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游戏优化初中数学教学初探

时间:2022-09-28 08:27:39

巧用数学游戏优化初中数学教学初探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已经被更加深化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学校和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有利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进步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数学游戏的方法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娱乐性、趣味性,使学生在玩游戏中学到了数学知识。本文从数学游戏的概念说起,结合一些实例来分析如何巧用数学游戏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游戏 优化原则 途径举例

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填鸭式教学已经逐步被各种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取代,数学游戏的应用就对数学教学活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那么,文章将对巧用数学游戏优化初中教学做以浅析。

一、数学游戏定义

何谓数学游戏,通常来说就是有关数学的特殊游戏。“数学游戏是利用数学知识的娱乐化的智力活动”。这种定义,说明数学游戏是数学问题和游戏的结合,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教师给学生渗透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爱好。这里,数学游戏即指智力游戏,即利用数学知识的智力游戏称为数学游戏。它还有广义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学科范围广泛,本身即是游戏。狭义数学游戏,数学知识涵盖在内,例如,逻辑、棋类、电脑游戏等等。

二、把握运用数学游戏的原则

1.注重提炼数学知识内容

教师采用数学游戏教学的结果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在进行数学游戏的同时渗透数学知识,注意帮助学生提炼数学游戏过程和结果,将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通过师生、同学间的交流,点评课堂游戏结果,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抽象思维,将数学游戏转化为数学知识进行讲授。

2.把握游戏设计的全局性

课堂教学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所以,教师要设计的数学游戏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让大家都能参与进去。如果游戏设置只有部分学生体验,其他学生就会产生对数学教师和数学教学的反感。所以,教师在选用数学游戏时要综合考虑到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体验游戏学习的乐趣。

3.数学游戏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

初中学生的思维已经逐步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数学游戏的选用就要注意学生的接受性、又要有些许的难度,尽量使学生最大化地提高学习兴趣,挖掘自身潜力,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第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成长历程;第二,在繁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数学游戏开展的时间,不能影响了教学任务。

4.注意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数学游戏的主要参与者还是学生。教师应该将大部分游戏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自己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提炼与把握能力。教师既要让学生参与,游戏过程中或游戏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使数学知识在交流中升华与迁移。比如,讲解“视图”时,将同学分为四组,每组选一个,从各自方向观察桌上的水壶。然后让学生记录、讨论交流、比较评价观察结果,在这个通俗的游戏中学到了数学知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5.师生平等开展游戏

在数学游戏活动中,教师不能在学生游戏时以旁观者身份插入当中,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双重身份,教师要注意,即使自己明白游戏结果,但不能指引学生该如何进行,而是要在游戏中发现学生的错误,但不能立即指正,应该在数学游戏后指出学生的错误。师生平等地进行游戏,教师给学生做好榜样,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参与到游戏中。

三、数学游戏的课堂应用实例

1.利用数学游戏讲解新概念

比如“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教师告诉学生七巧板的运用原理,即运用面积拼补分割法,和相同平面图形等积的原理。通过学生自己制作、拼出七巧板,教师来讲解有关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概念。这时,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就容易简单了。再如,讲解“概率”一节时,可以做谁转出的四位数大”和“转盘游戏”之后讲解概念,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把握概率的定义,认识到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教授章节绪论课、引言时导入数学游戏

在教授第一章、第一节课时,教师都可以导入数学游戏,以绪论课或引言为知识的开启创造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等有个大致了解,上好整个教材的开始课。

比如学习不等式的性质时,可以将不等式与等式进行对比,“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存在着等式,还存在着不等式,本章我们将学习不等式的相关性质,开展解不等式游戏,体会不等式(组),把握不等关系的实际意义,掌握不等式的证明,解决一些简单实用的问题;然后还可以将不等式与方程、函数相联系,让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就会自然而然接受知识。还比如讲“求代数式的值”一节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字母x和数字1的对话的数学游戏,就可以引用到讲解之前。

3.数学游戏渗透到中考题中

抽扑克牌游戏。甲、乙两人准备了13张从A(1)到K的牌,并规定甲抽到10至K的牌,那么算甲胜,如果抽到的是10以下的牌,则算乙胜,这种游戏对甲乙来说______(填“公平”或“不公平”)。他们准备了13张从A(1)到K的牌,共有13种可能性,规定甲抽到10至K的牌,共有4种情况,抽到的是10以下的牌,共有9种情况,(甲胜)=4/13(乙胜)=9/13 ,(甲胜)≠(乙胜),所以游戏对甲乙来说不公平。

“列代数式及代数式的化简”等知识讲解时,可以讲问题与游戏容融合。比如,小亮和小明背对而坐,小亮来发牌,首先发三堆牌分别置于左、中、右,每堆牌等数且至少2 张;然后,然后依次从左边拿出2 张、右边拿出1张放到中间堆;最后,从中间一堆拿出和左边现有牌数相等的牌放到左边。由小明回答中间的牌数,小明准确地回答了。你觉得中间牌数有多少?解答:由于每堆牌数相等,所以设每堆牌为x张,所以可以列出代数式并化简得到答案即x+2+1-(x-2)=5。

数学游戏多种多样。比如还有折纸、举行球类对抗赛的统计问题、利用太阳光测楼的高度问题等等游戏活动,其教学功用毋庸置疑。

四、结语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看到,将数学游戏与数学教学融合后,游戏在推动教学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数学游戏应该被用来服务数学教学,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石旭.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J].成功(教育).2012(16).

[2]本子么沙各.浅析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0).

作者简介:杨芹莲(出生1976年6月)性别:女、民族:汉族(汉族可省略),籍贯: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省、市或县)、2007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现供职单位全称: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新街中学,职称:一级教师、学位:本科、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上一篇:新疆小学数学双语教师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下一篇:以化整为零的作文训练方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