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读的要义之我见

时间:2022-09-27 08:57:53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读的要义之我见

孔老夫子读《易》至于“韦编三绝”,我国古代哪一个大学问家不是“学富五车”,至于那些“囊萤”、“映雪”,“悬梁”苦读的故事更不胜枚举。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说明读书与实践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时至今日,“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大潮下又释放出它的光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赞许,尤其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值得重视的方面也多,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把小学语文教学中“读”的要义发表出来,与同行交流。

一、正确地处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引领地位

鲁迅先生告诉我们:“要多看大家的作品。”著名作家古华也说:“老老实实的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吧,小说之道,诗人之道,尽在其中。”由此可见,我们要学好语文,也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读和写是什么关系?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古人也曾说过:“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刘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古诗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名言古诗都说明了读书与作文的关系。由此,我们说学好语文读为先。

二、正确地理解“读”的作用

一般的读就是我们常说的初读“即用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读清楚,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其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一年级课文《小树和老爷爷》就可以这样导入“:小朋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夏天小树长得很茂盛,为老爷爷撑起了绿色的大伞,冬天老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棉袄?”

2.借助拼音,读顺课文。指在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自读完课文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对仍有困难的、比较难读的字音或长句子,教师要进行二次指导,直到全班同学都读正确、读通顺。

3 .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朗读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在朗读时,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词语、文字等的品味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教师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或用远教IP资源中的课件范读,学生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读等方面的错误,朗诵时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语速的缓急和语气的轻重,则会将学生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感素质。

三、让学生从“读”中充实,积累智慧的“量”

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有位教师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教师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这么希望拍到照片,后来为什么没有来呢?”“高尔基为什么不让杂志社的记者进来,却嘱咐秘书一定要放小男孩进来呢?”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

综上所述,我很钦佩“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先生对读的高见,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充分发挥“读”的作用,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著名作家梁晓声说:“读,是一种幸福,” 让我们都有来享受“读”的幸福吧!掌握语文教学中“读”的要义,使之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尝试有效性预习 在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人生、境界、心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