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文化福利提升策略浅析论文

时间:2022-09-28 02:03:39

农民文化福利提升策略浅析论文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中共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农民持续增收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农民高物质福利的空想性。因此,增进农民文化福利是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农民福利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大国家对农村的财政投入,然而,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城乡差距巨大,相对于新农村建设需要巨额资金而言,国家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还相对有限。因此,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投入转化为最多的农民福利以防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应该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农民持续增收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农民高物质福利的空想性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引发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明显增加,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缺乏可以接续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功能的新的制度变迁,即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农村专业合作经济制度、政府的公共服务改革等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没有实质性的推进”,导致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政府意识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陆续出台了包括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和农机具购买补贴、取消农业税等在内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但是,这些政策都没能取得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使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的效果,中央惠农政策刺激农民增收的效力已基本释放殆尽,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长效机制尚未构建起来。

目前,农民增收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从事农业生产;二是进城务工经商。综合考察农民增收的这两种渠道,前景均不乐观。一方面,就通过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而言,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和我国农业基础的薄弱决定了我国的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不具备竞争优势,依靠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想法不具有现实性。同时,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相对有限,即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的收益率能够大幅度提高,在目前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数量众多的农民去平分有限土地资源上的收益,农民人均收入也不会有明显增加。同样,虽然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农民可以向城市转移以减少农村人口,但由于农村人口数额巨大而城市化进程只能逐步推进,短期内我国农村人口不会明显减少,因此,依靠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的方式提高农民收入的设想短期内不会收到明显成效;另一方面,就进城务工经商增加农民收入而言,我国劳动力数额巨大,就业竞争激烈,在城市存在巨大就业压力而农民自身就业竞争力不强的情况下,依靠农民大量向城市转移务工经商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可能性也不大。同时,进城农民越多,就业竞争越激烈,劳动力价格就越低。目前,进城农民工大多集中在劳动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的非正规职业领域,主要填补了城市的简单劳动力市场就是典型的例证。总而言之,农民持续增收还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农民持续增收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农民高物质福利的空想性。

二、增进重塑农民生活意义的文化福利是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当前中国社会变迁的趋势,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人、财、物流出农村流向城市,引起农村严重衰败和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人、财、物流出农村,引起农村严重衰败情况下,如何为9亿农民提供福利,遏制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使农民也能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成为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城乡收入持续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增加农民福利、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重塑农民生活的意义紧迫而重要。在社会转型和重大的社会变迁面前,农民心存困惑。一方面,他们要面对市场经济发展所必然带来的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收入有限使得被消费主义文化刺激起来的物质消费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在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巨大差距面前,农民心理失衡。同时,消费主义文化一再告诉人们,消费是光荣体面地,节俭是愚昧错误的,在巨大的时尚广告宣传面前,农民原有的节俭观念,富有人情味的礼俗文化、家庭意识等传统文化观念被否定殆尽,在农民的物质福利相对减少的情况下,精神文化福利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农民被抛入一个传统已失、现代又不可得的尴尬境地,他们的生活变得不再有意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在新农村建设需要巨额资金而国家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使有限的投入转化为最多的农民福利是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农民普遍处在“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生活状态,农民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普遍产生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的市场经济及现代价值使农民的传统价值边缘化,农民作为生活主体的地位,被一种强大的外来力量所压抑和排斥,他们已经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他们有着证明自己人生意义的强大需要”。因此,新农村建设应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大众文艺和大众体育,通过建立老年协会、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和其它文体组织,“让农民拥有一个公共的、有品味的、适合他们需要的交流场所,让农民有可以表达自己人生意义的合适方式”,重塑农民生活的意义。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为扭转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广大农民才能在农村仍然可以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农村仍然可以成为适宜农民居住下来的家园,从而保证农民工可以伴随经济发展的周期在城乡间自由流动,使广大农村地区成为实现劳动力城乡自由流动的“蓄水池”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参考文献:

[1]乔榛.中国农村改革的制度变迁理论视角追溯[J].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151.

[2]贺雪峰.乡村的前途[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15.

上一篇:剖析地区加快转变经济结构发展研究论文 下一篇:标线与交通安全关系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