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优化建议

时间:2022-09-27 09:56:03

黑龙江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优化建议

[摘 要] 绿色食品品种繁多,每种产品又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对渠道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何设计出适应绿色食品流通的一般需求,又满足不同特性产品特定要求的渠道模式,是一项待解决的难题。从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绿色食品的特性对营销渠道的要求,立足于解决绿色食品营销渠道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绿色食品;营销渠道;优化

[中图分类号] F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2-0008-02

Abstract: Green food has wide varieties and each produc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so they hav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channels. Designing the adaptiv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green food circulation and meeting the channel mode of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products, which i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Heilongjiang green food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marketing channel and the solution of green food marketing channel, the study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of green food marketing channel.

Key words: food safety, green food, marketing channel, optimization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是我国独创的概念,国外对这类安全食品的研究通常都使用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概念。黑龙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土质肥沃;开发较晚,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地处高寒地带,病虫害较少。这些都为黑龙江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到2015年底,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7309万亩,实物总量3750万吨,总产值2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2.7%和14.8%。全省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发展到600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1620个左右。政府把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全省十大重点产业,制定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在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饱受“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不亮、渠道不畅”的困扰,其中,营销渠道问题成为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一、绿色食品的特点

绿色食品与非绿色食品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绿色食品主打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概念;二是绿色食品与非绿色食品在外观上没有差异,口感上极难分辨,品质上需要专业检测才能区分;三是绿色食品主要依靠标准化生产、加工,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四是消费者主要通过绿色标志来识别绿色食品;五是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投入较大,控制化肥、农药及添加剂的使用会降低单产,致使绿色食品的成本、价格较高。

由于以上特点的影响,消费者在选购绿色食品时,难以自行辨别绿色食品的真伪,主要看商品包装上的绿色食品标志,同时靠绿色食品经销者的信誉来保证。因此,消费者对于购买渠道极为重视。传统上购买农副产品的农贸市场、路边摊、居民区的果菜店、粮油店等,无法保证绿色食品的品质,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绿色食品的营销渠道需要另辟蹊径。国外有机食品发展初期也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分销渠道以外的渠道形式来销售,如:农场自销、专卖店、天然食品商店等。

国内对绿色食品营销渠道问题的研究始见于1997年(苏华等)的“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对于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主要认为是产销脱节,未建立起绿色食品特有的物流渠道和销售网络(武茂义2001);渠道流通半径小、渠道流通链条长、渠道组织不健全、渠道效率低(罗琳艳等2010)。也有人认为近年来绿色食品产业进入成熟期,该领域的主要问题已被研究者和企业界攻克,数量急剧减少(赵冬梅2014)。这个结论过于武断了,经CNKI查询以“绿色食品营销渠道”为主题发表的论文,2012年3篇、2013年4篇,仅比2011年的5篇略少。对于解决绿色食品营销渠道问题的措施,有人提出,建立从生产到加工、运输、储存、批发、零售等环节在内的绿色市场营销渠道网络(陈涛等2001);有人提出要建立扁平化营销渠道,发展一体化体系、网络直销、连锁配送等(杨长峰等2009);还有人划分了六种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主要模式(何庆等2011)。实践中,如何构建有效的绿色食品营销渠道,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影响因素

结合以上特征,在绿色食品渠道设计上,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产品因素

绿色食品种类繁杂,遍及农林及加工产品、畜禽类产品、水产类产品、饮料类产品等四大类57个小类,覆盖农产品及加工食品的1000多个品种。各类产品属性不同,对营销渠道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单位价值较低,体积较小,对技术与售后的要求较低等。部分产品有较长的保质期,可以走多级批零体系的长渠道。部分鲜活类产品的保质期极短,要走短而宽的渠道、系统。而有些有保鲜要求的产品必须走具有冷链物流能力的渠道系统。

(二)市场因素

绿色食品生产成本较高,定价也高于非绿色食品,主打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概念,市场定位主要面向经济收入较高、消费意识超前的城市中高收入阶层。这些顾客主要在大中城市,分布相对集中,适宜于采用大超市、专卖店、购物中心、电商等渠道形式。

