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例已婚妇女宫颈糜烂情况分析

时间:2022-09-27 09:20:29

1911例已婚妇女宫颈糜烂情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720(2013)05-0030-01

【摘要】通过对不同年龄、避孕方式和不同妊娠次数育龄妇女患宫颈糜烂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对患病情况和患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已婚育龄妇女预防宫颈糜烂病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已婚妇女;宫颈糜烂;调查分析

2009-2012年,我县对6358名已婚妇女进行了常规妇女病普查,结果检出患宫颈糜烂1911例,患病率30.06%。针对1911例宫颈糜烂患者,重点开展了调查分析,调查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全县已婚育龄妇女,年龄均在21岁以上。

1.2方法:制订妇女病普查统一表,由专人填写,孕产次、避孕方式及生殖健康情况,行常规妇科检查。患病情况 共调查6358例,患病人数为1911例,患病率为30.06%。

1.3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不同年龄组与患病关系:见表1

2.2妊娠次数与患病的关系:见表2

2.3避孕措施与患病的关系:见表3

3讨论

3.1宫颈糜烂与年龄的关系:不同年龄组患宫颈糜烂的人数对比差异较大,20~3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这与正值生育时期生育器官和卵巢内分泌功能旺盛,致使整个机体形成周期性的改变,子宫内膜、阴道上皮脱落,自身免疫能力处于低水平有关;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年下降。

3.2宫颈糜烂与妊娠次数的关系:宫颈糜烂患者随妊娠次数的增加而升高,1次妊娠者患病率为23.1%,而4次以上妊娠者患病率为47.4%,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这与多次妊娠流产造成子宫颈机械损伤及子宫内分泌功能减退有关系。

3.3宫颈糜烂与避孕措施的关系:避孕方式与患宫颈糜烂有直接关系,使用等外用工具和采用带尾丝的宫内节育器患病率较高。因有避孕效果好且能防止性传播疾病,应用者较多,但其成分为乳胶制品,属于一种化学物质,对子宫颈表面有磨损、破坏、腐蚀作用,接触阴道面积大及带入的残留物在体内滞留的时间较长,当机体抵抗力低时,病原体侵入宫颈引起炎症反应,表现之一即为糜烂;带尾丝节育器避孕方式发病率高,探讨原因可能与宫颈阴道上部粘膜柱状上皮层薄,抵抗力弱,节育器尾丝长期异物刺激宫颈,尤其对敏感体质人群,使各种病原体潜藏于宫颈粘膜皱壁处导致慢性炎症,宫颈组织充血、水肿、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导致宫颈糜烂的发生[1]。

3.4干预措施:以生殖健康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教育,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正确处理分娩过程,防止宫颈创伤。妇产科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减少产后、流产后及手术后感染的发生。定期开展对已婚育龄妇女以宫颈癌为重点的妇女病普查工作。避免过早、过多、过频的生育和流产,采取良好的避孕措施,避免反复人工流产;指导已婚育龄妇女采用以宫内节育器为主的稳妥有效的避孕工具,防止因医源性和机械性创伤所致的感染。

参考文献

[1]王凤莲 徐国华.昌吉市农村已婚妇女宫颈糜烂患病情况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0(04)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上一篇:炎琥宁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80例临床... 下一篇: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