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以人为本”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时间:2022-09-28 12:34:36

刍议“以人为本”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摘要】“以人为本”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旨在满足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增进人生的意义。将以人为本应用到室内环境艺术内,可有效提升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本文主要对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以人为本;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设计理念;重要性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设计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它是在特定环境下,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对设计对象所做的有目的、有意识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任何设计都有自己的专业属性,环境艺术设计就是以不断解决人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任务,为不同国家、民族、地域、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令人满意、舒适的环境空间。人的行为需要影响着环境空间的使用。我们生活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称为原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在原空间的基础上,把构成空间的各种要素进行组合和排列,创造出适合特定群体参与、使用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环境空间。空间的使用功能即环境空间的使用性,环境能否满足人或人际活动的基本需要。

人的行为需要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性的需求为衡量一切外部事物的基本标准,就是注重人性、人格和能力的完善和全面发展。任何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在我们水土流失、沙漠化不断扩大的今天,我们要让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这门科学艺术服务于人类,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断为人们创造舒适、优美的生存环境。环境的主宰是人。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使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人们也会提出不同的‘舒适度’要求。也就是说人们在环境中生存,会对环境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适应和改造,环境空间的使用者是人,使用者国度、民族、文化背景、所处地域及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不能简单地将一个环境照搬到另一个地方。但这并不是让大家摒弃自然,而是在遵守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更应该考虑到人的使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首先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最大限度地适应人的生理特点与行为特征及其规律,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需要的生存生活环境空间。在人和环境组成的环境系统中,人是核心,因此环境设计理所当然应“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放在第一位。空间设计首先要保证人们能安全、高效、便捷地进行日常的学习、工作及其它活动,保证人在各种环境当中能够顺利、便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此外还要满足人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2、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要把工作生活在期间的“人”的精神需要作为依据,把特定环境空间中的人的情绪或感情要求纳入到整体设计构思中,重视人的心理感受满足人的心理要求,满足个性化的情感与价值意义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3、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的标准,运用技术手段和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概念包含着两层含义:

第一,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环境”所指示的范围:一方面指室内空间环境、视觉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另一方面指自然环境、建筑室外环境等的有机组成与融合。

第二,室内设计的核心是“人”,这就决定了室内设计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要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为“人”服务,并能为“人”感知、理解并为“人” 所接受。体现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就要求室内环境艺术的创作不仅仅要注重视觉效果和设计主体的情感表现,而更要关注期间生存并生活着的“人”的生存发展,以“人”的需求为依据,以“人”的感受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生活环境空间”。

室内设计首先要符合人体尺度的基本要求。特定地域的物质空间为人类提供了建筑室内与室外、城市与自然等相互渗透的硬质环境,建筑内外的空气、声、光、热等的传递与变换构成软质环境。“软”、“硬”环境因人的参与而产生场所意境。这样在场所中就包含了景观的自然美和人工美、人文美和意境美,意境美因人存在、因人而异。由此可以看出,设计师在营造环境氛围时的使命并不在于完全满足人的视觉心理享受,而在于营造一个令人心动的超越视觉审美的体验:环境中造型、色彩、空间宜人的比例尺度,材质肌理、家具、绿化、陈设等给人的良好感受,都体现了人性化关怀。此外,室内设计还要适应特定空间特定人群的行为特征和规律。例如设计中要考虑老年人这一特殊的人群,根据其特定的行为特征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适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为老年人夜间活动而设置的感应灯;卫生间里设置扶手与急救电话;用防滑地板代替光滑大理石;房间里设置双极开关等等,对人性的关怀要体现在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4、室内空间的“意境”是空间的品位与气质的升华与传达,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磁场力”,是外化空间的“灵魂”,它更多地强调人的参与,以满足人们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最终目标。设计者应该特别致力于激发人们更多的互动及多种空间元素的组合而给予室内空间更大的自由,应着重于空间与使用者的对等性。空间之构成及表现之手法,可借由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及多元化的设计元素,衍化出最能融合使用者本身独有生活及空间的存在形式,以艺术设计的形式传达空间的“意境”,以取得美学与舒适的最大平衡。室内空间设计应该最大限度地追求人与空间的情境互动,设计师可以赋予空间更多的幻想与力度。二者的表现可以摩擦出强烈的不可抵挡的魅力,充满了新奇。多变的设计,呈现着短暂而又永恒的视觉印象,人们去触摸它,翻阅它,改变它,组合它们,分离它们……室内空间在静态与动态的相互来往穿梭间,必将产生奇妙的吸引力。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提供的是一种“过程”,过程中的所有元素进入人们的感觉系统,构成人的感官体验,而人们对室内空间的认知也是由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符号共同承载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动态地组织空间的设计元素,让人们在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是室内设计的主体对象和尺度。室内环境艺术创作的中心和目的是“人”――为了使“人”与围合人的“空间环境”构成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双向过程。人塑造着室内空间,空间又影响和塑造着生活和生存于其中的人。二者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决定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平衡的相对“关系场”。因此,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是营造一处赏心悦目的优美场所,更为重要的是充分考虑“人的不确定因素”。

参考文献:

[1] 孙晓利. 现阶段以人为本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探析[J]. 江西建材. 2015(09)

[2] 蔡云. 人性化设计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2)

[3] 王思奇.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浅析[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2(04)

[4] 刘慧琳,张珉. 从“以人为本”谈环境心理学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 美与时代(上半月). 2009(07)

上一篇:关于天津港集装箱堆场道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 下一篇:广州万达文化旅游城展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