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时间:2022-09-28 08:35:30

关于市政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摘要:市政设施管理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它主要涉及城市的桥梁、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养护、维修和管理。市政设施管理工作是市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对市政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探索,理清市政管理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能更好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从而积极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政管理的新体制,促使市政设施管理的健康稳步科学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市政设施管理;改革;事权下放;管养分开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使旧的市政管理体制日益现出弊端,影响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为促进市政设施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上海市在1996年最先进行了市政设施管理体制的改革,并在之后的几年中,以“两极政府,两极管理”为原则,逐步建立了“事权下放、管养分开、企事分开”的新的市政设施管理体制。

市政设施管理体制的改革能够对城市道路、桥梁的合理规划及养护维修进行更合理的专业管理,保证市政设施的正常运作和城市的持续发展。从市政实施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市政公用事业各行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城市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但市政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市政设施管理改革中的问题

1.急于求成,操作不规范

在进行市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中,由于急于求成,对行业的基本状况还没有摸清,也未对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研究,制定出的管理制度缺少理论指导,也不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使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给管理制度在实际的操作中造成困难,也导致改革的实际操作不规范,甚至严重变形。

2.管理分散无序,职责不明

市政设施的管理属于地区管理,由各地区的政府负责,国家及省级主管部门仅作政策上的指导。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和改革框架方案,市政设施管理行业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管理分散无序,行业内良莠不齐,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定位不明确,使政府管理职能的履行无法到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3.公共利益和企业利益冲突

市政设施的管理是一项公益性的管理工作,承担着高度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在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市政设施管理中,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难以准确划分,市政设施管理的市场化引入了市场力量的参与,这就使得公共利益和企业利益产生了必然和常态的冲突。

二、市政设施管理改革中的建议

1.精心设计,循序渐进

市政设施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其运行中必然会呈现改革的过渡期特征,出现攻坚阶段。

因而在改革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而需要结合实际认真设计,循序渐进,分类分步地实现改革的步骤,不断完善市政设施管理体制,才能进一步推进市政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推动整体的改革取得成功,最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明确权责,统一定位

市政设施的运行,关系到社会民生、城市安全等各方面,在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深化“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原则,明确各部门的相关制度,能够是政府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能,有效地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3.建立灵活的运行机制

在进行市政设施管理改革中,应将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参与的合理运行机制,管养分开,转换机制。在确保政府的主导地位下,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对市政设施管理进行优化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公共利益。

根据各地实际和行业特点,已经实行了市政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城市中,已基本形成公开招标、特许经营和委托管理三种运行机制,从改革的实践效果来看,运行机制的多样化更有利于市政实施的建设,各地在进行市政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已有的运行机制中灵活选择。

但市政实施管理的市场化并不是私有化,市政设施的养护和维修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性,如果市政公共行业私有,其私人垄断会造成十分严重的问题,因而为了保障政府的主导地位,市场参与市政实施管理必须适度。

而由于各地区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市场环境差别大,在将市场力量引进市政设施管理中时,应根据当地的财政状况,及市政管理体制决定市场参与的比例,并进行实时监督,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

4.以公共服务为核心,协调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往的市政设施管理中,养护管理和作业方式通常是被动性的粗放管理,在进行市政设施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应将粗放型的管理养护转变为及时、规范的集约型养护,切实保障公众的利益和安全,履行政府的社会责任。

在市政设施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应将道路建设中“重建设,轻管理”的理念转变到“建设和管理”并重的科学管理理念,以公共服务为核心,公众利益为价值取向,进行利益调整,协调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市政管理体制的科学合理,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城市的稳定发展,最终实现为公众服务的根本目标。

另外,在“两级政府,两极管理”的原则下,加强行业社团协会组织的建设,充分开展市区联动,加强协会与政府间的沟通交流,加强协会内部机制的专职化和专业化,使行业与市政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达成一致,也能更好地推进市政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

结语

我国的市政设施管理制度改革还处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只有在改革中不断地思考总结,完善市政设施管理制度,将开放市场与强化监督,提高效率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才能进一步加强专业管理力度,体现市政府“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改革方向,开创市政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加快城市的发展进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贺明.发挥协会专业优势 促进行业改革发展——写在“全国市政设施管理养护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举办之际[J].市政管理设施,2011(1).

[2]张敏毅.推进管养分开 创新管理理念——上海市市政设施管理行业改革介绍[J].市政设施管理,2002(1):43-46.

[3]周韧.中小城市市政建设事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0).

[4]刘洋.无锡市市政设施“管养分离”改革的探索[J].市政设施管理,2006(2):37-38.

上一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之我见 下一篇:纳税筹划与会计政策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