边,坐定后,在每人面前放一碗黄酒和装着米饭、猪膘肉、米灌肠、排骨、油煎鸡蛋等的大碗,共同坐在火塘边吃一顿离别饭 。

新娘将要离开家人前,向坐在高床上正中的父母及斯日长辈作揖叩拜,此时,新娘的父母要说一些留恋不舍的惜别之辞,其他长者则说一些吉利话和祝词。叩拜毕,新娘的父亲送一条白哈达给女儿,媒人代接哈达后,把哈达搭在新娘的脖子上。接着,其他亲友也把自己带来的麻布、麻衣、土布、鞋袜、货币等礼物送给新娘。伴娘们接过礼品后,新娘父母送给媒人一条麻裤,感谢他为自己女儿婚事奔走劳累的恩情。据传,如果结亲的那天媒人能把女家的一只酒杯悄悄地带回男家,出嫁的新娘就会安心地留在男家,所以结亲那天,当地媒人总是伺机暗取一只酒杯揣在怀里带回男家。新娘离家时,她的兄弟手提一壶酒,煤人则拉着新娘在前面走,一路上,空中飘荡着迎亲和送亲的歌声。

新娘等一行到男家门口,门前已放着敬给新娘的头一碗酒,要随手倒在地上,敬完酒,媒人和男家的守门人对唱“喂麦达”调,唱毕,媒人等用力推门而入。此时,有一个与新娘生辰八字相克的妇人,手里拿着装有香柏粉末的冷水碗,悄悄地躲藏在大门背后,待新娘跨门而入,用香柏水泼在新娘身上,意思是倒出去的水是不能收回来的,嫁出去的姑娘是不兴反悔的,此外,还有去污除秽的一层含义。新娘进屋后,媒人等放开嗓子说:大吉大利!阿普阿祖,你们家增添了一个聪明能干,贤淑勤劳的新成员了。

新娘、媒人等坐在火塘边旁高床尾后,媒人将从女家带来的麻布和一碗米饭供在正房神龛上,此时,男方招待人员在每人面前已放好一碗黄酒,一大碗覆盖着油煎鸡蛋的米饭,一盘装有排骨、猪膘肉、米灌肠等的盘子,请大家吃一顿饭。吃过饭后,新郎从外面抱回一捆柴,放在火塘边,说“我从山上找柴回来了,请新娘亲自生火!”按习俗,此时新娘一般不亲自动手,而是由伴娘们代劳,如果新娘亲自生火,就会得到亲友们的夸奖,说她是一个贤惠能干的人。至于中间插个送柴生火的插曲,据传,意在明确男主外女主内的职责。

“素苦”仪式

送柴生火毕,东巴点燃神龛上的油灯和香炉,又用手沾一点酒洒在锅庄石上祭灶神。接着,新郎新娘跪在火塘下面,先祭拜神龛上的神灵和祖先,然后向坐在高堂上的父母行三跪九叩之礼。拜堂毕,由东巴举行“素苦”(祭家神)仪式,祭时,东巴左手持一碗清水,右手持杜鹃枝和蒿枝,用枝沾碗里的清水抖洒在神龛上的祭篓除秽,此时,东巴边除秽边讲代表家神祭篓及放在篓内诸物的来历。讲完了祭物的来历,把酒、茶供在祭篓面前,把牺牲供在祭篓下面的桌子上,并点燃篓前的香柱和明灯。

“素潘饭”仪式

然后由东巴进行拴“素潘饭”(联姻绳)仪式,进行此项仪式时,媒人站在火塘边中神柱前面,新娘手持神桩和酒碗站在媒人的右侧,新郎手持神塔和酒碗站在媒人的左侧,然后东巴取来一根约四丈长的牛皮绳,一端系在中神柱上,另一端绕过新娘,从新娘和媒人身后,将绳头放在祭篓下面,表示新婚夫妇已属于同一家神庇护下的家庭成员。然后新娘向新郎和媒人敬酒,新郎也向新娘和媒人敬酒,敬酒时,东巴在旁诵念《粮食的来源》一书,讲述粮食生产和酿酒的过程,念毕,东巴和斯日长辈为新婚夫妇祝福和道喜。

“卡达咳”仪式

举行了拴“素潘饭”仪式,接着由媒人给新婚夫妇“卡达咳”(在脖子上搭哈达)仪式,搭哈达时,东巴在旁诵念,媒人给新婚夫妇搭哈达以后,斯日亲友和其他亲戚也纷纷献给他们银色白色的哈达。

“罢麻罢”

举行了搭哈达仪式,接着东巴给新婚夫妇“罢麻罢”(在前额抹酥油),“罢麻罢”以前,东巴先念诵《祭家书》一书,把东巴经里的诸家神迎请下来,迎毕,东巴用手指沾一点酥油,先在新郎前额涂抹,然后又在新娘前额涂抹,给新婚夫妇抹酥油时,东巴边抹边诵念。

“丹含恣”

“罢麻罢”仪式结束以后,接着进行“丹含恣”(赠送礼品)。男家送给新婚父母一套或两套麻衣(或布衣),送一两白银和一条哈达;送给东巴和媒人各一条麻裤,送给斯日亲属各一小节麻布,新娘的舅舅和姑妈姨妈,则要格外优待,每人还有加赠两小节麻布。

“钻仓库”仪式

“丹含恣”仪式结束以后,接着进行钻仓库仪式,进行此项仪式时,媒人举着点燃了的火把前面走,新婚夫妇跟踪而行,在仓内,新郎新娘互赠丰收粮制作的食品。此时,东巴则站在仓库外面为新婚夫妇祝福,并祝愿新婚人家年年五谷丰登,岁岁谷满粮仓。媒人和新婚夫妇出仓后,新郎新娘捧着酒碗向媒人和东巴敬酒,感谢他们为婚事劳累奔波,尽心尽力地协助和关怀的恩情。钻仓库仪式结束以后,当天新婚夫妇还要抱一些稻草到畜厩垫圈。据传,勤垫圈的人,其后代也会像猪仔一样兴旺发达,并会带来终身受用不尽的幸福,所以当地纳西族举行婚礼仪式时,都进行此项富有象征意义的戏剧性表演。

“回门”

结婚第三天,在东巴,媒人,伴娘和几个亲属的陪同下,新娘新郎去娘家回门。结婚期间,新郎睡在三楼单房里,新娘由伴娘陪宿在二楼火塘旁小床上过夜,夫妻不过同房生活。过了三天,新娘和伴娘返回娘家,过不落夫家生活。新娘坐家期间,逢年过节,农忙季节,或家中有其它要事时,男家可以派人接新娘回家,但一般过数日就返回娘家。夫妻有感情的,女方怀孕生第一个孩子后即回夫家常住,感情一般或是不好的,有的生几个小孩后始回男家同居,有的则终生留在娘家过安达生活。但要说明的是回门比较灵活,有的回,有的不回,这里所讲的只是其中一种情况。

相关资料引自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研究所主编的《滇川纳西族地区民俗和宗教调查》

上一篇:丽江建筑·一些人与物事 下一篇:妈妈咪呀音乐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