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上的玩具》中的“情”与“爱”

时间:2022-09-28 05:46:09

《阁楼上的玩具》中的“情”与“爱”

摘 要:美国女剧作家莉莲・海尔曼一向在美国戏剧界占有一席重要之地,这不仅是因为她的两个“第二”――继阿瑟・米勒之后美国第二个重要的易卜生主义剧作家和田纳西・威廉斯之后美国第二个重要的南方剧作家;而且还因为她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剧作界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时期,破茧而出,确立了自己在戏剧界的声誉,并为后继者铺平了道路。于1960年创作的《阁楼上的玩具》是海尔曼封笔之作。作品以一个破坏性的“情爱”故事为主线,着重讲述了美国内战后南方没落贵族后裔们的感情异化问题。本文拟从“情爱”这一主题入手,聚焦于家庭人伦之间的变态情爱以及种族隔离下的男欢女爱这两方面,尝试解开这些贵族后裔们感情异化的原因。

关键词:《阁楼上的玩具》;“情爱”;感情异化;南方贵族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60-01

莉莲・海尔曼(1906-1984)堪称现代美国剧坛最有影响力但又最具争议的剧作家之一。她一生创作了八部剧本,四次荣获纽约剧评奖,并参与改编了相当数量的舞台剧本和电影文学剧本,其“声誉堪比美国另外两位杰出的戏剧大师――田纳西・威廉斯和阿瑟・米勒,同时也被后继的女性剧作家誉为‘希望的灯塔’”(Griffin and Geraldine 1999: xi)。

于1960年创作的《阁楼上的玩具》是海尔曼封笔之作。它塑造了一群精神残缺、人格扭曲、生命畸零的南方没落贵族的后裔。剧中安娜与凯莉是一对已近中年的老处女,她们辛勤工作,完全放弃自己的社交生活,并将全部的爱与希望寄托在弟弟裘里安身上。而后者则是一个心智不全、一事无成的美男子。他把爱和对金钱的需要视为一切,认为金钱可以买到所有幸福。所以遭遇不义之财时,裘里安便不假思索为两位姐姐购买很多奢侈的礼物。而他那神经质的妻子莲莲又恐失去爱情,报复性地泄露了裘里安发财的秘密,以致全家遭殃,上演了一部命运的悲剧。

海尔曼谈到《阁楼上的玩具》的主题时指出,她要表现一种破坏性的“爱”的力量。安娜和凯莉两姐妹在父母离世后,为了维持生计终日奔波。与此同时,她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照顾弟弟裘里安。就像凯莉说的:“我们为这孩子操劳,为这孩子丢掉了我们的青春。”在她们的心目中,即使弟弟结婚成家,他也一直而且永远都是她们的“孩子”。而另一方面,弟弟裘里安则扮演她们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角色――男人。父亲的胆小怯懦让两姐妹自幼便厌恶和惧怕男人,因此她们企图将裘里安塑造成一个理想的“男人”,可以成为她们永远的感情支撑和慰藉。而凯莉甚至在内心深处不停躁动着与弟弟伦乱的性冲动。正如安娜所指:“你想和他睡在一起,而且一向这样向往。”当裘里安结婚并离开她们身边时,她们的精神世界几近崩塌。尤其是看到裘里安快要成为百万富翁,她们更加感到不安和彷徨。因为她们本质上渴望弟弟永远一无是处,这样可以永远依赖她们,不会将她们遗弃。这种近乎变态的想法使姐妹二人联合莲莲不惜一切代价摧毁了弟弟的富翁梦,再次将后者变成她们“阁楼上的玩具”。

该剧除了家庭人伦之间的变态情爱之外,还有另一条“爱”的线索――种族隔离下的男欢女爱。裘里安的岳母阿勃汀夫人出身贵族之家,却与黑人男仆亨利长期私通。即使内战后黑人恢复人身自由,但其地位并不能与白人相并论。当阿勃汀夫人向凯莉介绍亨利时,凯莉很惊讶:“我从来没有遇到有人介绍黑鬼的……把我们介绍给黑鬼……你们能相信这个怪女人吗?你相信他们是城里人吗?”从凯莉的话语中明显看出亨利受人鄙视社会地位。然而阿勃汀夫人全然不在乎这些。经历过内战后,南方贵族的地位一落千丈,随之而来的便是精神的空虚和寂寞。阿勃汀夫人此刻想要的只是男人贴心的关怀与呵护,想在晚年能有一块安静、与世隔绝的情爱乐土,而这些正是亨利所能给予的。所以即便是女儿莲莲发现了这段隐私并表现出强烈的厌恶之情,阿勃汀夫人也无动于衷。相反,她竟然以金钱交换的方式,让裘里安娶莲莲为妻,尽快使莲莲从她生活中消失。

弗洛伊德曾指出:“人在环境的压力下会使自己的感情异化,表现出非常规状态,比如俄狄浦斯情结等等。”家庭的不幸福和社会的变迁使这些人在面对“爱”时显得软弱无力,无所适从。虽然都涉及到感情,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本文为合肥师范学院院级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2011sk19)的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Aaron, Jules. The Little Foxes. Educational Theatre Journal Dec. 1975: 553-54.

[2]Estrin, Mark W. Introduction. Critical Essays on Lillian Hellman. By Estrin. Ed. Mark w.Estrin. Boston: G.K. Hall, 1989.

[3]Gassner, John. Theatre at the Crossroad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0.

[4]Griffin, Alice, and Geraldine Thorsten. Understanding Lillian Hellman.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9.

[5]Holditch, W. Kenneth. Another Part of the Country: Lillian Hellman as Southern Playwright. The Southern Quarterly 25(1987):11.

上一篇:浅论室内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及色彩处理 下一篇:新时代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