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棋子挺进前阵,天使妹妹为哥哥破解生命困局

时间:2022-09-27 07:23:35

还在娘胎里,王维康就是父母孕育的希望:照顾大她7岁的脑瘫哥哥一生。时光荏苒,在她的鼓励和照顾下,脑瘫哥哥在棋盘上找到了快乐和自信,并成为一名国际象棋教练。人生如棋,看似没有希望,但因为有爱,再卑微的棋子也能脱胎换骨……

哥哥别哭,丑小鸭也会变成白天鹅

1993年2月14日,在一声清脆的啼哭声中,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女孩来到人世,母亲为她取名王维康。

王维康的母亲季慧是青岛西装厂的职工,父亲王兆瑞在青岛自行车厂上班。1985年12月19日,季慧难产,儿子王维靖出生后窒息20多分钟才被抢救过来,落下了脑瘫后遗症:不能正常行走,说话不够利索。

为了救治儿子,季慧奔走于全国各大知名医院,寻找可能发生的奇迹。秘方、偏方、针灸,能用的法子都用了,家里的积蓄也花光了,却收效甚微。1989年春节后,她辞去工作,专门在家陪儿子练走路、学说话。5岁时,王维靖终于能够站立。快6岁时,他喊出了第一声“爸爸”和“妈妈”。1991年9月,季慧和丈夫决定送儿子去学校读书。在他们再三恳求下,青岛市一所小学才勉强同意接收王维靖。第一天上课时,王维靖因为“傻傻地”坐着,无法与大家正常交流,引来一些同学嘲笑。尝试了所有的努力后,儿子几乎还是个“废人”,智力只相当于3岁幼儿。季慧绝望了!她和丈夫决定再生一个孩子,希望他们百年之后,儿子可以由弟弟或妹妹照顾,不至于沦落街头

女儿出生后,季慧视如珍宝。她时常把女儿抱在怀里喃喃道:“宝贝,妈妈盼着你健健康康怏点长大,当妈妈的小助手,陪哥哥说话,陪哥哥玩耍……”

转眼,王维康3岁了。一天下午,季慧正在厨房做晚饭,客厅突然传来一阵哭声。原来,女儿和儿子为争一个苹果互不相让。“宝贝,把苹果给哥哥好吗?”季慧试着问女儿。王维康一撇嘴:“不,这个苹果是我先拿到的!”季慧淡淡一笑,指着蹲在地上抹眼泪的王维靖说:“你知道吗?没有哥哥,就没有你,你要学会让着哥哥。妈妈给你讲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吧……”听完故事,王维康若有所思,大大方方地把苹果给了哥哥。

从那以后,季慧每晚都要给王维康讲故事,她要在女儿的心里播下善良、仁爱的种子。渐渐地,王维康幼小的心灵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哥哥与别的男孩子不一样,他走路一瘸一拐,说话结结巴巴,需要妹妹照顾和帮助。

王维康5岁那年,一天,哥哥放学回到家一直躲在屋里哭泣。“哥哥,你怎么了?”王维康问。王维靖抽泣道:“我回答……不出问题,同学们都……笑我。”“哥哥,不要怕别人笑话!”王维康像个小大人,拍着哥哥的肩膀说:“老师给我们讲过丑小鸭的故事。丑小鸭也像你一样,经常被人笑话和欺负,可是它后来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哥哥,你也能变成美丽的天鹅!”“真……真的吗?”王维靖一抹眼泪,竟憨憨地笑了:“我还要听你讲丑小鸭的故事。”“好啊,我今晚就跟哥哥睡。”那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季慧和丈夫还能听见小小的卧室里传来两个孩子叽叽咕咕的声音……

1999年9月,王维康上小学一年级了。星期一早晨,天下着雨,王维康对季慧说:“妈妈,今天你就别送我和哥哥了,我要像蜡笔小新一样帮哥哥撑伞,带他上学。”“你……行吗?”季慧有些担忧地问。王维康信心满满:“我肯定行的!”说罢,她撑开伞,搀扶着哥哥向学校走去。季慧不放心,悄悄紧跟其后。为了不让哥哥淋雨,王维康努力地踮着脚,尽量把雨伞往哥哥头顶倾斜,她自己的衣袖却打湿了。目睹这一幕,季慧心疼得眼泪直往下掉,在心底喃喃道:“女儿,让你这么小就承担起照顾哥哥的任务,妈妈于心不忍啊!”她想跑上去,但刚迈开步又停了下来――就让女儿好好爱她的哥哥吧!

不久,季慧欣喜地发现,女儿不仅爱哥哥,还在无意间开启了哥哥的心智。

2000年4月的一天,季慧正在做晚饭,儿子嚷嚷着要她陪着出去玩。季慧实在抽不开身,王维靖便哭闹起来。在房间里写作业的王维康听到后,赶紧从书包里掏出一盒棋子:“哥哥,别哭,我陪你玩。”一看到棋子,王维靖两眼放光,马上止住了哭声。原来,这是一盒国际象棋。当时,王维康在电视上看到世界冠军谢军拿了奖杯后十分神气,就报名参加了学校里的国际象棋兴趣班。

那天,王维康摊开棋盘从最小的士兵讲起:“哥哥,国际象棋中的士兵和中国象棋不一样哦,一旦它冲到底线,就能变成任何棋子……”王维靖若有所思地问:“是不是……我只要像勇敢的士兵一样,努力往前冲,别人就不会再嘲笑我了?”王维康使劲地点点头:“哥哥,加油!你一定会成为那颗了不起的棋子!”

