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的养生游资源优势与开发利用方略

时间:2022-09-27 06:30:33

太白县的养生游资源优势与开发利用方略

【摘要】

文章概述了太白县养生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了太白县发展养生旅游业的现状,展望了太白县养生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前景,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养生游的对策:加强宏观规划,重视养生游品牌建设,提高整体开发层次;加强旅游目的地――太白县养生游基地营销;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养生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养养生旅游专业人才。

【关键词】

太白县;太白山;养生旅游;开发利用

现代科学表明,当今世界约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60%~90%的疾病与生活压力高度相关。21世纪,追求健康长寿成为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生活的主题。养生旅游是一种以养生为目的,满足消费者追求身心放松、心态调整、康体健身、医疗护理要求的新型旅游形态。养生旅游正是顺应人们现代生活发展的新趋势,并由此带动了养生旅游业的异军突起。

一、太白县养生游资源优势

太白县位于中国秦岭山区,是陕西省宝鸡市所辖南部的一个县,总面积为2780平方公里。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的中段,周至、太白和眉县的交界处,总面积56325公顷,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名山。除此之外,还有太白县独有的景点黄柏塬原生态风景区,青峰峡森林公园、药王谷风景区等都是休闲养生的胜地。

1、太白山的养生资源优势

(1)太白山的生态环境优势。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而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太白山以其巨大的高山落差,形成了独有的气候特点,气候随海拔而变垂直递减。由下向上分为: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高山寒带五个明显气候带。在海拔620米―3511米的山地范围内,分布了地球上数千公里范围内才有的气候带、植物带和动物带,形成了包括3个植物带、7个植物亚带、15个植被群系在内的最完整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中国天然动物园”之称。目前已知的药用植物达510种,其中不少是药中质优名贵之品。素有“太白无闲草,遍地都是宝”的盛誉。太白山孕育出这么多稀世动植物,足以说明这里独特的自然条件,对于人类来说也是天然养生胜地。

太白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健康地生活。经西安医科大学同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测定,太白山空气离子日平均浓度为15000个/cm3,最高值为25000/cm3,是进行森林浴的“天然氧吧”。天然矿泉水井水温达70.9℃,水中含2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成份和微量元素,为优质医疗矿泉水,对各种皮肤病、风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有很好的疗效。

(2)太白山的养生传统优势。太白山的养生资源优势,早已受到古人的青睐,视其为养生福地。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记载,太白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一洞天(德元洞天),(在今陕西周至、眉县、太白等县间);周围五百里,属仙人张季连治之。山上有按道教神仙谱系建立起来的庙宇建筑群,即所谓“十里一寺,五里一庙”,如太白庙、文公庙、南天门、药王殿、老君庙、拔仙台、玉皇庙、三官殿、菩萨大殿等。太白山也是一座佛教禅林,其代表寺院就是山上的平安寺和黑河峪口的仙游寺等。道、佛、儒、医都将太白山当成修身养性的理想宝地。

(3)太白山的地理区位优势。太白山贯穿几个县,交通便利,东距我国著名旅游城市西安110 km、世界第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130 km,有高速公路直达;西距陕西著名旅游城市宝鸡90 km,西宝高速公路有二级旅游专线直达公园,陇海铁路、310国道均有公路与公园连接;北距世界佛骨胜地法门寺33 km,且有法门寺―汤浴高速公路相连,旅游交通网络位置较佳。已经形成了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太白山与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法门寺、楼观台、炎帝陵、张良庙等知名景区组合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客源稳定的大型旅游区域。

2、黄柏塬原生态风景区

太白县黄柏塬乡地处秦岭南麓腹地,距县城70公里。境内山秀水清;空气清新,植被丰富,享有“生物基因库”、“天然药物库”、“天然氧吧”、“关中后花园”等美誉。大部分面积被划为“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省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被认为是全球同纬度最具原生态地区之一,是一个集原始森林观光、野外探险、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原生态风景区。黄柏塬的神奇秀美和天然纯朴的田园之情,能让人们的身心得到最佳的疗养和释放。

3、青峰峡森林公园

青峰峡森林公园位于太白县桃川镇,西安至汉中的姜眉公路临园而过,交通非常便利。公园总面积4360公顷,森林覆盖率92%以上。园内的自然景观雄、奇、险、秀。低处河川区有开阔盆地,两侧流水潺潺,林木郁郁葱葱;中部有长峡、幽谷,孤峰、奇石林立,绝壁、飞岩突兀;顶部为连接秦岭主峰太白山和第二高峰鳌山的跑马梁,常年云雾缭绕,烟波缥缈,瑰丽秀美,可见壮观独特的第四纪冰川地貌。有神女峰、睡佛山、娘娘庙等人文景观点缀其中。公园现已开发休闲度假、森林游憩、生态观光、攀岩探险、滑冰赏雪等多种旅游项目,是秦岭北部发展养生旅游的新热点。

二、太白县养生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前景分析

1、银发市场是养生旅游开发的一大客源市场

目前,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在逐年增加。银发市场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未来世界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特征。老年人作为有钱,有闲,健康活跃的一个社会阶层,有参与旅游活动的诸多优势。同时,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如果保养不善,就会有下滑的趋势。无论是老年人自己还是他们的子女,都希望他们能拥有持续的健康。另一方面,相较于那种走马观花、疲于奔命的长途旅游,老年人更加适合相对轻松、宁静、休闲式的养生旅游。因此,养生旅游符合老年市场的需求,银发市场将成为养生旅游重点开发的一大客源市场。

