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业技术院校预防医学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时间:2022-09-28 06:06:37

卫生职业技术院校预防医学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3-2061-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1 预防医学教学面临的困惑

1.1 教学观念更新欠缺:目前,医学职业院校的预防医学课程采用教材仍是公共卫生版的教材模式,其中充斥着单纯的生物医学的观念,虽然增添了心理、社会因素,但内容较少、零碎、孤立,整体融合不够,没有完全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与对健康的影响融入每一个环境因素,缺少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去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观念。缺乏从生物、心理、社会诸多方面去寻找防病治病措施的全面整体的思维。使培养的学生只会孤立的用生物的或是社会心理的因素防治病,缺乏从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来分析和解决健康和疾病问题。

1.2 教材内容庞杂、繁琐:目前,高、中等医学职业院校预防医学的教材,仍是原公共卫生专业版,把环境卫生、营养卫生、劳动卫生、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等内容融在一起的构建模式,这些部分,又是自成体系,强调系统性、完整性的学科原则,并与临床医学、护理医学联系较少,使预防医学与临床医护相对脱节。由于教学内容庞杂繁琐,使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容易形成重治疗、轻预防的思想倾向,使教学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1.3 学生基础较差,课时较少:职业技术院校预防医学教材内容较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和医学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有一定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但当前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较底,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他们在学习中困难较大,又缺乏努力钻研精神,虽然经过文化课和基础的学习,学习专业课时仍然困难较大,由于教学时数较少,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对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不能有效地理解领会和掌握应用,因而对学习专业失去兴趣,甚至丧失信心。

1.4 条件欠缺、实训难于开展:预防医学实践性较强,涉及面广,许多实验、实习如社区卫生、社区护理、饮水卫生(水的净化、消毒)、食品卫生,生产环境调查等由于设备和经费等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开展。实践教学、实地考察、参观等,由于条件欠缺,而不能全面地按要求开展教学,形成讲授多而实践不足的局面,影响着教学效果。

2 采取的对策

2.1 灵活生动、更新教学观念:由于大多教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融合不够,注重生物因素而忽视心理社会因素,但是改用教材、改编教科书,笔者作为一名教师是无法进行的,惟有在教学中补充、渗入一此相关内容和新的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把人体健康有关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因素联系在一起,在研究生物医学的同时,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统一和人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相互统一。

在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中,一般传染病和营养缺乏病已不再是威胁生命的重要疾病,它在疾病谱中的地位已不重要,相比之下,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显著增多。目前居前三位死亡率的心血管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的病因中,都会有心理紧张、吸烟、环境污染等心理、社会因素。至于公害病、事故、自杀、吸毒、汹酒、艾滋病以及其他种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心因性疾病的广泛流行,更主要是由心理、社会因素所致。新的医学模式对一切卫生工作人员,都提出了(知识结构的)更高的要求,对于预防医学来说,尤为如此。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补充、渗入新的概念、内容、观点,把生物、心理、社会融入影响健康的各个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2 删繁就简,调整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庞杂、繁琐、重复等内容,作为教师,仍然无法改用或改编,只有运用现有教材,删繁就简,适当调整内容,尽可能地结合临床医学、临床护理等针对学生专业讲授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模式要转变,要根据岗位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使教学与就业岗位紧密结合,学用一致,采用模块式的教学,不强调系统性、完整性、重点突出技能性教学,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

模块式教学,例如《环境卫生》就可以从学科本位向就业本位转变,从知识本位向能力、素质本位转变,将《环境卫生》中岗位就业需要的,能实实在在地用于实践的内容,科学地分成几个模块,讲深讲透,使学生扎实掌握就行,不必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能使教师省下时间和工作量、使学生易学易懂,学有兴趣,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3 循循善诱、精心指导:“教无定法”教师不能只作教书匠,要学会当人师,教书要先学会育人,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服务,是指导学生学习,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提高教学效果上作一些努力。

首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预防医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以及实际工作能力,切实掌握就业本领;其次,教学过程是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结合,要重视学生的需求,不要一味地灌输,使学生产生困惑,要注意沟通师生间的感情,主动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产生困难的原因,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心理障碍和情感障碍,要针对各种有不同问题和不同困难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三是教师要深钻教材和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教案,选择适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运用分散难度、设计梯度,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逐步地推进,化解教学中难度,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讲课时采用挂图、模型或现场参观考察等,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到新知识;四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让学生能深入理解知识、又能动脑动手,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4 改进实验实习、开发学生潜能:职业技术院校的预防医学实践性较强,培养学生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又有实际就业本领,这样才能就业,所以本课程的实习实验十分重要,笔者正在探索实验实习的改进等问题。首先,更新实验实习设备,针对社区和农村实际需要创立社区卫生、防病治病、社区护理等有关知识的实验室、陈列室,具有必要的标本、模型、试剂、药品、照片以及实验器材等,以便实习实验的开展。其次是转变观念,改革实践方式,进一步深化拓展实验内容,注重实习实验的简捷性、趣味性、探索性、设疑、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探究和总结,让学生主动学习,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再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先进地区教学、实习等的实施和实际工作、活动的录像等,供学生观察学习、开阔视野、拓宽思维。

收稿日期:2008-02-27

上一篇:五官科护理学临床带教改革初探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