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炮制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28 10:56:53

何首乌炮制研究进展

关键词:何首乌;炮制;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3.047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3-0132-05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等功效,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等功效[1]。目前临床多采用制何首乌入药。笔者现从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其综述如下。

1 炮制历史沿革

何首乌历代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不加辅料制、加辅料制、药汁制几大类20多种炮制方法[2],其炮制历史沿革见表1。现今常用的仅有净制、切制和加辅料黑豆蒸制,其他炮制方法多未沿用。

2 炮制工艺研究

2.1 传统工艺

2.1.1 切制 赵氏等[3]以吸水率为指标,采用旋转响应表面试验设计对何首乌饮片润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饮片润制过程中吸水率达51%时达到润涨要求,适宜的室温润制工艺为何首乌∶润制用水量=1∶1,润制时间12 h,适宜的加热润制工艺为何首乌∶润制用水量=1∶1,润制温度71 ℃,润制时间131 min。

2.1.2 炮制方法 范氏等[4]对炖制和蒸制2种方法炮制的何首乌进行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炖制法炮制的何首乌中游离大黄素及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均高于蒸制法,经TLC检测,采用蒸制法炮制的何首乌中各种成分基本随水蒸气流失。李氏等[5]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淀粉粒在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的变化,并比较何首乌各炮制品中的蒽醌类成分、总糖、卵磷脂、二苯乙烯苷、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以反复蒸晒7次含量最高,随后各成分的含量有所下降,确定何首乌作为补益药应用时,采用七蒸七晒炮制品较好。

2.1.3 炮制时间 任氏等[6]将何首乌分别采用黑豆汁拌蒸0、2、4、6、8、10 h和传统工艺(九蒸九晒)炮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炮制饮片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不同炮制工艺的饮片中二苯乙烯苷含量顺序为传统工艺炮制品>生品>黑豆汁拌蒸品。用黑豆汁拌蒸,二苯乙烯苷的含量先逐渐上升而后下降,以6 h为峰,说明应规范何首乌饮片的炮制时间。张氏等[7]以二苯乙烯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研究,结果显示蒸制时间48 h为最佳条件。田氏等[8]以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多糖、大黄素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综合评分法优化黑豆汁炖何首乌的工艺,结果优化所得工艺为炖36 h、干燥9 h、干燥温度80 ℃。罗氏等[9]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何首乌及其炮制品中还原性糖、水溶性糖和多糖的含量,结果何首乌炮制后均较生品含糖量高,并确定清蒸何首乌最佳条件为蒸制35 h、100 ℃干燥。赵氏等[10]以结合蒽醌的量和淀粉糊化程度为指标,研究120 ℃下长、宽、高在0.8~1 cm粒状何首乌和切片厚度在2~4 mm厚片何首乌常用2种规格饮片的清蒸工艺,显示粒状蒸制6 h最佳,片状蒸制4 h最佳。陈氏等[11]通过观察制何首乌不同蒸制时间对小鼠耳壳急性炎症肿胀的影响,寻找黑豆汁拌蒸何首乌最佳蒸制时间,结果确定以黑豆汁制10 h为抗炎作用最佳蒸制时间。

2.1.4 炮制辅料 解氏等[12]采用HPLC和分光光度计对清蒸和黑豆汁蒸何首乌中有效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清蒸和黑豆汁蒸何首乌中蒽醌和二苯乙烯苷无明显差别,认为用清蒸代替黑豆汁蒸是可行的。张氏等[13]以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黑豆汁蒸制、黑豆汁煮制、甘草煮制)对何首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含量较高,其他略低于生品,游离蒽醌含量均降低,建议制何首乌的炮制方法以黑豆汁蒸或煮8 h及甘草煮为好。

