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教学更“鲜活”

时间:2022-09-28 05:46:37

让历史教学更“鲜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春风的强劲奏鸣,我们历史教学也由原来“填鸭式”的一讲到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特别是通过本次“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的学习,深刻感受到自身的差距与诸多问题。例如:学案教学过于程式化导致历史学科本身的丰富性和人文性体现不足,有时教学方式形式化导致学生知识得不到有效落实,教与学脱节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番反思。

一、 关于如何利用学案教学

一般利用学案教学的模式就是:课前发放―学生自主填充―有疑问小组讨论―教师解决疑难―习题训练。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诚然前提是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成长特点。这个模式不是不好,而是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不会灵活应用。怎样在这个过程中操作才能使课堂不那么枯燥乏味,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原本应该是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历史不应该仅仅是对背景、经过、影响的知识梳理和刻板回答,更应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是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充实而愉悦。著名教师夏昆说:“教师,首先是一个人,而且应该是一个博学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快乐的人。这样他才能把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能够将自己的优势及资源充分地恰到地用到工作中去的。这样的教师,不仅学生会受益,自己也会幸福快乐。”联系自己的教学,在使学生“乐学”方面做的还很差。因此,在学案的设计与应用方面更需提高能力,加强学习,灵活取舍。

所谓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由基本的程序、方法、行为习惯和艺术取向、情感价值等在内的多种元素构成的有机集合体。因此,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几步程序,更应充实和改善教学的内容、方法等等多个方面。例如康杰中学关欢欢老师在讲授《启蒙运动》一课时,程序不多,但是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精心设计,独具匠心。从导课的设计,别出心裁的利用当天天气“阳光明媚”和英语单词“Light”相联系,继而引出“启蒙”的概念。不仅使学生兴致盎然,还对英语单词前缀、后缀的学习方法有指导借鉴意义,更加深了学生对“启蒙”本意的理解。在讲启蒙思想家卢梭、康德时,补充了关于卢梭、康德的生平简介和典型故事、背景史实,使学生在宏观的真实的历史中体会到思想家们“为什么在特定时期会产生特定的思想文化”,并产生共鸣。还有临猗中学程洁波老师在对《启蒙运动》一课进行课堂小结时,用写对联的形式精炼而准确的进行了概括。足见他的才华横溢和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诗文气息,更加方便记忆。既符合文科生学生心理特点,又充分体现了“寓学于乐,寓教于乐”的思想。

总之,学案教学,应本着服务于教学,而不是让学案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学案也应该重视内容的丰富性、个性化、灵活度、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二、 关于如何避免教学方式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中由于过分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往往在实际操作中花样多而忽视了学生的接收和消化能力,造成知识落实不扎实,能力培养不理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最重要的是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便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这把尺子作为标准,就能够衡量出是否形式化。记得在自己的一次公开课中,由于准备时间有限,对学情没能充分深入的去了解。加之一味重视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导致在“辨析疑难”和“拓展延伸”环节中学生讨论热烈却无法真正突破难点。只知道“是什么”,却不知“为什么”。这样的课堂只是表面的气氛热烈,实际上学生的问题疑难仍然是“问题”、是“疑难”。如果自己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并加以启发和引导完全可以解决。可惜当时心里总怕老师一讲解一引导,是不是就有“满堂灌”的嫌疑。心里纠结不已。

相反,康杰中学关欢欢老师讲课过程中,可以说该讲就讲,该讨论就讨论,该集体回答就集体回答,该个别回答就个别回答。层层递进,自然而流畅,毫无造作。比如在分析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思想主张时,大量出示具有典型的思想家的名言和著作的原文,或者声情并茂的讲故事,或者娓娓道来的叙述,或者此时无声胜有声。比如最后总结时直接以幻灯片形式将各位思想家的肖像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缓缓划过屏幕。特别通过大量经典原著和史料的节选,真实还原历史,在关老师循循善诱的提示与启发下,学生很轻松的就将思想家的主要主张准确而全面的提炼和概括出来了。这样印象还非常深刻!理解也很透彻!这既体现了他高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也使学生在一点一滴中学到了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思维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什么才是历史学科素养。真正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给我的教学也有很多启示。

总之,关于如何避免教学方式的形式化,主要要明确自己的教学方法方式是否切合实际,是否能促进学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充分了解学情,在设计教学方法前认真钻研课标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多学习多借鉴交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 关于教与学脱节问题的一点探讨。

过去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知识密度大,专业化倾向强,教学模式化。毕竟高考指挥棒效应还无法解除。但是随着近几年高考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我们的教也应将侧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既是为了越过高考这道火线,也是为了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必须从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向关注“学生如何学”,教与学相结合,教学才能相长。当然,教学设计时就首先要考虑到学情和学习的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如何最大程度提高学生能力,培养人文素养,值得我们深思。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教师引导,也就是要求我们不能强迫,而是要以合作者、参与者、帮助者的身份有目的的追求,有价值的引导。在民主、和谐、平等的气氛中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学习。

综上所述,不论是小到学案编写、课堂教学,还是大到解决“教与学脱节”问题,新课程改革都要求我们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原则,在设计与应用时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灵活变通,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从我们历史这门人文学科角度讲,我认为,就是结合学情,结合学科特点,结合时代变迁、“以史为鉴”,使我们的历史教学不仅仅停留于对“历史知识点”的简单认识和罗列,更应还给学生真实的完整的客观的历史,使历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更加“鲜活”!

上一篇:美术教育,美的情感教育 下一篇: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