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辩”与“变”

时间:2022-09-27 06:47:35

《大学语文》的“辩”与“变”

摘 要:大学语文的开设已近百年,然而到今天依然没有成为学科,甚至已经到了被边缘化的境地,如何认识大学语文课的作用,理性看待发展的情况,找准原因,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变革,大学语文终会成为高校中必不可少,受学生欢迎的素质教育课程。

关键词:大学语文;辨证;变革;思考

《大学语文》在高校的开设已经有了不短的历史,从二十世纪20年代初开始,除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从1952年到1978年所有高校都没有开设外,我们国家从建国之前到建国初期,从1978年至今,高校都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只是课程的定位不同,有作为必修课开设的,也有作为选修课开设的。大学语文作为传承中国文化,乃至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传递中国文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大学语文事实上在各高校的边缘化,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课程目前面临着诸多外部及自身的问题,改革势在必行,但改什么,如何改,改成什么样,都是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探讨的热点。

一、大学语文的辨证思考

大学语文在建国前所授内容基本上是沿袭京师大学堂等学校在预科开设的“经学”、“诸子”、“词章”与“作文”等课程,后经历几次变更,国文成为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必修课――大一国文;解放后,从中学到大学,凡“国文”都改为“语文”,才有“大学语文”之名,我国一些综合性大学开设有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非中文专业一年级大学生的必修课;1952年,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教育体制进行了院系调整,成立许多单科性的院校,大学语文这门课持续了40多年的国文学科被迫取消,中断了二十多年;1978年秋,南大及数十所大学恢复大学语文课程,我国的许多大学都相继恢复开设了大学语文,并逐年增加;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是大学语文学科的成熟时期。几乎全国所有的高校,以及各类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自学考试等,都要求选修这门学科;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响应中央号召,全国大多数高校都纷纷开设了大学语文课,并把大学语文课作为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一门主干课程;2006年中央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全国两千余所普通高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的学校约占1/3;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教育部司局函件”的形式,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致函给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强调“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从2007年9月起,几百所高校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程。

大学语文课程自1978年恢复开设以来快四十年了,但至今仍未发展成一门学科,如今又面临在高校不受重视的窘境,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探索学科体系,构建学术流派,形成教学特色。

大学语文毕竟是一门正在建设中的学科,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在重理轻文已经成为一种无言时尚的当下,全国各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传统的大学语文教育,受到新形势新变化的严峻挑战,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种种尴尬局面,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成了“鸡肋”,其处境的尴尬值得我们反思。与此同时,大学语文在教学中表现出的种种弊端又严重影响到这门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有些人怀疑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学科的地位。有些院校甚至开始考虑减少开设该课的数量。这不能不促使我们认真审视该课的现状,与时俱进,适应信息时代青年学子的求知需要,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环节进行适当的改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阶段,以学生为本是大学语文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深化教学改革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这样大学语文在全面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语文的变革思考

对“语文”含义的理解,历来见仁见智,通常的理解是包含语言、文学两大部分。据了解,各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普遍是侧重语言的少,侧重文学的多。这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树立起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明显不同的课程形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接近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年来,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又出现了突破文学界限,向文化扩展的倾向。有的教材不光讲文学、选文学,还讲了哲学、文字学、书(法)学、古代军事学,并各选了代表性的文章。近年来,大学语文开始被界定为“中国人文”,即“作为一门阐释人文思想的理论知识性课程”,内容大约包括中国传统的文、史、哲 。也有以人文内容为主的《大学新语文》出版。应当说,这些设想和尝试都很有价值。把大学语文课定位为以阐释人文精神为主的理论知识性课程,思想性和理论性确实会更浓郁。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是这样,高等教育的语文教学也应当如此。大学语文固然不是补课性质的课程,但也不宜定位于纯粹的人文教育。如果只看大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性要求,固然有其狭隘之处,但也确实反映了大学生语文水平目前普遍存在问题,这种实践的需求对大学语文教学至少也起着提醒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从现实策略上考虑,还是从教学规律上看,都应当明确,大学语文教学在目标上要兼顾人文精神的提高和语文习惯的培养这两个方面。我们要努力做到,其一,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开设,让大学生知道,对于其学习和成长来说,语文能力与数学、外语、计算机方面的能力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不能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进大学就将语文抛在一边,不重视语文的学习;其二,通过文学、文化内容的学习,增加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其人文修养。在此教学过程中,改变中学语文“肢解式教学”给学生造成的厌烦、畏惧心理,唤起大学生对于文学、文化的兴趣;其三,通过语文教学中的讲解、练习和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的能力,保持良好的语文习惯,为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大学语文属于高等语文教育,在教学中,语文的工具性不可能也不必要像中学那样集中在字、词、句的记忆和辨析上,而主要是在阐释作品人文内涵的同时,对作者思路、作品结构、写作方法做出有深度的分析,启发大学生掌握阅读文章(包括文学和非文学的作品)的方法,从成功的写作中体会思路发展的线索,以及语言生成的规律和技巧。概而言之,对所讲的文章,在进行文化阐释、美学赏析的同时,也要有语文学的分析。这方面的内容不一定单独作为章节来讲授,可以把它们融进教学之中。

大学语文教学课时有限,面对着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的大学生,要普遍使他们的语文水平有明显提高,似乎是不现实的。大学语文教学对大学生所能做到的就是引导,从文学的角度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不是语言文字的补课,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不是单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设。教学为他们提供一个正确的开头,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会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高等语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2]丁帆.新编大学语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5月.

[3]徐中玉.关于“大学语文”学科回顾与发展建设的意见[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成果论文,课题名称:艺术类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4Y673。

上一篇:浅谈新形势下推行无纸化办公的意义与建议 下一篇:微课,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