2.2 炮制新工艺

2.2.1 高压蒸制 丘氏等[14]采用正交设计,以水浸出物、二苯乙烯苷、水溶性糖含量为指标优化何首乌高压炮制工艺,比较高压炮制品与传统炮制品各指标含量、HPLC指纹图谱、不同分子量糖百分含量比的差异,结果高压炮制何首乌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蒸制温度>蒸制时间>干燥温度,高压炮制法和传统炮制法热动力过程不同,所炮制的何首乌无论是醇溶性成分变化还是多糖分子量变化都存在差异。因此认为,高压炮制法能否代替传统炮制法尚需药效学的进一步验证。李氏等[15]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淀粉粒在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的变化,并比较何首乌各炮制品的蒽醌类成分、总糖、卵磷脂、二苯乙烯苷、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认为何首乌作为补益药应用时采用高压蒸7 h炮制品较好。许氏等[16-17]用不同辅料(豆、酒、酒豆、不加辅料)润制何首乌,再用高压方法炮制,时间为4、6、8、10 h,考察高压炮制方法对二苯乙烯苷和卵磷脂的影响,优选何首乌炮制工艺,以卵磷脂与二苯乙烯苷为考察指标,结果高压豆制品>高压酒制品>高压酒豆制品>高压清蒸品,建议采用高压豆制4 h方法炮制何首乌。

2.2.2 微波炮制 李氏等[18]考察了微波干燥和炮制新鲜何首乌的工艺条件,并与传统炮制方法相比较,采用正交设计,以二苯乙烯苷含量为指标优化微波干燥和炮制新鲜何首乌的工艺条件,确定最佳优选条件为火力60%、加热时间3 min、药材堆积厚度3 cm。结果表明,何首乌经短暂的微波加热后,二苯乙烯苷的含量较传统方法所得的炮制品及生品均高,且失水率达50%左右,表明微波技术在干燥和炮制新鲜何首乌方面是可行的。韦氏等[19]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失水率和密度比研究微波对何首乌的干燥和膨化作用,同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优化微波炮制何首乌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微波炮制何首乌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炮制时间5 min、药材铺叠厚度2 cm,微波用于新鲜何首乌药材的快速干燥和膨化效果均较好,但对于降低结合蒽醌含量并不明显,表明微波用于何首乌炮制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2.3 发酵方法 Yu J等[20]通过比较何首乌生品、传统炮制品与发酵炮制品的抗氧化活性及致泻不良反应的差异,发现各种炮制方法均可显著降低何首乌的致泻作用,其中用发酵品可显著降低何首乌致稀便的次数及时间,发酵品的抗氧化活性强于传统方法炮制的何首乌,利用米根霉发酵得到的何首乌可在降低致泻作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何首乌的抗氧化活性,表明该发酵法可成为何首乌炮制方法中新的研究方向。杜氏等[21-22]采用HPLC考察了何首乌微生物发酵前后二苯乙烯苷类和蒽醌类化学成分的变化,发现何首乌经米根霉发酵后产生了新的蒽醌类成分大黄素-6-O-β-D-吡喃葡萄糖苷,而二苯乙烯苷类成分无变化;药理研究发现,大黄素-6-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家兔肠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弱于大黄素。这表明在何首乌发酵炮制过程中,米根霉可催化大黄素转化为大黄素-6-O-β-D-吡喃葡萄糖苷,从而降低何首乌的泻下作用,该结果也初步验证了微生物发酵炮制何首乌的科学性。与此同时,采用HPLC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对不同菌株发酵的何首乌样品及其发酵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筛选发现米根霉、菌株YMS-006具有专一性降解蒽醌类成分而不破坏二苯乙烯苷的能力,获得了具有发酵炮制作用的菌株。石氏等[23]采用经微生物发酵后的何首乌药材分别通过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并对提取物进行硅胶柱正相分离方法得到化学成分,结果在发酵何首乌中通过光谱分析法鉴定得到6个化学成分,化学成分与生何首乌相比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刘氏等[24]采用HPLC梯度洗脱的方法测定了不同何首乌的特征图谱,结果发酵何首乌与同一来源的何首乌、制何首乌之间相关性较好,化学成分总体相似,未发现新成分。秦氏[25]将发酵何首乌和药典所收载的炮制品种以及何首乌的地上与地下部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发酵何首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项进行了研究,建立了TLC鉴别方法;对水分、灰分、总鞣质作了检查,建立了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拟定了发酵何首乌质量标准。

