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2-09-28 10:58:49

儒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摘 要】孔子是儒家创始人,被奉为“至圣先师”。孔子以后的历代儒家,也大多数是思想家、政治家,同时又是杰出的教育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理论。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许多成分,在现代化社会教育中,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学 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

谈到儒学,人们可能马上会联想到它是旧的、封建的、保守的、已死的东西。其实不然,早在封建社会以前,儒学已经存在,而且一直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中国“孔子学院”在世界多个国家受欢迎的程度,可见儒学中的许多思想是值得推崇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尤其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一、有教无类:教育普及的萌芽阶段

“有教无类”作为一个命题,首先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从人的外在性来看,“有教无类”是指在教育对象上,不分地域与国别,不分贵族与平民,人人都应该受教育。第二,从人的天赋素质以及后天的习惯与行为方面来看“有教无类”是指不论智愚,不论品行善恶,只要诚心求教都当给予教育。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他们来自鲁、齐、晋、宋、陈、楚、秦等各国。有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孟懿子和司马牛等,也有“”出身的仲弓、鲁之“鄙人”子张;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身居陋巷,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苦生活的颜渊;有比孔子只小四岁的秦商,也有比孔子小五十多岁的公孙龙。在孔子的私学教育中,不分民族,不受等级、地区、年龄等条件的限制。

当下,为了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我国相继推出了“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等助学计划。同时,还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使教育走向大众化,普及化,这与孔子“有教无类”“教育平等”等教育观念不谋而合。

二、教师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儒家认为一名好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学而不厌,具有渊博的知识;诲人不倦,具有良好的教学态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应善于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等等。这些品质,在今天仍然是评价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代宗师,他认为学习应该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对那种“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学态度。孔子重视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孔子学无常师。孔子还说过:“学不可以已”。在儒学看来,学习知识作为一个过程,它是永无止境的。孔子还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即含有在“博学”的基础上走向“专精”的思想意蕴。孟子则明确提出了“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主张既要广泛学习,又要加以融会贯通,掌握要领。儒家非常重视教师知识更新的问题。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还注重“学而时习”。儒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儒家尊重教师以及对为人师表提出的具体要求,对我们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论

历代儒学大师多直接从事教学活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教学过程中某些规律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

第一,因材施教。孔子是第一个系统地运用因材施教方法获得成功的教育家,实施因材施教必须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了解,孔子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平时十分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育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还注意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智力水平进行教育。“因材施教”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种传统教学法。

第二,启发诱导。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方法。他最为欣赏的就是遇事皆问“怎么办”“为什么”的态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受教主体真正是从内心里想要解决问题,才是施教的最好契机和最直接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能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老师的一切努力都将是徒劳无功的。教师的任务首先要促使学生达到“愤”“悱”状态。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这既是对传统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继承,也是现代化教育方式提出的新要求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第三,教学相长。这是儒家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既解答了学生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其二是“相观而善”,即师生间的相互切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儒家教学相长的思想,提示了教与学之间的本质性规律,即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而这种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教学活动无疑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四、教育目的论

教育目的论,归根到底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儒家从“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出发,论证贤才的标准便是“仁德”修养。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为了实现这一人格追求,孔子继承西周以来的“六艺”教育传统,以《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来教育弟子们,要求他们在“礼”的约束下,尽力去实现“仁德”。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认真总结儒家的德育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德育体系也有很大帮助。我们认为:“学也者,学做人也”与“教也者,教做人也”,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儒家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德育方法,并且通过这种方法塑造出理想的人格典范,为全社会所追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一代代英才的出现,都与儒家所塑造的人格风范有着直接的关系。

纵观儒家的教育思想,它对我国发展和进步的影响是巨大的。儒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也要面临两种情况:首先是儒学本身的改造与调整,努力使自身适应变化着的时代;其次是作为被研究的对象,人们一直在努力挖掘儒家思想中更多对现代社会前进发展起积极作用的那些成分。

【参考文献】

[1]张健. 教育面临的挑战.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周立升,颜炳罡. 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3]姜林祥,薛君度. 儒学与社会现代化.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教学设计的实践困境 下一篇:D.H.劳伦斯小说《虹》三代女性形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