小小棋盘浓浓兄妹情,再卑微的棋子也能脱胎换骨

从此,王维靖迷上了国际象棋,天天缠着妹妹给他讲解、示范。然而,一个脑瘫儿要学国际象棋谈何容易!王维靖最大的困难就是记忆障碍。有一次连下了五六盘,总是输给妹妹,他气得一推棋盘不下了。她抱怨道:“哥哥,就怨你笨。别耍脾气啊!”话一出口,哥哥竟“哇”的一声哭起来,不停地敲打着脑袋:“我笨,我笨,我惹妹妹生气了……”王维康连忙拉住哥哥的手,说:“哥哥,对不起,我今后再也不说你笨了。我要再说,我就是小狗。不信,咱们拉钩!”见“小老师”愿意当小狗,王维靖破涕为笑,轻轻勾住了妹妹的小指……

为了解决哥哥的记忆障碍,王维康让爸爸买了一台录音机。她把自己给哥哥讲解的对话录下来,一遍遍地放给他听。

一次次训练之后,王维康也学会了“赏识教育”。那天下午,兄妹俩回到家,兴冲冲地在餐桌上摆开战场“厮杀”起来。几个回合下来,王维靖举手投降,气恼得又将棋子撒了一地。“哥哥,都怪你太不小心了!咱们再下一局,你一定赢我。”自己取胜挫伤了哥哥的兴趣,王维康决定让哥哥“赢”一局。第二局结束,王维靖激动得手舞足蹈:“哈哈!我赢了,我赢了!”他兴奋地跑进厨房向季慧报告喜讯:“妈妈,我赢了妹妹一局”“真的吗?赢了妹妹这个小老师,真不错!”季慧微笑地拍着儿子的脑袋,看了看他身后同样高兴的女儿,心里荡起一阵暖流:这是女儿为了保护脑瘫哥哥学棋的积极性,故意输掉的呀!

在小小的棋局上,王维靖找到了快乐和自信。一次次对弈中,兄妹俩棋艺有了很大进步。

2001年9月,王维靖上初中了。学校离家很远,加上季慧因长期操劳身体不好,每天都要熬中药吃,无法接送儿子。她和丈夫商量,决定不让儿子上初中了。“如果让哥哥辍学,我也退学!”不到9岁的王维康急了,哭着央求道,“爸爸妈妈,你们就让哥哥读书吧!哥哥是病人,如果他再不学习,今后就什么希望也没了!”女儿的一番话说得夫妇俩惭愧地低下了头,他们决定让儿子进行语言训练,避免结巴紧张的状态,让他

可以和人正常交流。

请了一个老师,要上第一堂语言训练课了。在进训练室前,王维康笑着对哥哥说:“哥哥,你要勇敢,别做一个‘贪生怕死’的逃兵哦,我还等着和你杀几局呢!”说完,她伸出小手跟哥哥拉了钩。

遗憾的是,第一堂课效果并不明显,老师说要坚持长期做。这时,父亲王兆瑞说:“有没有用啊?家里生活这么紧张,我也下岗了,怎么办?”

夫妻俩心情变得十分沉重。一天,他俩回到家,刚到门口,就听见女儿的声音:“哥哥,我陪你下棋吧,帮你解解闷。”一看,女儿和儿子已经摆开了战场。“哥哥,你下得真不错!”妹妹的一个同学边看边说。“那是!”王维靖此时说话也不结巴了,一脸得意,“我一下棋就来劲儿,棋长在我心里了。”王维康的同学一阵惊讶:“棋还能长到心里?”王维靖停下手中的棋子,指了指对面的妹妹,笑着说:“是的,这是我妹妹说的。她说要想下好棋,就要棋从心生,棋人合一。现在,我只要一下棋,就什么烦恼都没了。”

见儿子在女儿的陪伴下变得如此自信、快乐,季慧对王兆瑞说:“儿子这么可爱,女儿也那么爱他,咱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儿子变成‘正常人’,让女儿的努力没白费!”王兆瑞点点头。这些年,女儿就像美丽的天使守护着脑瘫的儿子,还让他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如今,怎能因小小的困难就轻言放弃!

