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文化景观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9-28 10:54:48

对于我国文化景观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摘要:文化景观是世界遗产中提出较晚的类别,其保护、传承与发展也处于朝阳阶段。本文从分析文化景观遗产的现状等方面提出一些对于我国文化景观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其中详细的阐述了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再次解读了文化景观这一概念。

关键词: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自1992年由第1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以来,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个结合了人文文化与自然风景的新概念。这也将世界遗产带入一个新的阶段,无论从保护,还是传承与发展的方向上也有了新的思想和声音。

一. 文化景观的现状

1. 文化景观的定义及类型

定义:文化景观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文化景观,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是世界遗产中的一种类型。

类型:(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他概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2)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

(3)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

2. 我国文化景观的现状

截止2013年6月,我国已有45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处,世界自然遗产10处,世界文化遗产28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3处。其中的3处世界文化景观分别为:庐山、五台山以及杭州西湖。

(1)庐山(江西,1996.12世界文化景观)

庐山位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中游南岸、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滨,是座地垒式断块山。富有独特的庐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

(2)五台山(山西,2009.6.26 世界文化景观)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其中的内容包括从公元4世纪到19世纪的佛教建筑及独特的圣山环境景观,反映了各个时期建筑艺术和技术的杰出成就和特点,悠久的佛教文化传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杭州西湖文化遗产(浙江,杭州,2011.6.24 世界文化景观)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形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并传承发展至今,包括5大类景观组成要素:秀美的自然山水、独特的“两堤三岛”、“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整体格局、著名的系列题名景观“西湖十景”、内涵丰富的10处相关重要文化遗存、历史悠久的西湖龙井茶园,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特征以及突出的精神价值。

虽然这三处文化景观遗产的各项价值都是极为珍贵的,但由于多年来中国人对世界遗产的不全面理解是根深蒂固的,使得文化景观这一能够充分体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遗产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文化景观遗产在中国的发展较为缓慢,不过,好在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并理解了文化景观遗产的真正含义。

二. 文化景观的传承

文化景观的传承是与保护和发展息息相关的,保护与传承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因果关系。讲到文化景观的传承,首先要讲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只有先保护起来,才能永久的传承下去。而传承与发展则为并列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1. 文化景观的保护

和其他遗产一样,文化景观具有脆弱性,这使得许多珍贵的遗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然而让我们心痛的,不是时间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侵蚀,更为严重的却是人为性的破坏,损毁文化景观的事件比比皆是。

文化景观遗产地周边的土地,往往被过度开发或不合理使用以及环境污染等各种原因而使遗产地周围环境恶化、生态受损,遗产资源受到严重威胁。这与人们对文化景观遗产的歪曲理解以及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往往不能理解申请文化景观遗产究竟是为了什么。由于大多数人没有深究过这个问题,致使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出现了偏差。如今对文化景观遗产的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索取从而导致遗产资源破坏严重。在许多人眼里,世界文化遗产就是“摇钱树”,而并没有对遗产地进行保护,这样只会不停的“伤害”我们珍贵的文化景观遗产。

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其他的世界遗产一样,不仅需要遗产地的原住民和相关管理者的努力,更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只有这样,文化景观遗产才能更为长久的被保护下来。

2.文化景观的传承

文化景观是目前世界遗产里出现最晚的类别,其如何传承也有别于传统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或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文化景观是很具有独特性的,每一处的遗产都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个体,它凝聚了自然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更注重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

文化景观是以“文化”为核心,属于非物质遗产的范畴,其传承是需要人,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而最能充分理解并诠释遗产地文化的就是遗产地的原住民,因此,驱逐原住民的做法是极为错误的。经过时间的洗礼,原住民已经于遗产地融为一体,如果硬生生的将原住民迁出,无异于是将人类的大脑生生剔除。若要传承文化,就要维持原住民与遗产地的关系,而不是破坏这种关系。

文化景观是以“景观”为载体,是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景观的传承是在保护的基础上的。文化景观的传承应强调如何将蕴藏在其中的景观文化内涵有效保存延续或再现展示出来,发挥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

文化景观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化景观是人类历史的印记,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及其文化的象征,它是过去和现在活动的记录者。文化景观的传承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世世代代的传承,才能使文化景观不断的散发其光芒。

3.文化景观的发展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目前只拥有3处文化景观遗产,这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多民族多人口的特点。因此,中国,各地不仅基本都拥有人类长期生活的景观或遗迹,而且这些景观或遗迹所体现的文化也是十分丰富的。人们与周围的自然、社会因素结合在一起,记载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和自然面貌的变迁,给后代人留下历史的“活化石”,因此加强对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发展是我们要不断研究的课题,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地更新思想和方法,将文化景观遗产传承和发展下去。

虽然目前我国的文化景观遗产相对于其他世界遗产还是很少的,但它的发展前景却是非常可观的。现今各文化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其他民族的文化,这对于能够体现文化价值的文化景观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是很有益的。而文化景观遗产正是紧密联系着人与自然关系,同时也体现了这个环境问题,就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才能对自然不造成伤害,人类也可以继续生存。虽然人们的观念还是需要时间来修正的。不过相信这体现在许多古老文明的文化景观遗产在未来一定会被重视,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参考文献:

[1]《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单雯翔,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2],韩锋,《中国园林》,【2012】;

[3] ,严国泰,赵书彬,《中国园林》,【2010】

[4]《文化景观变迁理论与实证研究》,胡海胜,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上一篇:对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 下一篇:对重力坝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