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凹陷四性关系分析研究

时间:2022-09-28 03:38:12

A凹陷四性关系分析研究

[摘 要]A凹陷储层粒度分布范围大,非均质性较强,物性较差,属于低孔低渗储层。论文通过对A凹陷地质、岩心、测井、录井和试油等资料进行分析,对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该研究对今后产能评价及储层改造等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A凹陷 测井资料 低孔低渗储层 储层

中图分类号:TD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75-01

1.储层特征研究

1.1 岩性特征

研究区块的目的层段是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 A凹陷腾格尔组、阿尔善组岩性分布以砂砾岩、含砾砂岩、泥质砂岩为主,其中腾格尔组砂砾岩含量较阿尔善组多。

1.2 物性特征

储层的物性特征主要是指储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的基本特征,它是储层评价和预测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进行储层定量研究的最基本参数[1]。

利用常规物性实验资料对该区块物性进行了归纳、总结, A凹陷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关性很强;孔隙度分布在3.0~30.8%之间,平均孔隙度为14.15%;渗透率分布在0.19~203.7mD之间,平均渗透率为17.58mD。

1.3 电性特征

电性特征是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综合反映。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差异,都从根本上影响着储层在测井曲线上的综合反映[2]。通过分析图表及测井曲线,可以看出A凹陷岩性越粗,电阻率越大,符合一般规律。

1.4 含油性特征

储层岩样含油级别以荧光为主,占62.8%,其次油迹,占24.4%,该区块含油饱和度集中分布在34~45%之间,平均饱和度为41.1%。岩心分析的残余油饱和度均值约11%,这说明原始含油饱和度最高不超过89%。

2.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2.1 岩性与物性

在地层中,随岩性变粗,其孔隙度与渗透率逐渐变好。一般来说,孔隙度和渗透率成正相关,渗透率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3]。但在本区中,储层较为复杂,需要分析相关数据。

A凹陷岩性为砂砾岩、含砾砂岩、细砂岩和钙质砂岩。根据分析可以看出,含砾砂岩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8~28%之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7~90mD之间;砂砾岩分布较广,孔隙度主要分布在6~32%之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8~160mD之间;细砂岩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5~17%之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5~4mD之间,物性较差;钙质砂岩的物性最差,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12%之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6~5mD之间。

2.2 物性与含油性

根据分析可以看出,当孔隙度低于7%、渗透率低于0.4mD时,含油级别为无显示,为干层;荧光显示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5~15%之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在3mD以下;物性越好,含油级别越高。

2.3 电性与含油性

电阻率测井在同一区块,同一层系,同一岩性的储层中,能较好的反应油水流体性质[4]。理论上,油层的电阻率大于油水同层的电阻率,油水同层的电阻率大于水层的电阻率。但是,电阻率测井曲线易受到岩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建立了A凹陷电性与含油会图版,如图1所示。

2.4 岩性与电性

A凹陷岩性变化大,主要由砂砾岩、含砾砂岩和钙质砂岩组成,但各种岩性的物性差异大,反应出来的测井响应特征也各有差异,但钙质砂岩在测井曲线上反应为高电阻率低自然伽马。为了能够较好的区分出钙质砂岩,故选用了自然伽马与电阻率曲线绘制交会图。

根据分析可以看出,钙质砂岩自然伽马值分布在70~95API之间、电阻率分布在10~50Ω・m之间;砂砾岩自然伽马值主要分布在90~130API之间、电阻率主要分布在2~70Ω・m之间;细砂岩自然伽马值主要分布在125~150API之间、电阻率主要分布在2~10Ω・m之间。

3.结论与建议

(1)储层岩性、物性和测井响应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砂砾岩、含砾砂岩、泥质砂岩,孔隙度渗透率较低,电阻率曲线在岩性粗处明显高值,说明测井响应可以很好的识别岩性。

(2)由于本区储层岩性、物性非均质性严重,因此根据四性关系得出的解释图版在非均质严重的层段应适当调整,尽可能正确全面地做出储层评价。

参考文献

[1] 方超,徐振永,张克鑫等.D油田主力储层四性关系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13):131~133

[2] 王润好,刘宇,王红涛等.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在新庄油田的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6,29(3):37~39.

[3] 赵为永,陈宏民,李松东等.乌南油田N;油藏储层“四性”关系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8,15(4):56~59.

[4] 孟宪富,陈堂锁,洛跃雄等.鄂尔多斯盆地杏河地区长6油组不同微相储层孔隙结构特征[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23(4):20~22.

上一篇:浅谈移动设备在车联网中的应用前景 下一篇:探讨欠平衡钻井工艺与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