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166浅议固尔苏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实例应用及操作感悟

时间:2022-09-28 08:58:43

165-166浅议固尔苏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实例应用及操作感悟

【摘要】目的:探讨固尔苏联合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得形成条件,以及结合本院实例和临床护理操作。对照根据不同病情在用药后肺功能的改善。其治愈率、病死率会显著减少。结论:固尔苏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实例疗效根据病情不同应用后差异明显。

【关键词】固尔苏;CPAP(持续正压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409-0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ewborn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即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在早产儿尤其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较为常见,其发病基础在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缺乏所致。它可导致患儿出生后6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发绀、双肺呼吸音减弱,病死率占早产儿死亡原因的50%-70%[1]。我院新生儿室自2010年起,使用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NRDS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操作实例及临床情况总结如下: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作为救治婴幼儿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辅助通气支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已被肯定。方便、快捷、价廉、无创、易护理,已被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所接受。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肺容量及功能残气量较小,肺泡容易萎陷,常可出现呼吸困难、、三凹征、青紫、ARE,在抢救呼吸衰竭的危重新生儿过程中,纠正缺氧是重要环节之一,迅速有效改善气体交换可逆转病情。

辅助通气是根据呼吸衰竭程度提供不同的呼吸支持。CPAP能使患儿在呼吸末保持肺泡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和防止肺泡发生萎陷,以改善通气功能,减少通气死腔和通气灌流平衡,而使PaO2上升、肺间质水肿减轻、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消耗减少。早期应用CPAP可减少需要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和减少机械通气的需要,是治疗新生儿轻-中度呼吸衰竭的常用技术。

人工呼吸机在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目前已被大型医院广泛应用,但由于呼吸机价格昂贵和气管插管后气道管理复杂易引起感染、气压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鼻塞式CPAP是辅助通气的一种无创伤、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价廉、疗效显著的方法。应用鼻塞式CPAP需注意的是,应根据病情变化及血气分析或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调整CPAP参数,确定使用时间,适时改为血管或鼻导管供氧,以防止氧中毒。如果出现严重血液动力学改变,应换成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 制剂的制作及结果

1.1 固尔苏制剂:该制剂的主要成分为猪肺磷脂,是一种从猪肺中分离出来的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质(规格:120mg/支)入院后24H之内即给与,单次剂量为100~200mg/kg.

1.2 方法:用药前将患儿置于远红外线辐射台上保暖,取仰卧位,常规气管插管。将气管插入到支气管分叉处稍靠上的位置。吸净气道内及口鼻分泌物。用2ml注射器抽取已经预热至37℃的固尔苏。分别予仰卧位,左侧卧位(肩部抬高)各取 剂量给气管插管注入气管内,时间不小于1min。给药后用复苏囊加压给氧3-5min。使固尔苏充分弥散至肺泡表面后,拔出气管插管,给与CPAP通气,心电监护:CPAP初调条件:Fio2 50%~60%;Flow:6-8L/min;PEEP.3~5cmH2O。

1-2h后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参数调整CPAP参数.

结果:我院新生儿室自2010年以来共18例,经固尔苏和CPAP联合应用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三凹征,发绀,症状明显改善,治愈出院。其中有2例自动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家属对医学知识的缺乏和对预后的担心,往往不能采取果断措施配合医生治疗。因此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减少其焦虑心情至关重要。

2.2 用物准备:CPAP处于备用状态,各种监护仪正常工作。准备好插管用物,检查好喉镜,备好气管插管,预热辐射台。连接好复苏气囊。准备好吸痰用物,吸引器处于备用状态。

2.3 患儿准备:将患儿放于辐射台上,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密切观察患儿口唇,四肢末梢皮肤颜色及血气分析结果。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等。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给予氧气吸入,迅速改善缺氧状况,提高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净口鼻分泌物,压力不可过高,时间不超过15s,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2]。

2.4 用药配合:协助医生摆好。彻底吸净器皿分泌物。常规气管插管;固定好,用药前再次吸净气管及口鼻腔分泌物。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抽取固尔苏,抽吸前摇匀,遵医嘱分别沿气管插管壁滴入药液。挤压气囊的力度和频率应大小快慢适中。

2.5 用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面色、氧饱和度变低。检测体温及时调整CPAP参数,预防感染。早产儿从母体获得免疫抗体少,放于功能差,容易引起感染。操作前护士应消毒双手,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制度,操作时动作轻柔,并注意保暖。保持环境清洁,清楚有害细菌。

3 总结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主要发生于早产儿,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并伴随结构不成熟所致。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不能保证足够的功能残余气量,及维持肺泡膨胀状态。因此,早期使用肺表面火星物质,可减少废气漏,改善肺顺应性。但最适得剂量,最佳的给药时间和方法,和最优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制剂,是疗效得到保证的基础和前提。临床试验观察表明,采用“INSUER”技术(即气管插管-表面活性物质-拔管使用CPAP)较为合适,减少了机械通气的使用[3]。在使用固尔苏的过程中,严格控制给药时间,不但会避免患儿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也获得了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较好分布。

参考文献

[1] 俞加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643

[2] 赵英荣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30卷第20期

[3] 易彬,张悦,何莉等。辅助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49例[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

作者单位:044000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

上一篇:肥胖的危害\治疗与健康教育 下一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