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进出口:冰火两重

时间:2022-09-27 10:22:07

猪肉进出口:冰火两重

近几年猪肉进出口规模经历几番逆转,与国内猪肉市场供求走势紧密相关。

猪肉在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中的比重高达65%。猪肉供需以及由其引发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居民正常生活。虽然猪肉进出口规模占我国猪肉消费总量的比重不高,但却与国内猪肉市场供求走势紧密相关。

人世以来,我国猪肉市场供求关系波动显著,猪肉进出口也随之变动明屁:2006年,我国猪肉供应充足,猪肉对外贸易呈现近年来少有的大规模净出口格局,进口量仅2.4万吨,出口量则高达26.9万吨。

但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蓝耳病疫情蔓延导致母猪大量死亡,国内猪肉短期内供不应求,猪肉价格出现持续上涨。2008年我国猪肉进u一举超过30万吨,达到373万吨,同比激增3,4倍,且在当年6月创下6万吨的猪肉单月进口量历史最高纪录,从此我国由猪肉净出口国转为琦进口国。为此,国家出台生猪养殖补贴政策,随着农户生猪养殖积极性提高以及大批资金进入养殖行业,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猪肉市场供求状况又发生逆转,国内猪肉供给迅速提高,对进口猪肉的需求显著萎缩。

2009年全年,我国仅进口猪肉13.9万吨,同比大幅减少63.8%。不仅对进口的依赖减少,当年我国还出口猪肉8.7万吨,由此前连续2年的同比减少逆转为增加,增幅为6.4%。随着国内猪肉市场供过于求局面出现,猪肉价格大幅下挫至历史低位,从2008年5月的20元俭斤快速跌落至2009年5月的不足10元/公斤。生猪养殖严重亏损,很多投资者、养殖户血本无归,纷纷缩减养猪规模甚至选择逃离养猪业。2010年下半年起,我国进入新一轮“猪少价涨”周期,当年8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周期内最低点,猪肉进口高速增挺势头“卷土重来”,2010年全年猪肉进口量超过20万吨,达到20.1万吨,同比增长49.2%。

猪肉出口接连受挫

除了国内供给能力下降导致猪肉出口减少以外,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国外消费者剥’“中国食品”的信任度始终难以恢复,也直接导致我国猪肉出口形势进一步恶化。虽然国家一再重申禁止将“瘦肉精”作为饲料添加剂,但违规添加瘦肉精的事件“此起彼伏”:2006年,上海连续发生多起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问题猪肉而中毒的事件,涉及9个区300多人;2009年,广州也爆发出“瘦肉精”事件,导致70余人出现中毒症状;今年3月,我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再次爆发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件。该事件加剧了消费者对整个肉及其制品的不信任。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仅出口猪肉4.6万吨,由去年同期的同比增加16.8%逆转为同比减少8.8%。

供不应求刺激进口量增价扬

由于生猪繁殖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存在9个月左右的时滞,2010年8月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触底直接导致今年5-6月份全国生猪存栏量下挫。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生猪出栏量累计减少4.8%。供不应求状况再度导致国内猪肉价格重返快速攀升通道。截止今年6月底,全国鲜猪肉批发价格已达到每公斤24.68元,创下自2004年以来最高价。受其影响,部分国内肉制品生产企业纷纷转而投向更具有价格优势的进口冻猪肉。上半年,我国猪肉进口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同比增民态势,累计进口12.6万吨,同比增长40.9%;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375美元,上涨65.9%;进口鲢增价扬合力推动猪肉进口值高达1.7亿美元,激增1.3倍。

主要进口来源地表现活跃

由于甲型H1N1流感、二恶英污染、蓝耳病等问题,2009年4月26日以来,我国相继出台禁令,禁至从美国、加拿大、爱尔兰等部分区域进口猪肉。当年,我国自加拿大、美国别进口猪肉2.8万吨和2.2万顿,分别大幅减少87.4%和32.2%;自爱尔兰则全面停止进口随着相关疫情好转,2010年3月起我国陆续解除想关禁令,恢复源自上述国家的猪肉进口贸易,猪肉进口禁令陆续解除重新打开口猪肉进口之门。今年上半年,我国自美国进口猪肉6.3万吨,猛增85.6倍,使其重新恢复我国猪肉进口最大来源地地位;自加拿大进口1.77/吨,增加2.9%;自爱尔兰也重新恢复进口,进口量为0.1万吨。此外,今年4月份,我国首次批准3家巴西猪肉生产商向我国储口猪肉,巴两猪肉也将全面进军我同市场

东南沿海省份为进口主力

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15个省份有猪肉出_1记录,主要为国内生猪养殖、生产规模较大的省份。其中,湖南出口猪肉13万吨,增加24.9%,广东和四川分别出口1.3万吨和0.8万吨,分别减少4%和24.2%,3者合计占司期我国猪肉出口总量的66.6%同时,东南沿海发达省份为我国猪肉进口区域。今年上半年,广东进口猪肉5.3万吨,减少25.3%,占同期我国猪肉进口总量的41.6%;江苏和上海分别进口1.7万吨和1.5万吨,分别增长3.2倍和84.7%;天津和北京分别进口13万吨和1.2万吨,分别激增5.5倍和15.8倍。5个地区进口量合计占同期我国猪肉进口总量的85.8%。

进口暴增冲击国内养殖业

猪肉价格大幅飙升已经成为拉动我国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原因。今年6月份CPI上涨6.4%,创下3年来的新高,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7.1%,直接拉动CPI上涨1.37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占当月CPI总涨幅的21.4%。在国内猪肉市场供应紧张之时,进口增长能够发挥补充供给、平抑价格以及丰富百姓餐桌的作用,但猪肉进口增长过快,可能对国内生猪养殖业产生冲击。作为我国猪肉进口最大来源地美国,其猪肉生产集约化程度高,政府补贴资金投入大,同时拥有一套完整而严格的产品质量体系,保证其产品质优价廉,具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巴西从2004年开始就引入转基因饲料用于养殖业,转基因玉米占玉米种植总量的近7成。转基因饲料的成本大大低于非转基因饲料,饲料费用占生猪养殖费用的70%左右,因而巴西猪肉的成本优势明显。而目前国内生猪养殖相对零散、交易渠道简单、政策扶植力度有限,一旦低价猪肉大量涌入,对我国的猪肉养殖及加工产业链会产生较大威慑作用,市场供应容易发生较大的波动。未来一旦国内生猪供应量回升,国内仍略显“脆弱”的养猪产业链受低价进口猪肉的冲击可能被放大。此外,随着猪肉进口的逐步放开,未来国内消费者可能放弃国内的“土”猪肉,而更为青睬进口的“洋”产品,国内养猪业因此可能受到进一步的冲击。

预防“猪周期”卷土重来

当前,防止物价水平过快上涨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7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近期国内猪肉上涨压力有所缓解,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18日至24日当周,猪肉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2%,这是今年以来猪肉价格首次出现环比下降。近年来我国猪肉供给经历数轮骤升骤降,价格也随之出现“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猪贵伤民,猪贱伤农”,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给国民经济特别是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猪肉价格重新出现回落,应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猪肉市场供求关系、价格水平以及进出口状况的监测,及时预警信息,以防止价格大幅下跌再度影响养殖积极性,避免“猪周期”卷土重来。

上一篇:网游出海 第8期 下一篇:居安思危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