2.2.4 膨化方法 郭氏等[26]利用醋酸镁比色法分别测定膨化前后何首乌中游离和结合蒽醌的含量,结果膨化使何首乌中游离和结合蒽醌的含量都有所下降,但后者比前者下降更明显,表明从何首乌炮制的目的来说挤压膨化可以用于何首乌的炮制加工。朱氏等[27]采用HPLC测定何首乌膨化前后样品溶液中大黄素含量,结果何首乌膨化后大黄素含量降低了0.0108%,相对降低27.48%。这表明膨化技术会降低何首乌中大黄素含量,膨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中药材加工方法并不适用于何首乌。

3 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研究

何首乌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糖类、卵磷脂、鞣质及微量元素等,炮制对各成分均有一定影响,包括已知成分的含量变化和新成分的产生。

3.1 蒽醌类和二苯乙烯苷类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的含量控制生何首乌的质量,二苯乙烯苷和游离蒽醌的含量控制制何首乌的质量,其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生何首乌不得少于1.0%,制何首乌不得少于0.70%。生何首乌含结合蒽醌以大黄素(C15H10O5)和大黄素甲醚(C16H12O5)的总量计,不得少于0.05%;制何首乌含游离蒽醌以大黄素(C15H10O5)和大黄素甲醚(C16H12O5)的总量计,不得少于0.10%。

张氏等[28]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0.5%醋酸镁-甲醇溶液显色测定蒽醌含量,采用HPLC测定大黄素的含量。结果炮制后,何首乌中结合蒽醌类成分明显降低,总蒽醌类含量有所升高,结合蒽醌占总蒽醌的比例明显降低;结合大黄素含量明显降低,总大黄素含量有所升高,结合大黄素占总大黄素的比例明显降低。史氏[29]采用UV测定何首乌炮制前后蒽醌类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变化,结果制何首乌中游离蒽醌的含量略高于生何首乌,而结合蒽醌的含量生何首乌则明显高于制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生何首乌高于制何首乌。张氏等[30]采用HPLC对何首乌中5种主要化学成分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吡喃葡萄糖苷以及2,3,5,4’-四羟基反式二苯乙烯-2-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在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所测5种成分的含量均明显降低。陈氏等[31]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制何首乌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其含量呈下降趋势;游离蒽醌类物质大黄素与大黄素甲醚,炮制后均比炮制前高,且都在炮制后32 h达最高峰。王氏等[32]采用HPLC测定生何首乌、清蒸制何首乌和黑豆制何首乌中大黄素和二苯乙烯苷含量,并分别对其含量进行比较,发现生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含量显著高于制首乌,而制何首乌中大黄素含量显著高于生何首乌。一般认为,炮制使何首乌中的部分结合蒽醌苷类分解生成游离蒽醌,而降低了其泻下作用。

3.2 糖类

刘氏等[3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何首乌炮制过程中单糖和双糖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炮制时间的延长,何首乌中的单糖D-葡萄糖含量逐渐升高,D-果糖含量逐渐降低,双糖蔗糖含量逐渐降低,其总量也逐渐降低,表明何首乌在炮制过程中单糖和双糖含量不断变化。赵氏等[34]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制何首乌饮片总糖含量,结果清蒸品的总糖含量高于黑豆汁拌蒸品,随蒸制时间、蒸制温度的增加,制何首乌的总糖增加。丘氏等[35]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何首乌及其炮制品中水溶性总糖、单糖-低聚糖、多糖的含量,结果何首乌炮制后水溶性总糖含量升高,其中单糖-低聚糖、多糖均有所增加,以多糖含量增加为主。