几个月后,王兆瑞夫妇向亲戚们借了两万元,给王维靖交语文训练课学费,还做跟腱按摩等康复治疗。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王维靖竟然能自如行走了,说话也很流利了,这对王家来说是莫大的惊喜。

上初中后,王维靖依旧遭到同学的嘲笑和歧视。每当哥哥伤心的时候,王维康就和哥哥下棋,鼓励哥哥成为那颗“了不起的棋子”。在妹妹的帮助下,初中三年,王维靖的自理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王维康的棋艺日渐精湛,多次在省内少儿国际象棋比赛中获奖。

孩子的进步让王兆瑞欣慰不已,他此时已经找到一份装卸工的工作。在家里,每当儿子和女儿下棋时,他就站在一旁观看。时间一长,他也学会了下国际象棋,还时不时和孩子们过几招。

一路奋勇突围,“象棋妹妹”带哥哥走出困境

然而,就在一家人刚刚看到幸福的曙光时,打击接踵而至:2004年6月,王维靖初中毕业,因体育成绩不达标,成绩不理想,所有高中都拒绝接收他;王兆瑞也再次失业,由于年纪偏大,他四处求职却极不顺遂。

见哥哥成天对着棋盘发呆、父母为了生计愁眉不展,王维康提议道:“爸爸,要不你跟我们老师一样,开一个国际象棋培训班吧!”王兆瑞眼前一亮,在陪孩子下棋的过程中,他的棋艺确实大有长进。季慧却直摇头:“你爸爸从来没有做过教练员啊!”王维康跑进屋,拿出一本由中国国际象棋协会颁发的初级教练员证书兴奋地说:“妈妈,爸爸有资格当教练员!”原来,她在参加山东集美杯国际象棋定级赛时,主办方搞了一次教练员培训,王维康见爸爸下岗后总是打零工,就建议他去参加教练员培训,结果王兆瑞顺利地拿到了教练员证书。

2005年9月,几经波折,王兆瑞的南山国际象棋培训馆成立,女儿王维康这块“金字招牌”吸引了不少学生。见爸爸忙得不亦乐乎,王维康说:“爸,让哥哥去当陪练吧,和你一起打理棋馆。”

王维靖一听连连摇头,这一激动,舌头又有点儿打结了:“妹妹,你不要拿哥……寻开心!”王维康急了:“我鼓动爸爸开棋馆,本来就是为了让你随时都可以下棋。有这么一个好地方,难道你不喜欢吗?”王维靖红着脸嗫嚅道:“我喜欢!只是,我怕别人嘲笑。”王维康安慰他:“只要努力,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王维靖想了想,说:“好吧,妹妹,我听你的。”

为了继续训练他的当众表达能力,每天晚上,王维康都要陪哥哥练习,自己装成一个学生,让王维靖给自己讲解。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后,王维康俨然成了一名小老师。

结果,王维靖讲的第一节课效果很好。慢慢地,学员开始要求王维靖加课。这下,他犯愁了。以前,每节课都是妹妹帮他备好,现在要临时加课程,他怎么记得住啊!这时,妹妹拿出一本棋谱理论,让他边抄边念。渐渐地,他找到感觉了,一大本理论书能一口气倒背如流,连父亲王兆瑞都自叹弗如。

看到哥哥从容上课的形象,王维康欣喜地对季慧说:“妈妈,哥哥找到出路了!”“你哥哥能有今天,全靠你呀!”季慧紧紧搂着女儿,热泪盈眶。

2007年1 1月,全国协作区象棋协会向全国青年发出比赛通知,在妹妹的鼓励下,王维靖报了名。

12月初,兄妹俩一起参加国际象棋公开赛。怕哥哥没有信心,比赛前,王维康一再鼓励哥哥:“哥哥,你千万不要紧张!虽然你没有大赛经验,但你比那些高手受的委屈多,比他们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王维靖点点头:“我一定全力以赴!”

第一轮比赛,王维靖连胜两局,王维康放下心来。然而,第三局王维靖败下阵来,他哭得像个孩子:“妹妹,我可能……再也没希望……拿名次了。”王维康帮他擦干眼泪,一字一顿地说:“哥哥,现在你就像国际象棋中的‘士兵’,必须挺到最后的底线。哥哥,我相信你能成为那颗了不起的棋子!”

有了妹妹的鼓励,王维靖信心高涨,连连闯关,最后获得男子AB组第8名!这对一个脑瘫棋手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而王维康在这次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女子BC组冠军。比赛结束,当裁判宣布名次后,王维靖在大家惊讶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中,紧紧拥抱着王维康,激动地说:“妹妹,我成功了,我成了那颗了不起的棋子!”

此后,王兆瑞的国际象棋培训馆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几年来,父子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际象棋小棋手,学员们参加全国性青少年国际象棋比赛屡次获奖。

2010年12月19日,王维靖25岁生日。在父母和妹妹的陪同下,他去医院做检查。结果显示,他的智商已和同龄人没有任何差别。“奇迹,这绝对是奇迹!”医生告诉他们:智力高低,取决于脑细胞和脑部神经的发育情况,王维靖因为长期下国际象棋,思维和智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2011年2月11日,王维康前往北京参加艺术学院招生考试。这一天,青岛阳光明媚,一家人去火车站相送。一路上,见儿子依旧像小孩一样,依依不舍地挽着维康的手,夫妻俩欣慰地笑了。他们仿佛看到,广袤的原野上,一棵生机盎然的大树遮挡了所有的风霜雨雪,悉心呵护着同根而生的另一棵树,在灿烂的阳光下,它们勃发出生命的绿意……

上一篇:猫吃鱼,狗吃肉,幸福夫妻打打“小魔兽” 下一篇:树里面有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