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9-28 08:14:45

关于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思考

摘 要:住宅小区的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观念的的进步,小区绿化建设的好坏现已成为人们的普遍重视的一个指标。本文着重介绍了山东省住宅小区绿化普遍存在的现状,并对其植物配置及植物多样性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住宅小区;绿化建设;植物多样性

Abstract: residential district greening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ity ecosystem,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 concept of people's progress, green building residential quality has become a widespread attention of index.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idespread Shandong Province residential district green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lant arrangement and plant diversity.

Keywords: residential district greening; plant diversity;

K928.73

住宅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业的蓬勃兴起,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选择住宅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强调景观环境方面的条件。这种现代生态居住观,给小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为住宅小区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住宅小区的综合环境在人们心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而住宅小区绿地是综合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给园林景观建设者们提出了更新的课题。本文就目前住宅小区绿化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绿地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加以分析,以期为住宅小区绿化建设提出一点浅见。

1. 住宅小区绿化的作用和目的

住宅小区绿化是建立住宅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住宅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住宅小区绿地是分布最广、最接近居民、最为居民经常利用和享受的最经济的一种绿地。对住宅小区绿地的合理绿化,不仅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户外休息放松环境,而且能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满足各种游憩活动的需要。而绿化植物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它能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防止西晒,降低风速,也能组织空间,美化环境,丰富住宅小区内容,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游憩环境,绿地还能起到防火抗灾的作用。做好住宅小区的绿化规划和管理,还有助于增加商品房的附加值,使楼盘保值、增值潜力加大。

2.目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的现状

2.1 不能因地制宜。

住宅小区绿化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在笔者亲历过的项目中,有的建设单位未能对住宅小区原有的立地条件进行详实调查,实地勘察、分析,对所选用植物本身的生长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未作细致的考虑,就盲目地进行绿地规划设计,或照抄照搬,或是依照投资者的爱好,认为只要种上草,栽上树,绿化的目的就达到了。例如,在许多住宅小区可以看到,整齐的绿化成为建筑的花边,其作用仅仅是为住宅小区“涂脂抹粉”,人们看不到小区的整体空间景观,看到的只是零碎的片段,因为在高密度的住宅小区中,景观设计没有被首先完整地提出,只是楼与楼夹缝之间的环境美化。第二类情况为许多国外的园林公司所引进,大多出现在面积较大的“别墅度假村”等高端小区。它强调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建筑物与人仿佛是这个“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圈”的入侵者,使人们无法融入其中,而与环境相隔开来。再一类情况是为渲染“热带风光”、“欧陆风格”的盲目引进不适宜的品种,山东省某地市就曾盲目引种棕榈等热带树种,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

2.2 忽视人们的需求。

建设部《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规定,住宅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 ,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宜低于25%。据笔者调查,大多数住宅小区为了满足绿地率的要求,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抠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有些被开发商作为“高绿地率”来炫耀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商业目的。这样的住宅小区,绿地面积虽然很大,植物配置和环境设计也极具品位,但是缺少不同人群活动的场地,不能满足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

2.3 苗木配置及质量问题。

住宅小区绿化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不协调,常绿树种比较丰富而落叶树种偏少,导致绿地的季相景观变化不丰富,绿化艺术水平较低。有些建设承包单位为了追求进度和节约绿化开支,选用的苗木不符合设计规格,质量差,不但没有达到预期设计的观赏效果和绿化的意境效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还给以后的养护管理增加了难度。

2.4 养护管理水平落后。

住宅小区的绿地其绿化效果和功能的体现不是竣工后就全部得到的,后期的养护管理使绿化功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有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缺乏专业人员养护,绿地草坪退化严重,杂草混生,病虫害防治跟不上,木本花卉及乔灌木修剪不到位,造成植物生长不够理想,未能充分发挥美化、优化环境的作用,甚至逐年退化。

3. 住宅小区中植物的选择

3.1 住宅小区中植物的选择原则。

3.1.1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适当引进外来特色树种。住宅小区是城市的细胞, 有的小区甚至已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地标。因此, 必须保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植被,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才能营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

3.1.2 以乔木为绿化骨干, 突出林荫功能。“绿地不少,绿荫不足”, 是一些小区绿化的通病。营造绿荫的乔木在小区中的应用主要是有生态和造景两个方面的作用。由于乔木树冠面积较大, 能够制造更多的氧气, 同时吸收较多的有害气体, 乔木的种植在小区中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对乔木的选择上, 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在整个小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约为1∶2 的比率。由于落叶乔木古朴, 枝干、树形迷人,最能体现园林的季相变化, 使小区一年四季各不同; 而常绿乔木可以给人四季如春的意境。小区绿化设计时应该根据设计意图合理安排选择树种。不能太多, 多则杂乱,一般选2~3 种主体树种, 选3~4 种辅助树种。

3.1.3 保健植物的选择。基于现代居民对健康的要求,小区绿化的树种,必须选用无毒的乔灌木,在居住区绿化时,选择美观、生长快、管理粗放的药用、保健、香味植物,即利于人体保健,又可调节身心,也可美化环境。这类植物如香樟、银杏、枇杷、无花果、含笑、牡丹、野等乔灌木及草花。

3.2 住宅小区中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3.2.1 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

在住宅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应该注重其层次的立体搭配。用乔灌、地被等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与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

