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9-28 04:25:22

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企业经济效益,更是保证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稳步发展的关键所在。它也是工程项目实现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成本要求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在工程管理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建筑工程管理实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项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1、质量至上的原则

工程项目管理是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相关管理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使工程费用、进度和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者是业主方的要求。这三者互相制约互相影响,而工程质量是整个项目运营的重中之重。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自身企业的信誉,而业主的造价最低也是建立在质量上的。

1.2、预防的原则

近年来建筑工程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性的关注,其中在施工现场电梯事故在一年时间内已经被报道了好几起,更有武汉某工地十几人因此遇难的恶性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为我们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敲响了警钟。其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某些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上的问题和漏洞。

1.3、服务的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管理其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以工程质量为基础,以满足业主需要为目的,于这一点来说,我国施工单位更体现了一种服务行业的精神“顾客就是上帝”。我们在实际现场管理中都是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控制,虽然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整体工序繁杂数量众多,导致我们在实际的管理中容易造成质量漏洞。正如新兴小米手机公司在提供相似产品的同时打造出负责任的工作态度给予客户信心一样占据市场,这是我们建筑行业内企业需要借鉴的。

1.4、数据信息的原则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在数据收集分析技术上领先全球了,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与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印度也有一定差距。这一方面也是受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历程短,技术革新不彻底等原因影响。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目前工程管理现状具体可以归纳为这几个方面:

(1)工程管理观念意识较为落后。在众多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观念,只是一味的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的管理不够重视。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工程管理工作不能全面开展,管理部门人员配置不齐,专业化水平低、人员素质不高。

(2)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这是建筑工程管理进程受到的最大阻碍,管理体制不健全使得管理专业程度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管理混乱无依可循。

(3)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不够重视。建筑企业往往将大部分精力花在工程承包方面,而忽视了对项目建设中的工程管理,这不仅使得施工管理状况混乱还使得企业施工成本大大增加。

3、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要取得一个建设项目的成功,有许多前提条件,最主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进行充分的战略研究,制定正确的、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有可行性的项目目标和计划,做出科学的决策。如果项目选择错误,就会犯方向性、原则性错误,给建设项目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建设项目的设计-包括生产工艺设计和实施方案的设计,科学、经济,符合要求。

(3)高效率、强有力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建设项目管理。项目管理者为决策、设计、实施提供各种服务。他将项目目标与计划和具体的项目实施活动联系在一起,将项目所有参加者的力量和工作融为一体,将建设项目的各项活动按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组织完成,最终完成预定计划和目标。项目管理是建设项目进行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方面。

(4)有效的、负责的、客观、公正的建设项目监督、监理过程。

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项目的管理与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是保证一个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的有效途径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建设人员众多,材料机械使用量大,各专业施工存在交叉作业,管理工作做的不好将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成本等,还可能造成或大或小的问题,甚至要进行返工,各因素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因此,工程管理工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还是重要的。

4.1、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4.1.1、项目监督体系

我国早期建筑市场十分混乱,同时因为没有全面的法律规范可依,造成了一段时间的建筑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也就是在那时出现在海南等地的房地产经济泡沫,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视。规范了建筑市场,同时也引进了国外的市场经验,实行了工程建筑监理制。

工程质量监督的着重时期便是工程施工阶段,所以建设单位应该在施工阶段之前就能够透彻地了解项目,对于质量关键点要有合理详细的监理规划且切实的在施工中完成。除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也要对自身建设活动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这是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是对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一种响应。

4.1.2、质量控制体系

准备阶段-要尽量多得收集建筑项目所在地的实际地理、气候、材料标准和技术规范等信息,通过设计交底等环节,消除图纸上会造成隐患的设计错误,也避免工程变更带来的资源浪费。除此之外更要做好相关分包工作保证工程质量。

(2)施工阶段-响应之前的工序质量控制,在安全管理思想下,对每个工序实行质量巡查、抽查及重要部位跟踪检查的方法严格控制工序质量,及时掌握工程质量情况,严格把关。

(3)竣工阶段-在此阶段,是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最后考验,在这最后的时期也是有要注意的控制点。要注意对施工阶段出现过质量缺陷的地方进行再次验证以确保质量纠正措施有效,其次要准备妥当所有需要移交和提供的工程文件,最后在通过验收后及时按合同要求撤离项目场地。

4.2、工程进度管理

在建筑工程进展过程中,不同施工阶段由于施工内容的不同,就会造成不同原因的进度失控。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进度管理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突出关键线路。施工单位一定要坚持把抓关键线路作为进度管理的最基本途径,并以此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各阶段的工作重心。

第二,加强配置生产要素管理。合理有效地配置工作中的各生产要素是增加管理效能!提高施工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施工过程中各网络节点动态控制的核心和关键"在各网络节点的动态控制中,建筑项目的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整个建筑工程系统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有效地跟踪施工现场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并不断预测和分析各工序的资源需要量与资源总量,做到规范资源的投入方向,并适时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以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实现。

第三,严格工序控制。施工单位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记录各工程阶段的工程进度,如开工时间、工作进程和结束日期等,这样就能为建筑工程进度计划的制定,调整和修改提供原始数据。

4.3、工程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验交,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一个工程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有现场成本,通过现场管理降低成本;有机械设备成本,通过缩短机械使用周期来提高效益;有材料成本,通过控制材料的质差、价差、量差来减低消耗;有劳动力成本,有效地使用劳动力,不搞人海战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质量成本,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无效劳动;有文化成本,通过提高凝聚力来调动积极性。还有运输成本、财务管理成本、安全成本等。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是以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成本为控制目标,使工程建设项目能够顺利优质的按照规定时间建设完成。同时,建筑工程管理也是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国家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更是建筑企业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杨海滨.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3,09:290.

[2]刘庆华,牛小玲.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探讨[J].科技风,2012,21:162.

上一篇:通过人防地下室给排水审图的几个要点 下一篇:铁路站房土壤源热泵系统供暖性能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