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0kV 电网工程建设的几个问题探讨

时间:2022-09-27 07:11:38

关于10kV 电网工程建设的几个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就10KV电网工程建设的网架建设、开闭所设备、开关设计、导线、结线等问题集进行了分析,并对配网自动化及配电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10kV 配电网;建设;信息系统;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另外旧城改造也在大规模开展:这些对配电网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对配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好一个可靠、灵活的 10kV 配电网,以满足经济发展及负荷不断增长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1 10kV 配网网架的建设

要实现电网的安全、可靠供电,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网架作支撑,10kV 网架一般有联络线方式、“手拉手”环网方式、电缆双环网方式、网格式供电方式等多种方式。联络线方式是目前城填电网建设普遍使用的方式,实现方便,在两条不同的10kV 线路之间架设一条联络线,即可实现,化费的费用也比较省,在主线停电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互倒,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但该种方式对联络点之后的停电不能进行互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手拉手”环网方式,是目前城市配电网中普遍使用的环网方式。这是一种主线末端间直接联络,实现环网供电的方式,通过“手拉手”环网单元内开关的切换,可以实现不同区间不同电源的供电,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这种环网方式,不需要建设大型的开闭所或开关站,只要设立 2 面主网进出线柜,再加若干面用户出线柜,即可组成一个环网点,具有运行方便、结线简单、投资省、建设快的特点。对于架空线路,只要在主线上安装若干只杆上开关即能实现。因此,“手拉手”环网结线方式在城镇配网网架建设中普遍使用。但该种结线方式,要求每条线路要有足够的备供能力,当变电所出线处故障或检修时,能把全部负荷倒到另外一条线路供电。

电缆双环网供电方式,并行的 2 条电缆线路通过10kV 开闭所、开关站等配电设施与另外 2 条并行的 10kV 电缆线路形成“手拉手”环网供电,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向该区域连续进行供电,满足用户对供电的需要。但该种供电方式工程投资大,一般使用在城市繁华地区、重要用户集中区域或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区域。因为工程投资大,目前还不能广泛应用于中小城市配电网建设当中。

“网格式”供电方式,是电网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一种比较完善的结线方式,在运行方式上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能够达到很高的供电可靠性,目前我们的电网还在发展当中,要实现“网格式”供电方式还比较困难。

2 关于 10kV 配网建设的几个问题

2.1 10kV 开闭所设备的选用

10kV 开闭所作为一个电源点,宜建在用户比较集中的地区,便于向周围用户提供电源。开闭所的规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最大不宜超过 24 面柜的规模。开闭所的设备一般选用环网开关柜,配置负荷开关,不宜使用断路器,开闭所的用户出线一般选用熔断器作为过流保护。环网柜根据使用环境条件不同,分为户内、户外使用 2 种。对于户内使用的,可选用真空或 SF6负荷开关环网柜;对于户外使用的,因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宜选用密封性能比较好的全密封型 SF6负荷开关环网柜,有利于设备防潮、防凝露,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2.2 10kV 柱上开关设备的选用

10kV 柱上开关宜选用高可靠性的无油化开关,因柱上开关一般都安装在离地较高的杆上,一旦发生故障处理难度很大,同时也将造成部分用户停电。因此在选用柱上开关时,宜选用 SF6开关或无油的真空开关,不宜选用少油开关或真空包浸在绝缘油中的真空开关。同时开关的操作机构要灵活、可靠。从目前 10kV 柱上开关的运行情况看,主要问题还是在开关的操作机构上,由于操作机构不能正确动作,如机构卡死或打滑等,致使开关拉不开或合不上。另外选用的开关要能躲开合闸涌流,否则送电时将会引起线路不必要的跳闸。

2.3 导线的选用

导线是网架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导线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线路的供电能力,导线截面太小,会制约电网的供电,导线截面太大,也会造成投资的浪费,导线截面的选择必须考虑到供电半径、负荷密度、供电范围等诸多因素,并经规划认证确定。对于 10kV 主干线导线,架空线一般选用 120~240mm2导线,电缆线路一般选用 185~300mm2铜芯交联电缆。主干线宜按规定一次建成,避免重复改造。支线应按负荷密度及负荷水平,确定几种导线截面,最小导线截面不宜小于 35mm2,根据气候条件,35、50mm2导线应选用钢芯铝绞线,采用何种方式实现电缆化,需要供电部门认真分析考虑。

2.4 “环网单元”的建设

由于城市景观的需要,近几年来电缆化开闭所由于规模大,占地面积大,在市中心、商业闹市区或城市道路拓宽改造地区建设度很大,而占地面积少的“环网单元”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因地制宜分别建设。在配网设备的选用上,要坚持“免维护、长寿命、节能型”的原则,减少维护、检修的工作量,以适应电网快速发展的需要,为实行状态检修打好基础。

在环网建设上,要尽量考虑不同的变电所之间的 10kV 线路进行“手拉手”环网,提高 10kV 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即使在一座 110kV 变电所全停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大部分重要用户的供电。

在经济发达地区,在 10kV 主干线建设上要淡化城市、农村之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出现在农村,农村集镇负荷增长很快,供电性质以工业用电及生活用电为主,与城市供电线路的用电性质差别不大。因此,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配电线路的建设改造应按城市配电线路标准进行。

2.5 10kV 开闭所的结线

要力求简单,不宜把 10kV 开闭所复杂化,10kV 开闭所一般都是无人值班的,也没有可靠的二次保护电源,因此不宜在开闭所内配置大量的保护,不宜按设计 35kV 变电所的思路设计 10kV 开闭所,在某种意义上讲越是简单越可靠。

3配网自动化及配电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配网自动化和配电地理信息系统,因实时的信息、直观的界面、快速的响应、高效便捷的管理,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而受到供电企业的青睐。配网自动化系统因投资大、见效慢,目前还处于试点建设阶段。要建设配网自动化系统,必须对不具备“三遥”功能的设备进行改造,使其具备“三遥”功能,即遥测、遥信、遥控功能。同时还必须同步建设通信网,选择好通信方式。因配电网覆盖面广、设备多,要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势必要对大量的设备进行改造,同步建设好到每个设备的的通信网络。另外由于受资金的限制,目前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规模还比较小,许多功能还实现不了,或是既使实现了也没有多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如供电可靠性统计,几条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根本替代不了整个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就如同变电所无人值班改造一样,随着大多数变电所改为无人值班,效益就非常明显。配网自动化的建设,目前宜搞一些试点,积累经验,完善技术,等条件成熟时推广,大范围实施。地理信息系统已趋成熟,逐步在供电企业中推广。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种电力设施在地理图上的分布,利用系统对设备、资料进行管理,大大减少配网资料管理的工作量。

4结束语

10kV 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面对用户,直接关系到对用户的安全、可靠供电。要做好基于配电地理信息系统的生产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数据维护要统一并把配电地理信息系统延伸到低压电网,从而建成一个较完整的配电地理信息及生产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宇文.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全面管理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1(14)

[2] 何敏鸿.10 kV配电工程安全实务管理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0(1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探讨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 下一篇:城市口袋公园的规划与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