(三)消费者的因素

绿色食品的特性主要由生产环境选择和生产过程控制来保障,产品本身看不出差异。消费者为了买到放心的绿色食品,会特别注重渠道本身对商品来源的控制能力。一般来讲,最放心的是大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直营专卖店,其次是大的绿色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连锁加盟店和电商平台上的生产者直营店,然后是大的连锁超市和知名的绿色食品电子商务网站,最后是一般的批发零售市场、农贸市场、社区便利店等。因此,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营销渠道一般首先看谁生产的、谁销售的,看重的是品牌,价格在次。

有些绿色食品是基本生活用品,经常频繁购买,每次购买的量较少,消费者希望很方便地随时随地买到这种消费品,需要走密集分销渠道。有些绿色食品要周期性购买,一次购买的量较大,可以走选择性分销渠道。

(四)生产者(企业)自身的因素

绿色食品价格高于非绿色食品,品质差异外观分辨不出来。为了避免在渠道流通过程中的以假乱真、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生产者往往倾向于使用自己能够控制的直营渠道。但这种渠道需要投资较大,市场覆盖面较窄是个矛盾。

(五)环境因素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必然面临着消费的升级。食品消费在总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大幅下降了,但食品消费的诉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吃饱到吃好,再从吃好到吃的健康、营养、安全,尤其是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一批消费观念升级先行者的带动下,绿色食品消费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时尚潮流。在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建设上就要满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方便地买到放心的绿色食品的需求。

三、优化建议

结合上述相关因素的分析,黑龙江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建设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合黑龙江绿色食品营销渠道体系,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完善产供销一体的渠道系统。目前黑龙江绿色食品营销渠道散乱小,许多企业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应该加强对黑龙江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整合,减少重复建设,把中小经销商整合进大的渠道系统。中小生产企业也应整合进产销一体的渠道体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追溯产品生产过程管理,加强品质控制的要求。

(二)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带动绿色产品的流通。整合应主要围绕龙头企业进行。龙头企业既可以是生产型的,也可以是流通型的。目前我们生产型龙头企业较多,流通型龙头企业较少。渠道建设还是应以流通型龙头企业为主进行。

(三)绿色食品渠道建设前端把好入口,后端提高门槛。对产销一体体系内的生产商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对产销一体体系外的供货商要进行品质认证,并增加商品品质检测,保证供货品质。终端分销上,需要密集分销的产品更多地是依赖当地的分销网络进行,但是我们要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可以设立一个门槛,选择一些有资质、有实力、有品质保证能力的经销商进入我们的分销体系。

(四)在主要市场的城市设立集展示、销售、配送、检测、管理、信息六位一体的营销中心。承担在当地市场的品牌建设,推广维护,自营零售、批发,向当地经销商供货、配送以及向电商平台的终端配送,商品检测、质量监督,当地经销商招募、考核、检查、奖惩,市场及产品信息的搜集、整理、上传下达等工作。

(五)建立绿色食品电商平台,整合电商渠道。目前绿色食品电商渠道也比较混乱。有大型企业自建网上销售渠道,有专业的绿色食品销售网站渠道,有阿里巴巴、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上的销售渠道,也有在门户网站、商务网站简单的供求信息。渠道不同,生产商、经销商不同,产品供货来源也不同,产品品质差异极大,甚至不乏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事情发生,对绿色市场的市场发育非常不利。政府应该组建或扶持一个统一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电子商务平台,采用BtoC的模式,组织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进驻平台,向顾客直销。实体配送通过主干配送网到城市,再由城市配送中心到客户。

(六)完善供应链,在主要市场区域建设主干物流配送中心,覆盖本区域的主要城市。许多绿色食品的保质期短,顾客比较重视保鲜程度,需要日配,配送中心的覆盖半径一般以能够当日送达为限。末端配送主要依靠城市营销中心和城市快递业。

[参 考 文 献]

[1]李史沣.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2)

[2]苏华,曾德森.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1997(6)

[3]何庆,王敏,唐伟.中国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建设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3)

[4]王如德.有效构建绿色食品营销渠道[J].商场现代化,2013(31)

[5]张超.浅谈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发展策略[J].改革与开放,2012(16)

[6]罗琳艳,杜红梅.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特点、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5)

[7]赵冬梅.国内绿色食品营销研究进展述评[J].现代商贸工业,2014(1)

[8]李桂平,焦伟航,王伟.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网络营销渠道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15(7)

[9]刘德坤.黑龙江绿色食品网络营销方案探究[J].科技资讯,2016(15)

上一篇:中国茶叶出口新丝路经济带问题的扎根研究 下一篇:基于电商产业空间集聚与集群重构的区域人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