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马连道

时间:2022-09-28 05:03:52

西城区政府了对马连道茶叶街的最新规划

马连道地区位于宣武区西南部,地处二环、三环路之间,属于北京铁路枢纽和公路主干线的邻近区域。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马连道地区曾经做过两次重大调整。

第一次调整在1998年,将原本仓储的用地性质调整为居住用地;第二次调整在2000年,随着商业活动的兴起,将马连道路、南马连道路部分沿街居住用地调整为商业金融类用地,以支持该地区特色商业的发展。

根据北京市打造功能区尤其是南城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专家调研论证,马连道地区将定位为以大宗采购为支撑,具备专业化、批量化、国际化特征的新型商业区域。

按照规划,马连道将先后完善六条城市干道,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各三条。东西走向道路:由北向南依次是广安门外大街、北马连道路和南马连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依次为80米、25米和40米(局部45米)。南北走向的道路:由西向东依次是羊坊店路南段、马连道路和莲花河路,规划红线宽度依次为54米、35米和60米。还要加快对马连道粮库北路、中路、南路、东路以及马连道东1号路、东2号路和东3号路7条地区内城市支路的扩宽和改造。

根据西城区政府了对马连道茶叶街的最新规划,马连道将从单一的茶叶交易区蜕变为集购物、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综合商务区。

同时,根据规划,政府将从功能、产业、文化、景观四方面着手,对马连道茶叶街进行产业升级,建成马连道功能区综合服务大厅、茶叶商品交易所、中国茶文化展览馆、茶文化主体酒店、陶艺大师工作室以及茶文化旅游景区等。

此外,根据10月3日西城区政府马连道十二五建设规划,马连道在未来五年将在商务服务、文化品位等方面全面升级,并向东西两方向拓展。此外,马连道还拟申报4A级茶文化国家旅游景区。

西城区广外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其志介绍,正在筹建马连道功能区管委会,为茶商提供专门的管理和服务,有望于明年成立。

目前,马连道还在筹备建设中国茶博物馆。

提起马连道,人们首先想起的是茶城、茶叶和茶商。但马连道除了茶,还有许多居住于此的居民。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民又如何看待马连道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马连道西里小区。

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十位居民,大部分人对于马连道茶产业的发展,还是持正面的态度。“马连道让我爱上了更多茶。”在此地生活了将近十年的陈先生说。他告诉记者,在搬到马连道居住之前,他只喜欢喝花茶,但随着十年前他搬到马连道地区居住,在不知不觉之间他开始尝试喝各种茶,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我觉得在马连道大街上走一走,都可以沾染上茶香。”他说。

论起马连道茶产业发展的好处,体会比较直接的,恐怕要数陈大妈了。“我觉得最大的好处是租房的价格上。”陈大妈说,自己住的房子是两室一厅,由于儿子不在家里住,她和老伴就把其中的一个房间出租了。这几年,很多人体会到的是马连道茶叶价格的快速上涨,而她却感受到的是房租价格的快速上升。“我觉得这是由于马连道茶业的发展,带动起来的。”陈大妈的老伴李大爷说,“这几年来马连道租房的人多了,房租自然就上涨了。”

在这个小区生活了十多年的王阿姨,向记者讲出了她对马连道茶业发展的看法:“对于马连道茶业的发展,我倒是很担心。”

王阿姨说,她经常关注政府对于马连道地区发展所做的规划。“政府有意向将这里发展成为国际茶产业中心,而这儿要发展,我们的这个小区必然会被拆迁。”

“你要发展成国际茶城,肯定的,这儿要发展,目前的居民肯定要搬迁,要搬迁我们势必就离开了城市中心,离开城市中心我们担心的是什么呢?一个是医疗问题,一个是日常生活问题。”

王阿姨的担心不无道理。记者看到,这个小区最东南的一栋居民楼,已经拆了一半。“你看这个楼,稀里糊涂就给拆了。”透过王阿姨的语气,记者明显感觉到了她对拆迁的担心和无奈。

“因为政府把这边变成商业区,所以居民都要搬迁,搬迁的话有可能就不知道搬哪里去了,所以很担心。”王阿姨说。

“我们愿意看到马连道的发展,但我希望能在原地给我们盖一个高层的楼,大家还居住在这里,起码别弄得那么远。”王阿姨说,“我这儿一出门,身边又是中医研究院,又是宣武医院,又是友谊医院,而且对于老年人来讲,主要的是医疗问题,就是看病方便,这么大年纪了,几乎都有慢性病,要经常到医院取药和检查。这是比较担心的问题―搬迁。”

王阿姨说,作为普通老百姓,她的愿望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方面希望看到国家富强、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现在,马连道的发展,显然已经成为了让王阿姨稍感纠结的事情。

上一篇:中外茶事 第10期 下一篇:健康喝茶,喝健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