3.3 鞣质

刘氏等[36-37]用皮粉法测定何首乌炮制品中的鞣质含量,结果鞣质含量随炮制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进一步通过HPLC测定何首乌不同炮制品中没食子酸和儿茶素含量,发现儿茶素含量随炮制时间的延长呈现降低趋势至16 h检测不到,而没食子酸含量随炮制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至40 h最高,然后在48 h含量降低。说明何首乌炮制前后没食子酸和儿茶素的含量发生明显变化。采用黑豆汁蒸法、黑豆汁炖法和清蒸法炮制相同时间,2种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而与高压蒸法比较差异明显。陈氏等[31]采用RP-HPLC观察制何首乌中没食子酸在炮制时间变化过程中含量的动态变化,发现没食子酸炮制后含量明显增加,但随着炮制时间延长其含量变化不大。

3.4 卵磷脂

周氏等[38]采用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磷脂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为何首乌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赵氏等[34]用钼蓝比色法测定制何首乌饮片的磷脂含量,结果显示,黑豆汁拌蒸品的磷脂含量高于清蒸品,随蒸制时间、蒸制温度的增加,制何首乌中磷脂减少。

3.5 微量元素

金氏等[39]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对中药炮制前后18种微量元素的总量及溶出特性的改变进行考察,黄芪、大黄、黄芩、地黄、何首乌炮制后,微量元素的溶出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提示中药炮制可改变微量元素的总量和溶出特性。

3.6 新成分研究

通过对制何首乌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确定何首乌炮制后新产生的化学成分为5-羟基麦芽酚[40]、5-羟甲基糠醛(5-HMF)[40-42]、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氢-吡喃-4-酮(DDMP)、3,5-二羟基-2-甲基-4氢-吡喃-4-酮、琥珀酸[41-42]。有研究采用HPLC分析何首乌炮制后新产生成分DDMP和5-HMF的含量随炮制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炮制60 h时间内,随炮制时间延长,DDMP含量逐渐升高,至炮制24 h达到最高,随后开始逐渐降低;5-HMF含量随炮制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42]。

4 药理研究

4.1 泻下作用

赵氏等[43]采用小鼠泻下半数有效量(ED50)为评价指标,考察何首乌生品和经4个不同炮制时间处理过的何首乌制品致泻强度的差异,结果致泻强度顺序为生品何首乌>1 h制品何首乌>2 h制品何首乌>3 h制品何首乌>4 h制品何首乌;而HPLC测得的结合型蒽醌含量高低顺序为:生品何首乌>1 h制品何首乌>2 h制品何首乌>3 h制品何首乌>4 h制品何首乌。说明何首乌致泻强度与结合型蒽醌含量间具有量-时-效关系。

4.2 抗氧化作用

赵氏等[44]通过溴代苯致小鼠肝中毒实验,观察了何首乌3种炮制品的抗氧化作用,结果生何首乌、制何首乌、制何首乌颗粒对溴代苯诱发的小鼠肝损伤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可使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明显增加,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下降,表明3种炮制品均有抗氧化作用。

4.3 抗炎作用

陈氏等[9]观察不同蒸制时间制何首乌对二甲苯、巴豆油致小鼠耳壳急性炎症肿胀的影响,发现黑豆汁拌蒸的何首乌随着蒸制时间延长,抗炎作用增强。

4.4 改善红细胞作用

丘氏等[45]建立大鼠血虚动物模型,比较样品粗多糖的药效差异,结果生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水溶性糖含量及其分子量分布不同,除炮制72 h制何首乌外,生何首乌粗多糖和其他各制何首乌样品(传统笼屉蒸法24、32、40 h,流通蒸汽锅蒸法24、32、48 h)粗多糖对模型大鼠红细胞系统指标均有一定改善作用。

