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菲以情带声唱出最美的声音

时间:2022-09-27 07:17:14

气质出众,貌美动人,这是舞台上和舞台下的冯晓菲给人的印象。作为中国民族唱法青年歌唱演员,空政文工团独唱演员,冯晓菲以优美的嗓音和歌血让听众陶醉。她的代表作有《布达拉》、《衣食父母》、《挺好的》、《桃花开》等等。她是如何走上艺术之路的呢。

天赋被组委会老师发现

冯晓菲从小就展露出自己在音乐上的天赋,或许是遗传了父亲在音乐方面的爱好,她天生就拥有一副好嗓子,这样的嗓子为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幸运的是,在一次儿童歌手大赛上,她的天赋技组委会的老师发现,老师建议冯晓菲的父母可以考虑送女儿去“潍坊艺术学校”,专业学习声乐。进入“潍坊艺术学校”学习后,父母因为不放心冯晓菲—个人远在外地求学,就相互交替来照顾她。典型的严父慈母的配合下,冯晓菲的学习成绩也是节节高升。每个人的人生里都会经历挫折,冯晓菲也不例外。但是挫折过后,冯晓菲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一定要考上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冯晓菲终于如愿考取了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

父亲忽然离世让她蜕变

2010年,一直对自己爱护有加的父亲忽然离世了,这样的打击对她来说是沉重的,但是她明白,自己必须化悲痛为力量,把自己浮躁的心收回来,让自己更加坚强。或许是父亲离去的原因,冯晓菲在歌唱上明显有了深入的感情,这样的变化和感情的自然流露使老师和同学们明显感觉到冯晓菲与之前歌唱的不同。按照冯晓菲的话说,之前都是在唱声音,而父亲离世后已经不由自主地能将歌声与情感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的蜕变是有了阅历后才会有的财富。经历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冯晓菲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入了空政文工团,随着不断地去基层部队慰问演出,看到流露在战士脸上真诚的微笑还有战士热烈的掌声后,她对“以情带声”这四个字就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爱心”中不断行动

冯晓菲作为八零后的青年独唱演员,从毕业到工作的几年间,除了唱好歌,服务好战友、部队外,投身公益事业一直是她的心愿和目标,并且也一直为之而努力。由她组织策划的“菲”常爱心系列活动今年走进北京市西城银龄老年公寓、北京太阳村儿童福利院等社会慈善机构。每当来到了社会慈善机构,看到许多情景,都更加促使她想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给社会上需要关心关注的人们送去温暖。她认为作为一名经常做公益慈善、献爱心的歌唱演员,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爱心的捐助是责任,也是义务,希望把心中的爱转换为大爱,号召全社会的人们多多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她表示,只要自己时间允许就一定会继续坚定不移地行慈善、献爱心。

冯晓菲小档案

冯晓菲,中国民族唱法青年歌唱演员,空政文工团独唱演员。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曾荣获第二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银奖。主要代表作品《布达拉》、《衣食父母》、《挺好的》、《桃花开》等。

2009年10月参加大连电视台《久久合家欢》节目录制,演唱《祖国你好》;

2010年7月参加许红霞老师大连独唱音乐会;

2010年9月录制原创歌曲《挺好的》音乐电视;

2012年7月录制央视3套《天天把歌唱》栏目,演唱《中华美德》;

2012年1 1月赴拍摄歌曲《布达拉》MTV;

2013年2月歌曲《衣食父母》音乐电视在央视15套“春节新春特辑”中播出。

2012年12月参加由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协会主办的“中国电视文艺庆典”活动,演唱《布达拉》:

2013年1月参加“深圳十大观念”组歌音乐会,演唱《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2013年4月录制央视15套《民歌中国》栏目,演唱《挺好的》、《龙船调》等;

2013年11月“菲”常爱心冯晓菲感恩慈善行走进北京市西城银龄老年公寓;

2013年12月成功举办北京大学独唱音乐会;

2013年12月受邀参加纪念杨勇将军诞展一百周年;

2013年12月“‘菲’常爱心冯晓菲圣诞慈善行”走进北京太阳村儿童福利院。

上一篇:发展低碳农业 实现“美丽中国” 下一篇:冬季养生的五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