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

时间:2022-09-28 01:36:40

寿光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

[摘要] 本文对寿光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金融因素和地方政府因素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以达到农户、农村企业、当地政府等各经济主体共赢的目标。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地方政府 金融支持

各地资源禀赋差异是解释目前各县域经济发展差别的因素之一,但地域相邻的县市在资源禀赋相近的情况下仍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则有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本文对山东省寿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的分析表明,金融因素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与当地政府的支持又密切相关。

一、寿光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中的政府职能与金融支持

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发展被认为是市场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的典型模式,在其经历的三个阶段中,地方政府职能与金融支持的演变如下:

1.1989年之前,在地方政府引导下,农户以积累性投资为主发展蔬菜产业。1978年后寿光农民开始蔬菜种植,政府则通过建立蔬菜批发市场等农村公共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鼓励农民种植蔬菜,1984年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由财政出资兴建。该阶段农户投资主要以积累性投资为主。

2.1989年~1995年,金融部门的支持成为寿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1989年,农业银行首次发放贷款7万元支持三元朱村农民建起了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1990年,当地金融部门提供贷款1980万元,发展冬暖式大棚5600个;1990年~1994年期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2.1亿元,扶持新建改建大棚3.13万个。在该阶段,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成为蔬菜产业化发展有力的助推器。

3.1995年后,寿光农业发展进入多主体投入、多渠道融资的阶段

(1)农业银行从乡镇领域撤出,网点收缩,业务有所调整,1999年~2003年期间累计投放农业贷款15亿元,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支农主力军,2003年该社各项贷款余额28.8亿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30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21.88亿元,占全市各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98%。

(3)政府职能由直接投资、干预市场向提供服务、政策引导投资为主转变。蔬菜批发市场由政府投资管理15年后由企业经营,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已实现与外商合资独立经营。1998年~2004年间,政府累计安排财政资金5000多万元落实贴息贷款2亿多元以支持农产品基地建设,并采取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4)农户是农业投入的主体。随着人均纯收入由1987年的638元提高到2006年的5936元,寿光农民对蔬菜产业的投入也不断加大,每年的净投入即达20多亿元。

(5)农业企业在融资行为上表现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并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市场。最近几年,寿光大多数企业进行了民营化改革,通过吸收职工入股来解决进一步发展的资金约束问题,改变过去过分依赖间接融资的状况。同时,企业通过参与保险、期货等各种金融市场获益。

二、寿光农业发展的经验总结

1.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级阶段,政府需要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投入等措施促进农户、农业企业调整生产投向、加大投入。一般而言,在该阶段,资本成为最稀缺要素,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金融的投入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2.在传统农业已经得到了初步发展的时期,农户一般已有了一定积蓄,农村合作金融有利于调节农户之间的资金余缺,通过小额信贷、农户联保贷款等制度设计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在农业企业的发展上,政府应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商业性资金对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

3.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较为发达的阶段上,已适合商业性金融的生存与发展,而合作金融也出现向商业化经营的趋势,各个经济主体对农村保险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资本市场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对现有的农村制度如土地制度等也产生了内在变革的需求和动力。

4.在政府、企业、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上,从寿光的经验来看,政府实行了适度的干预政策,但政策目标是农业支持而非农业剥夺,制定政策是为其确定的主导产业-蔬菜产业的发展服务,投资重点是提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农村公共品;在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各经济主体的交易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后,政府转变职能,农户、企业、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导力量。

三、地方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个引申结论

在对农政策上,一般情况下,作为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地方政府实行农业支持政策并不符合其目标,于是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地方工业化进程。但从寿光政府对农业支持行为的案例分析来看,当地政府在信贷、财政等领域的行为显示其政策偏好是农业产业化而非工业化,而寿光蔬菜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农民增收的同时,也满足了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高了包括当地公众对政府满意度在内的租金收入的目标。该案例的分析表明,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和财政资金投入支持,能够达到包括农户、农村企业、当地政府在内的各经济主体共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毅:三农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

[2]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对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调查[J].金融研究,2000.(8):121-13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我国三大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趋同性研究 下一篇:长珠三角洲经济发展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