4.5 对肝脏影响

李氏等[46]采用生何首乌醇提物、制何首乌醇提物按大、中、小剂量予动物灌胃,连续60 d,对受试动物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的检测,结果在相同给药剂量下,生何首乌醇提物组、制何首乌醇提物组引起的肝脏损伤无差异,分析可能是传统的炮制对于何首乌致肝毒性的成分未起到减毒的作用,其炮制对化学成分的改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生何首乌醇提物小剂量对肝脏的损伤最为严重,其毒性未呈现剂量依赖关系。

4.6 毒性研究

李氏等[47]采用半数致死量(LD50)、最大给药量(MLD)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分别测定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水提液、醇提液口服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何首乌炮制前后的醇提液对小鼠均有一定的毒性,其中生何首乌醇提液急性毒性大于制何首乌醇提液。李氏等[48]采用何首乌不同炮制品水煎浓缩液每日灌服大鼠1次,连续12周,观察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大鼠肝脏的长期毒性作用,结果何首乌笼屉蒸48 h炮制品水煎浓缩液给大鼠灌胃12周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如果使用炮制适当的何首乌水煎浓缩液给大鼠长期灌胃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对肝脏的损害。

5 小结

综上所述,近10年来何首乌炮制工艺研究包括传统炮制工艺清蒸、黑豆汁拌蒸等工艺优化,以及新炮制技术如高压、微波、膨化、发酵等应用和工艺优化;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研究主要是已知化学成分含量的对比,以及炮制后新产生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现代药理研究包括泻下、抗氧化、抗菌、抗炎、保肝和毒性作用。但这些多是孤立的研究,仅少数将多方面研究关联在一起,而且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今后应进一步深化和补充。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64.

[2] 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3-95.

[3] 赵声兰,赵荣华,夏丽,等.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的润制工艺研究[J].中成药,2006,28(2):200-202.

[4] 范世明,罗志毅.炖制和蒸制何首乌的质量比较[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1):28-29.

[5] 李卫先,张琦,王国仁,等.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何首乌的质量标准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9):41-47.

[6] 任丽建,金勇,尹寿玉.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637-638.

[7] 张英华,胡馨,王平,等.何首乌炮制工艺的研究[J].中成药,2005, 27(8):916-919.

[8] 田源红,张丽艳,杨玉琴.综合评分法优化黑豆汁炖何首乌炮制工艺[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549-551.

[9] 罗旭蔚,欧昕.不同清蒸工艺对何首乌糖类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1,17(3):97-98.

[10] 赵荣华,赵声兰,解奉江,等.何首乌清蒸工艺研究[J].中草药,2007, 38(2):210-212.

[11] 陈正爱,李美子,曲香芝.何首乌炮制方法与其抗炎作用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111-113.

[12] 解奉江,赵荣华,赵声兰,等.清蒸与黑豆汁蒸何首乌中有效成分的比较[J].中草药,2005,36(7):1004-1006.

[13] 张艳君,韩峰超,刘唯芬,等.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成分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2(4):215-216.

[14] 丘小惠,马兴田,闵江,等.何首乌炮制工艺的研究[J].中国药房, 2006,17(16):1270-1273.

[15] 李卫先,张琦,王国仁,等.高压蒸制不同时间的何首乌质量标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396-397.

[16] 许冬瑾,向飞军,陶艳,等.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何首乌炮制工艺[J].中国药师,2011,14(2):207-210.

[17] 许冬瑾,陶艳,王三姓,等.高压炮制对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和卵磷脂的影响[J].中草药,2011,42(1):78-80.

[18] 李银科,蔡正洪,韦晓华,等.微波技术在何首乌药材加工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1):101-103.

[19] 韦晓华,李银科,蔡艳锋,等.何首乌的微波炮制工艺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3):536-539.

[20] Yu J, Xie J, Mao XJ, et al. Comparison of laxativ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raw, processed and fermented 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J].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12, 10(1):63-67.