3.2.2 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

“意春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从季节性来考虑应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3.2.3 以草本花卉弥被木本之不足。

虽然草木花卉在管理中比较烦琐,但是相对来说更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态长势等方面,使之互相协调。

3.2.4 主基调及主景。

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一个园林也有一个视觉焦点,即园林的主景。城市居民小区设计,就必须考虑焦点景物的配置,水景、山水景、植物造景。选择的标准是要能与环境相协调,能被小区居民所认同。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

3.3 住宅小区中植物的具体选择方案。

3.3.1 小区内道路绿化树种选择。

小区内道路分连接各小区分区之间的主干道和连接小区宅前道路的支干道、小道。树木配置以规则式、行列式为宜, 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宜配植以造形优美, 有季相变化的落叶乔木, 如垂柳、栾树等, 以遮挡东西向的太阳辐射, 在夏日为行人提供绿荫, 乔木以下配植剪形花灌木, 如红檵木球、海桐球、水蜡球、榆叶梅球等, 适当点缀几组常绿树, 如桧柏球、千头柏,使道路两旁春季有花、夏季荫浓、冬季有绿, 以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 增加绿色空间层次。但小区内各条干道绿化树种不宜雷同, 每条路都应以植物形成自己的特色。

3.3.2 楼前绿地树种选择。

小区内楼前道路多位于住宅楼北, 与住宅楼相距1~1.5m 的距离, 考虑楼前为居民经常出入,常年遮荫, 不适合植物生长, 多规划为方砖铺地,这部分用地若设计为图案新颖的水泥方砖嵌草铺装, 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可与周围绿地协调一致, 融为一体。

楼间道路以北与住宅楼南是小区中绿地较为宽阔的地段, 多布置有花坛、树坛、圆桌凳、长条座凳等小型园林设施和供居民游憩、休息、散步用的铺装广场。这部分绿地周边以低矮焊铁栏杆或绿篱围植, 绿篱采用法国冬青、大叶黄杨。绿地中间以自然式种植为宜。在圆桌凳、长条座凳旁宜栽植乔木, 如垂柳、栾树、元宝枫等, 为夏季居民停留、休息提供一片凉爽的绿荫, 冬季又不遮挡阳光, 有利于通风。在绿地中结合地形与环境, 栽植树型、花、叶均有特征的灌木, 如连翘、榆叶梅、日本绣线菊、白鹃梅、忍冬等, 花灌木宜丛植或在转角处弧形边缘孤植, 数量不宜过多, 并需控制生长, 以免遮光和阻碍通气, 过于茂密的树丛也宜形成卫生死角。常绿树宜剪形, 成组点缀于绿地中, 绿地以大面积草坪为基调,在草坪边缘或地形转势地段, 向阳处搭配以大面积宿根花卉, 使之与草坪紧密结合, 相互衬托, 形成开敞、疏朗的空间, 小中见大, 使宅间不大的绿地空间富有层次和变化, 满足居民休息, 观赏的需要。

3.3.3 小区内小型公共绿地的树种选择。

住宅小区内的小型公共绿地是居民休息、游乐和锻炼身体的活动中心。小区内绿化树种的配置必须根据绿地的地形、园林设施的形式和分布情况及人的活动范围而定。公共绿地内一般建有花架、廊、亭、景墙、坐凳、铺装场地、园路等小型建筑和设施,需用绿色植物加以协调和美化。亭、廊周围可采用丛植、孤植的手法错落有致地配置海桐球、红檵木等常绿树种和连翘、中华绣线菊、木本绣球、紫叶小蘖等花色各异, 有季相变化的花灌木, 以衬托景园建筑, 加深空间层次感。花架用五叶地锦、金银花等藤本植物处理。在座凳的周围可配置一两株垂柳、红花刺槐、栾树等落叶乔木, 用以夏季遮荫和创造一种幽静的环境。景墙前用大叶黄杨球、海桐球和紫叶小蘖球规则式布置, 或用花色艳丽的低矮宿根花卉丛植, 以打破景墙的平直线条, 使景墙显得更加自然, 精致。

住宅小区绿地内乔、灌木数量不宜过多, 乔灌比宜在1:1.5 左右, 常绿落叶比宜在1:2.5~3.0 , 最好选用大规格的苗木,做到当年投资绿化, 当年见效。一来有利于对已成形绿地的保护, 减少人为破坏; 二来可早日发挥小区绿地的生态效益。

4. 小结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连接,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注重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倡多元化,不要盲目效仿;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游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琳,胡广霞. 浅谈住宅小区绿化. 河南林业科技,2000 (20): 23-25.

[2] 严玲璋. 努力创造有利于城市生态质量的绿色空间环境[J]. 中国园林, 1999 (1) : 127.

[3] 陈光庭. 外国城市住宅问题研究[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09-315.

[4] 陈学似. 景观设计的误区[J]. 中国园林, 2000 (3) : 26-28.

[5] 陈自新. 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 6) [J]. 中国园林, 1998 (6) : 55-56.

[6] 何静山. 试谈中小城市住宅小区绿化规划及植物配置. 中国园林, 1994 , (1) .

[7] 袁之良. 小区绿化. 中国园林, 1994 , (3) .

[8] 陈自新等译.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作者,刘哲,男,助理工程师,现就职于泰安市园林管理局,从事建设工作12年。

上一篇: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