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需求角度抑制房地产价格的攀升

时间:2022-09-28 06:21:09

怎样从需求角度抑制房地产价格的攀升

摘要:房地产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房地产经济一般与GDP的增长相协调。但是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远远高于GDP的增长,这种现象不仅导致房地产行业的不健康发展,产生房地产泡沫,同时也威胁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抑制房地产的过热现象,但是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疗房地产怪病仍然是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本文从需求的角度分析房地产的需求因素以及怎样从需求角度抑制房地产价格的高涨。

关键词:房地产 需求 原因 方法

近日,国五条的细则相继在全国各省出台。人们对国五条细则的出台褒贬不一,有人对政府的该政策充满了信心认为房地产价格的拐点已经到达,房地产的价格会趋于平稳状态,但也有人坚持国五条的出台只能暂时的打压房价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房价的攀升。中国房地产业的供给面对的是一个持续上涨的需求现状,那么怎样从需求角度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缺口,进一步缓解房地产压力?

一、中国房地产价格攀升需求方面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高涨有着它的历史必然性,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任何资源都有稀缺性,而土地这种特殊的资源,其稀缺性的体现较其他商品来说更为明显。中国的土地一级市场是一个国家卖方垄断的市场。面对这个卖方垄断的市场,面对有限的供给,需求却是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增加的。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财富迅速积累,而资本市场却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对房地产需求的增加,进而促成中国房价的一路攀升。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保守的消费观和安土重迁,成家立业等又进一步推动房价的上涨。

1、供需的极大差异

从本质上讲,房地产的价格飙升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的供不应求。A.斯密的经典理论提出市场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消费者是理性的,价格在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进行协调,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和投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最终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高价和卖家接受的最低价处达成均衡。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同样阐述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并围绕价值受供求关系影响上下波动。不管我们是把房地产当成一种投资工具也好,当成一种必需的消费品也罢,房地产的本质是一件商品。商品的交易一定会受到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影响。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他说沿海地区应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同时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集中了当时全国的力量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我国的东西部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逐渐拉大,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发展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城市发展的差异不仅体现在GDP的统计数字上,还体现在城市化进程的差异。虽然近年来差距有所减小,但是城市较乡村而言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拥有更便捷、更完善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城市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以及人们对自身发展的需要,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到城市,进入到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队伍中。外来人口的迁移在加剧了房地产市场二元结构的同时,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形成猛烈冲击。我国除了有2.6亿农民工,还有大学生和知识技术人才在城市发展,他们参与城市建设的同时对城市的基础设施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层次,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住房作为安全上的需求是一种最基本的需求,弹性小且随着外来人口的涌入需求数量迅速增加。不考虑投资的部分,仅刚性需求就是很大的。

上图可以看出,中国土地的供给乏力,对于较为发达的城市来说,与庞大的需求相比,地产的供给更是极其稀缺的。这不仅因为该地区的土地资源经过长期发展,开发规模已达到一定程度,剩余土地供给有限,还因为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地产卖方垄断市场。土地一级市场的卖方垄断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城市住房需求共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土地的供给和需求的缺口,导致房地产价格的一路飙升。

2、资本市场不发达

就像国五条的出发点一样,中国存在着“房”氏家族。在中国的房地产中有着很大一部分投资者和投机者。在愿意囤房的人群中不仅有“房叔”“房姐”,还有普通的市民百姓。但是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愿意囤房呢?我们应该分析一下中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目前,基本的理财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类:银行存款,证券和其衍生的金融工具,期权期货,黄金房产等实物的投资。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资本市场的建设还不够健全,监管法律也有待完善。大部分的中国老百姓对于金融工具、资本市场不够了解甚至根本不了解。同时中国人的传统谨慎的先攒钱后花钱的保守消费思想加上中国待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大部分人愿意将自己的资产结余大部分存到银行里,储蓄率居高不下。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现象也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老百姓明显感觉到自己的钱不如以前值钱了,钱的购买力降低。一部分人开始为自己的闲置资金寻找出处。2007年到2008年初,中国的股票市场达到了历史最辉煌的时候,当时中国的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吸纳了大量的资金。一些“先吃螃蟹”的人体会到了螃蟹的美味,随即产生股票热的效应。然而,很多其实并不了解股票的人也参与到这一市场的交易当中,他们对股票市场的运作规律不了解,风险意识薄弱,之后股市的跌跌不休给了股民们沉重的打击。除从股票市场抽逃的部分资金,仍然有大量的资金套牢在股票市场当中。此后国家政策一直在鼓励民众进行证券市场投资,但证券市场却并没有重返辉煌,愿意投资到股市的人却越来越少,股市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不断传出的“内幕消息”更是让人们对股市失去了信心。面对通胀的压力,黄金、房地产这些投资类商品却被大家认为是一种保守的理财方式受到追捧。在近年来房地产供不应求,房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闲置资金向房地产市场流动就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高涨。

而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是与金融业紧密捆绑在一起的。基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监管部门加大对银行业风险的监管力度。同时,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和抑制共同使房地产企业的贷款成本越来越高。需求拉动和成本拉动同时作用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上升是必然的。

二、怎样从需求方面缓解房价上涨

交易是买卖双方需求和供给博弈形成的,受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影响。从需求方面解决房地产价格一路飘涨可以考虑降低消费者的需求和需求弹性。

1、进一步推动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城市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城市中的发展机会以及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如果在就业选择方面出现对高度发达城市有替代性的地区,就业人群对城市的需求就会降低。着力推动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会使得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机会增加。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人,在做决策时会考虑收益和机会成本的大小以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到一线城市就业的机会成本增加会引导人们降低对一线城市的需求。如果一部分城市的外来人口向二三线城市和乡村回流,对城市的基础设施的要求就会降低,对房地产的需求便会下降,从而减小供需之间的缺口。同时这样更有利于就业,使得中国的人口红利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为社会聚集更多的财富。

2、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建立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

虽然国五条及其细则的出台会降低一些人对房地产的投资需求,从而降低对房地产的总需求,但是迅速积累的社会财富必须有一个流向。银行存款的低利率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财富保值升值的需要。因此,迅速完善资本市场是解决房地产过热的途径之一。民众有了更好的投资途径便会减少热钱向房地产行业流动,“炒房”现象就会得到缓解。

同时,我们知道房地产业目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一个国家的发展仅靠房地产业是不够的。中国的实业需要资金的支持去发展。如果能将投资的钱投到中国的实业发展中去是可以大大提高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的。但是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股市中支持事业的发展呢?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股市的不了解和资本市场监管和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人们对资本市场有抵触和戒备情绪。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普及资本市场的知识不仅可以减少房地产市场的热钱,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膨胀压力,还可以支持实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是一件一举双得的事情。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归根结底,民众留下大量的存款还是因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人们对社会保障缺乏信心,愿意将当期的财富延迟到收入能力降低时消费。这些储蓄虽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帮助。但是过高的财富剩余不仅对房地产造成压力,对金融系统的风险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民众对社会养老、公共医疗保障有了信心便会增加当期消费,降低储蓄倾向,这样既可以减少流向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资金,也可以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还可以增加消费拉动国民经济更大发展。

国五条及细则对控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真正控制房价的上涨我们还有一系列的治本方法。真正从根本上治疗房地产中出现的怪病才能恢复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经济学原理》(原书第三版)曼昆著.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资本论》研读新视野,王岩.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3]《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描述性... 下一篇:浅谈实验大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