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为何成为中国的红色发源地?一大为何选择了上海?在党史专家看来,一大会址的选择看似偶然,实为最佳选择。
上海市卢湾区新天地商业区人流不息。在兴业路76号门牌下是一块闪光的牌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沧海桑田90年,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
这是一幢建于1920年的具有典型上海风格的石库门楼房,楼下一间18平方米的客厅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
这座普通楼房内召开的中共一大改变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命运。这次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1921年7月,13位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来到上海,秘密聚集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准备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
7月23日晚,茫茫夜色笼罩着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这个晚上,不过是一个平常的夏夜,但对中国历史来说却有着深远意义。当晚,中共一大正式开幕了。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他们身份各异、口音不同,却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自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首先致词,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表示祝贺,代表们随后具体商讨了大会的任务和议程。
上海为何成为中国的红色发源地?一大为何选择了上海?在党史专家看来,一大会址的选择看似偶然,实为最佳选择。
一直致力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主任齐卫平认为,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第二,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第三,在上海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党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从7月24日到29日,会议一直顺利进行,代表们对党的纲领和决议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30日晚上,情况突然发生变化。
由于会场受到外国巡捕搜查和暗探的注意,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安排代表们陆续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
跌宕起伏中召开的一大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讨论了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在沉沉黑夜中点燃了。后来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上一篇:亿万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下一篇:伟大的创举 神奇的“裂变”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