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的初探

时间:2022-09-28 02:07:05

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的初探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原因;策略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几年的教育、教研工作中,我从小学各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下面谈谈几点在教学中如何巧妙提问的做法: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动力,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亲身体验数学的情趣与活力,并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的、快乐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让他们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比如,在教学“体积概念”之前,可为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乌鸦原来是喝不到水的,后来为什么喝到水了?放入的石子与水位升高有什么联系?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理解并牢固掌握体积的概念。在教学中,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知识自身规律等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是学生突破难点的“金钥匙”。

二、提问应具有艺术性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一定要讲究艺术性,否则收不到好的效果。教师应该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在维持提问愿意的前提下,对习题的形式和内容作适当的修正,在提问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能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有意识的把学生引入一种解题的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提问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发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智力潜能的超常发挥,使智力能力发挥最大效度,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原则。也就是说,提问时要旁敲侧击,绕道迂回,生动含蓄,并结合一定的问题情景,唤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的思考。

例如学习了列方程组解题之后,我给出了这样一个实际情景,在一个商店里,一个顾客和一位售货员的一段对话。顾客:我买一盒饼干和一袋牛奶。(递上10元钱)售货员:本来你用10元钱买一盒饼干是有多余的,但要在买一袋牛奶就少一元钱了。今天我们店在搞优惠活动,所以我给你买的饼干可打八折,两样东西请拿好,还找你8角。(一盒饼干的标价是整数元)根据对话内容,你能知道饼干和牛奶的价钱吗?通过设计这样的情景,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同时又圆满解决了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抓住学生思维提问

一堂课要提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该怎么提,先提什么,再提什么,几个问题按怎样的关系组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在课堂提问方式上着力优化。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才能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这不但能达到理解、巩固新知识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索,这不但能达到理解、巩固新知识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比如:学生在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后,可这样提问:(1)联系我们过去学的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想一想它们与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异同点?(2)联系我们前面学过的“分数、除法与比的关系”的知识,谁能用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来说明比的基本性质?这样提问,不但揭示了知识间的仍诹系,而且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又如:学习小数乘法4.38×1.3时,在小数乘以小数法则推导过程中,可这样提问:(1)这道题被乘数和乘数各有几位小数?(2)怎样使被乘数和乘数都变成整数?这时,积会发生什么变化?(3)要使积保持不变,应如何处理积的小数点的位置?(4)你能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说说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吗?这四个问题层层深入,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概括出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法则,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四、创造氛围敢于提问

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是因为没有把教师和同学当成与他共同探讨新知的伙伴。而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学习氛围。有的学生基础差,胆子小,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确实不容易。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肯定学生敢提出问题的勇气,而后再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中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此外,教师要采取措施,强化问题的环境:(1)让学生形成你问我答的好习惯;(2)不懂的知识在学习小组中讨论;(3)设立“问题卡”与“问题专栏”,及时地记载在大脑中闪现的问题与灵感,并通过问题的交流,使学生时时处于问题情境的氛围之中。

总之,提问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慢慢去经营、去探索,很好的了解和掌握它,让它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教师要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孩子在轻松而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本领,使孩子的思维和身心健康得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琦.“小提问”里有“大学问”――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05期

[2]周玲.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初探.《学周刊》,2011年01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下洋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下一篇:也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