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28 01:43:29

浅谈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

在教学中我们把读的权力交给学生,读的时间交给学生,读的时间让给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学到知识,学懂文章。自读自悟,产生兴趣。质疑再读,深入挖掘。多样朗读,自主体会。在阅读教学中只有重视读的训练,才能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关键词:自主阅读 自读自悟 质疑再读 多样朗读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认为“读”是最关键的问题。如果在教学中我们把读的权力交给学生,读的时间交给学生,读的时间让给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读书的过程,学到知识,学懂文章,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一、自读自悟,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篇文章,首先要让学生对它产生读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用心读下去。这种兴趣该怎样获得呢?其实在学生初读完文章后就有了一定的收获,老师应抓住机会,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再谈一谈所存在的疑惑。此时,老师应给予肯定,因为学生所谈到的收获是学生自己学到的,而老师及时的点拔和鼓励是培养学生自信的关键,也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当学生对文章产生了兴趣后,就可以深入研究课文的内容了。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 质疑再读,深入挖掘

再读课文时,则需要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火花,有疑问才有思考解决的欲望。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因此,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时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法。让学生从文章中获取知识必须要细读、深读,探究文中的疑惑。对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还要采用多种方式的读书:(1)读议相结合。即在读文章的过程中遇到不清楚的、含糊的问题,可以和同学讨论来理清文章的思路和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加深对难点的理解。(2)读辩相结合。即在对文章的理解有不同的见解,可以和同学展开辩论,以探究竟。通过辨清是非,认识本质。(3)读找结合。即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感到困惑时,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当时作者的思想,以便更全面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更加全面的认识问题、考虑问题。

通过“读―议―找”的过程加深学生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对不理解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养成动手的习惯,只有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才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学习的方法,最终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也让学生有时间回味,有时间思考,有时间总结,有时间消化。不要让老师的喋喋不休地占去学生的自我学习时间,只有让学生充分的读文章才能实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 多样朗读,自主体会

读书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更要根据读者本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采用不同的读法:

1、自由大声的朗读。对于体会文章美感的文章,或抒发作者豪情的文章,可采用这种形式的朗读。这样更能感受作者的激情,更容易使自己进入角色,使读者的情感得到释放和升华。叶老曾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2、分角色读。这种读法适合故事性强,冲突大的文章。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景入情,深入角色,体会人物的情感,从而达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可以边读边演,加深体会。

3、默读。对于叙事或议论文,就让学生多默读。边读边想,边读边写。与作者有同感的可以写一句赞美的话;与作者有不同的观点的可以标注、质疑。读后再去探究,养成不动笔就不读书的好习惯,逐渐训练边读边想的能力。这样在今后的学习中,就形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终身受益。

4、背诵

一篇好的文章在学习完后,更要注重积累,因此熟读成诵也很重要。

语文教学主要把呆板的文字演变成有情、有感的语言文字课,是要学生由表面感知过渡到理性认识,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把握好课堂上的语言工具,即:读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只有重视读的训练,才能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读”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上一篇:绿色指标 绿色课堂 下一篇:探析体育锻炼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