2、商务人士、成功人士是养生旅游开发的重要客源市场

在市场经济中,强烈的竞争压力,频繁的知识更新及紧张的工作,将很多商务人士、成功人士推入亚健康的沼泽。他们往往没有疾病却常常身心疲惫,有修养调息的需求却舍不得花费时间或找不到合适的途径。作为社会中收入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福利待遇较好,有养生的需求,也有经济承受能力,因此是养生旅游的重要客源市场。

3、女性市场是养生旅游开发的潜在客源市场

随着生活工作压力日益加大,很多都市女性非常注重美容养颜。而市场上的美容产品数不胜数、美容养生的方式层出不穷。与其用各种化学、物理方式去美容养颜,不如采用最天然的方式,山林养生、温泉养生等美容养颜方式。随着美容市场屡见不鲜的医疗事故的发生,以及人们科学美容理念的进步,女性市场将成为养生游开发的潜在客源市场。

4、国外市场是养生旅游开发的广阔客源市场

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公民认为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厌倦了在各个熟悉而且大致雷同的景点之间跋涉奔波,更希望追求获得新鲜的体验。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扩大,他们对中国这个古老国度及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兴办,易经、道德经等我国古代典籍在西方国家的广泛传播,都表明了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好奇与向往。如能将中国历史文化与养生旅游有机融合,将养生旅游开办成养生文化基地的模式,既可满足外国人学习、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愿望,又可实现休闲,放松、康体强身的度假需求。因此,从长远观点看,国外市场是养生旅游开发的广阔客源市场。

三、太白县发展养生游的问题及对策

1、太白县发展养生游的问题分析

(1)旅游层次不高。太白县旅游业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有“雪域太白、秦岭夏都”的美称,但旅游建设发展层次有待提高,休闲养生尚未形成气候,完整的养生游综合品牌体系尚未形成。

(2)太白县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不足。太白县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旅游经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提高。比如归属于太白县管辖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部分,开发远远不够,独有的黄柏塬、青蜂侠森林公园景点建设有一定成效,但养生旅游服务设施数量不足、档次不够、舒适度欠佳,缺乏旅游管理人才,经营管理机制不够灵活,对游客的爱好缺乏深入研究。

(3)养生游建设资金不足。太白山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大爷海、拔仙台、文公庙一带均属于太白县,具有天然优越的自然人文条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012年6月13日,太白县店子上生态田园观光农业示范园、太白乡村度假公园、太白雪岭休闲农业示范园暨太白县旅游服务中心同时开工建设,三个项目总投资20亿元。太白县开始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度假公园,但是对于养生游的认识还不够,因此建设资金投入有限。

2、太白山发展养生游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规划,重视养生游品牌建设,提高整体开发层次。太白县要开发养生旅游,必须由县政府责成主管部门制定整体规划,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即树立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传统养生方法与现代医疗科学、强身健体与心理放松于一体的新型养生理念,并以此创建最适合现代人养生的综合养生基地(可先按审批权限申请注册成立“太白综合养生基地”或“太白老子养生基地”、“老子养生学院”等),并且策划开发系列产品,如:“太白养生酒”、“太白养生茶”、“太白养生饼”、“太白养生鞋”、“太白养生枕”等,充分发挥该地带的养生旅游资源优势。

(2)加强旅游目的地――太白县养生游基地营销。太白县打造养生游品牌的同时,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形成多元化的目标市场,多元化的产品体系。重视广告宣传的作用,通过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形成一定的社会认知度。开设太白县养生游专业网站,及时提供景区建设进程、旅游热点动态、各方面信息,适时制定、调整相应的目标市场拓展战略, 不断提高太白县养生游的知名度,积极占领目标市场,把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

(3)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养生游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的旅游主要还是景点旅游、农家乐等传统旅游形式,现有的旅游资源、设施也多倾向于这些传统模式,若发展养生游,必须加大投入,建设更多适应养生的居住场所、休闲娱乐、健康医疗的高品质基础设施。建成既有适合短暂景点游、农家乐游的顾客需要,又有适合较长时间进行休闲养生游、具有品牌效应的综合养生基地。

(4)积极培养养生旅游专业人才。养生旅游业是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强调健康养生,兼有经济性、文化性和科学保健性的新型产业。对从业人员有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和专业知识要求,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现代健康医疗卫生常识。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养生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培养养生旅游专业人员。可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使所有从业人员逐步实现持证上岗,并定期考核。建立一支事业心强,业务素质高,能适应养生旅游的职业队伍。

【参考文献】

[1]任毅,刘明时,田联会等.太自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OO6.

[2]杜俊平,廖超英.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情况调查与评价[J]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248―252.

[3]李喜梅,任军辉.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0.38(27).

[4]雷水莲. 浙江遂昌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

[5]胥兴安,李柏文,杨懿,班璇. 养生旅游理论探析[J].旅游研究, 2011.3.

上一篇:对职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分析