[21] 杜晨晖,王兴红,赵荣华,等.发酵法炮制何首乌的初步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3):540-544.

[22] 杜晨晖,海青山,闫艳,等.微生物发酵炮制何首乌机理的初步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2,24(2):212-215.

[23] 石聪,张兰春,赵荣华,等.发酵何首乌的化学成分研究与鉴定[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10):45-47.

[24] 刘燕,晁若冰,沈怡,等.不同何首乌特征图谱的初步研究及发酵何首乌主要成分的初步鉴定[J].天津药学,2010,22(4):18-20.

[25] 秦波.发酵何首乌与制首乌等质量对比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

[26] 郭海霞,蔡正洪,范亚飞,等.挤压膨化炮制对何首乌中蒽醌含量的影响[J].中药材,2008,31(11):1633-1634.

[27] 朱利平,王岳峰.中药何首乌膨化前后大黄素含量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410-11412.

[28] 张挺,吕圭源,陈素红,等.炮制前后何首乌蒽醌类含量的比较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6):872-873.

[29] 史国兵.炮制对何首乌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2):95-97.

[30] 张志国,吕泰省,姚庆强.炮制对何首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药材,2006,29(10):1017-1019.

[31] 陈庆堂,卓丽红,徐文,等.何首乌炮制过程中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5):66-71.

[32] 王志豪,吴晓青.RP-HPLC法测定生、制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和大黄素的含量[J].西部医学,2010,22(6):1001-1003.

[33] 刘振丽,巢志茂,李林福,等.HPLC-ELSD测定何首乌炮制过程中单糖和双糖含量的变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5):6-8.

[34] 赵声兰,赵荣华,解奉江,等.炮制工艺对制何首乌饮片磷脂和总糖的影响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5):34-37.

[35] 丘小惠,李建华,黄志海.比较何首乌炮制前、后水溶性糖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6,17(12):954-956.

[36] 刘振丽,宋志前,张玲,等.不同炮制工艺对何首乌中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5):336-340.

[37] 刘振丽,宋志前,巢志茂,等.HPLC测定何首乌中抗氧化有效成分没食子酸和儿茶素在炮制前后含量的变化[J].中成药,2009,31(9):1392-1394.

[38] 周庆华,杨德强,张蕾,等.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磷脂含量的测定[J].中医药学报,2011,39(5):69-70.

[39] 金鹏飞,宋丽洁,胡欣,等.ICP-MS研究中药炮制前后18种微量元素总量和溶出特性的变化[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2):893-897.

[40] 刘振丽,李林福,宋志前,等.何首乌炮制后新产生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J].中药材,2007,30(12):1505-1507.

[41] 刘振丽,李林福,巢志茂,等.何首乌炮制后化学成分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21(2):239-241,248.

[42] 刘振丽,宋志前,巢志茂,等.何首乌炮制后新产生成分含量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0):2326-2329.

[43] 赵紫伟,李珊珊,顾雯,等.不同炮制时间制首乌致泻作用量-时-效相关性变化及其药理数学模型化研究[J].四川中医,2012,30(6):51-55.

[44] 赵荣华,赵声兰,刘珍珍,等.何首乌不同炮制品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9,34(1):68-70.

[45] 丘小惠,孙景波,许冬瑾,等.不同炮制条件对何首乌水溶性糖含量和分子量的影响及其药效相关性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69-71.

[46] 李,徐立,刘若囡,等.生、制首乌醇提物对小鼠肝脏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4):452-455.

[47] 李,徐立,刘若囡,等.炮制对何首乌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248-249.

[48] 李卫先,张琦,王国仁,等.不同炮制品种制何首乌致肝损害的研究[J].光明中医,2012,27(3):595-597.

(收稿日期:2013-03-26,编辑:梅智胜)

上一篇:浅谈数学教学的艺术美 下一篇:如何实施初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