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礼赞 第2期

时间:2022-09-28 01:55:59

走进利川市团堡镇的石龙寺,谁都会赞叹那两棵并肩连理的高大银杏树。这两棵银杏树是寺里最鲜活生动的景观。

这两棵银杏树都高达三十余米,粗足有4米围圆,被称为“夫妻树”。这两棵银杏树一雌一雄,昂首挺拔,笑傲风雨,直刺云天。据寺里的碑文记载:石龙寺修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8年),建寺时这两株银杏已有脸盆粗细。根据银杏树生长缓慢的特点推算开来,这两棵银杏树起码已有800年以上的树龄。眼前的银杏树定会令你惊讶:它枝繁叶茂,绿叶葱茏,没有半条枯枝、一片败叶,绕树一圈都是新发的小树条,那是老树繁衍的后代,雌树每年还结出五十多公斤银杏果实。更让你叫绝的是,这两棵银杏树都长在一条贫瘠的黄土坎上,许多根部都在干燥的石棱上,有的还是伤痕累累;然而就是它不懈地努力地扎入地下,吸取养料,支撑起这两根耸入云霄的生命,经受住数百年风雨沧桑的磨砺。这两棵树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夫妻啊!

我不得不敬佩起这些根来。再一次把目光聚到这些根上,两棵树的四周有八九条粗壮的根扎进黄土深处,根的上面有十几个碗口大的坑洞,已经开始腐朽。但根似乎没有悲哀,忍住剧痛去寻取营养,去完成养活生命、养育后代的使命。我想,地上的根如此坚韧,那地下的根可能更是顽强。是它们让大树傲视风云,倔强挺立;是它们让大树枝叶如盖,浓阴匝地;是它们让大树果实挂枝,神采飞扬。

我不禁赞美起所有的树根来。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艺术可以比得上根的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了。世界上没有一种事物可以比得上根的功劳巨大、风险之多了。根是万物的起源,根是万物的化身。有了根,地球才穿上多彩的华衣;有了根,地球才从亿万颗星球里脱颖而出,成为充满活力的星球。没有根,就没有春华秋实;没有根,就没有稻花飘香……于是我从心底敬佩根的奉献精神。

我还被根的团结所折服。高大的银杏树,它的根可算是盘根错节,但是它都是紧紧围绕在主根周围,那些根须像极韧的铁丝纵横深入,主动地积极地与主根配合,不断扩大领地,抵御其他植物的侵入,尽可能多地吸取养料,支撑起庞大的树冠,一年年一代代地养活生命,让它绵延成为时代欣赏的独特奇观。

我更被根的顽强所感动。除了石龙寺的银杏树根,我还在长江三峡的绝壁上看到过许多树木的根,那上面几乎没有泥土,但大小树木依旧生机勃勃,竞相生长,无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巫峡,我看到一棵要两三个人才合抱得过来的大树,它的身子横空出世,斜伸在大江水面之上,而它的根却像铁锥一样扎进岩石,硬是在坚硬的石壁中钻出,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

我猛然清醒了,难怪地球上每次地震,倒下的都是房屋,站立的都是大树;难怪每次洪涝灾害里,卷走的都是房屋,站立的还是树木。记得在1998年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到来时,许多人和动物都是爬到树上才获得生存的。有的树木虽然折断了树干,失去了枝,但只要有根在,过不了多少日子,它又会从废墟里挺立起来。正是在树根精神的感召下,灾区的人民迅速地重建起自己的家园。啊!根,伟大的根。

做人要学根,学习根的朴实谦逊,学习根的坚忍不拔,学习根的自强不息,学习根的甘于奉献。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的生命之根深深扎在伟大的事业中,像根那样,无论是黄土荒漠,还是悬崖峭壁,都能够执著生长,为事业,为子孙后代,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

赏析:作者开篇先写两棵令人惊讶的银杏树的树龄、繁茂和生长条件,接下来将目光聚到地下那些支撑大树的根上。通过对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根的敬佩和赞美之情。最后作者由此联想到做人也应学习根的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甘于奉献。

上一篇:只要树根不曾枯死 下一篇:野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